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象评论离不开事实,离不开关于事实的报道一样,评论也离不开理论。说评论离不开事实是因为,离开了事实,就失去了评论的针对性;说评论离不开理论,是因为离开了理论,评论就失去了穿透力,而没有穿透力的评论是没有多少必要的。 (一)评论首先需要超前思维 消息是关于事实的报道,而评论则是关于报道的思考。这种思考的指向是将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到现象的背后寻觅本质;对具体的东西进行抽象;把片面的、局部的结论延伸到全局和整体……所有这一切,唯超越思维方可承担完  相似文献   

2.
张春星 《青年记者》2007,(14):120-120
电视评论,这种理论色彩浓厚的新闻体裁在电视上一直呈现弱势。近年来,电视这一媒体愈来愈不满足于自己的“短、平、快”,对许多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采访报道。但这种评述性的深度报道,不仅仅是时间段的加长、画面的增多,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深度,强调新闻的穿透力,使观众在收看电视评论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律:事实评论划清界限在发达法治国家,由于新闻媒介是公民言论自由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民主法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往予以新闻监督较大的空间和小心的呵护。但是在报道司法活动中,对于新闻媒体进行的司法活动进行评论,提倡把报道事实和评论分开。英国立法规定:对正在进行中的司法程序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或发表有失公正的言论都构成藐视法庭罪。德国规定:判决后的批评和评论应该同现实中的诉讼报道明确区分开。应该说这些规定直接禁止了对司法活动的评论。在美国的新闻法律中,并没有禁止此类评论,但规定如果对尚未了结…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成为新闻;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与谣传无异。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5.
掌握新闻研究的动态,了解某个方面理论研究的前沿,这是写好论文的前提。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尤其是远离编辑部的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天不看报(包括电视、广播),就会闷得慌;一段时间不看报,就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因为没有媒介给你提供外界的信息,不知道当前在宣传什么,难以选准自己要报道的方向;不知道哪些已经作过报道,哪些还没有作过报道,失去了判别新闻事实价值量的参照系。 论文写作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第四媒体的论文,你起码要粗略了解理论期刊近期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发了些什么,研究已经拓展到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新闻工作者吴冷西曾经说过:“新闻应该按新闻的规律办事——让事实说话。”新闻所以有力量,是因为靠事实说话,用事实宣传观点、思想和政策。 电视广播新闻用事实说话,就离不开同期声,而同期声就必须是真实的说话。近几年来,电视和广播中的“说话新闻”异军突起,并迅速蔓延,此种新闻形式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但是并不排斥情感诉求。在强调对新闻事实进行概括的同时.如能突出情感色彩,就能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相似文献   

8.
批评报道屡吃“官司”的原因,就文章本身的内容看,不外乎两种:客观性的事实失实──或基本失实,或部分失实;主观性的言词失当──或恣意推论,或片面评论。由于事实属实是任何报道都必须无一例外恪守的准则,没有探讨的余地,所以用词规范就成了批评报道必须尽力注意的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少惹麻烦。言词的客观性是由事实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所以客观性的言词失实仍然属于事实失实。而言词的主观性则表现为作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动机而作出的判断和评价,所以带有主观色彩的言词的失实基本体现为评论失实、推论失实。如何区分评…  相似文献   

9.
用来表明媒体观点的电视新闻评论是如何“说话”的?央视的《焦点访谈》和《央视论坛》节目就是各有特点的两个典型代表,前者以深度报道方式剖析事实、展示媒体立场,侧重“用事实说话”;后者借演播室讨论“透过现象说本质”,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钟情于评论,重在“用观点说话”。此“说”不同于彼“说”,二者在说话内容、说话主体和说话方式上虽有显著差异,但却是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0.
明洁 《新闻知识》2006,(6):55-57
有新闻学者说过,“不研究报刊(新闻)评论,就无法深入理解中国报刊(新闻事业)的历史。”①这句话还有一半,“不研究新闻评论,就无法深入理解新闻事业的灵魂”。离开了新闻评论,只能成为新闻职业学和技术学,无法成为涉及哲学、政治学、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文学等等在内的既边缘更主流的大学科。②新闻评论是专门传播意见性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体,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或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③新闻评论的兴起,是近年来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各个门户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的论坛,《南方日报》、《新京报》、《南方…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智慧     
一切真正的新闻都是智慧的果实。这是因为,新闻事实虽是客观存在的,但重要的新闻产生,往往胜在智慧。把新闻事实变成被媒体广泛传播的新闻,更离不开智慧。  相似文献   

12.
你想做一个合格的新闻评论工作者吗?你想做一个优秀的新闻评论家吗?那么,你就得加强理论修养。掌握写作技巧,懂得文法、修辞,这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在于理论修养。 新闻评论的穿透力在于理论,新闻评论永远离不开理论启迪和观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  相似文献   

13.
细节对于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重大报道还是一般报道,当然首先离不开支撑新闻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轮廓,也就是常说的新闻“骨架”,但是,只有骨头没有肉的新闻,还不能使报道丰满充实,不能把思想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也就不能生动感人,也就达不到宣传报道的目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让新闻有细节。  相似文献   

14.
即兴评论是指评论者没有经过事先架构,而是通过对所陈述内容的掌握,就当时的感受对社会问题或现象表达的意见和态度。篇幅可长可短,无一定之规。它是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或专业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就当时的感受表达的意见和态度。思维对于电视新闻即兴评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电视新闻即兴评论者要正确认识新闻事实、准确讲述评论新闻事实,就更是离不开良好的思维品质。电视新闻评论者要以特有的新闻敏感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5.
文叶飞 《新闻窗》2006,(4):53-54
新闻评论是各种传播媒体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有关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意见性信息。新闻评论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更讲究选题与立意,它要求评论写作有的放矢,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和效果。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搜索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在新闻报道全过程中,采访是第一道工序,任何新闻报道都是采访在先,写作在后。没有采访,就没有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中的那一条条消息、一篇篇通讯。  相似文献   

16.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在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中更是非常重要。离开了事实,监督就无从谈起,所谓“摆事实,讲道理”,只有在事实面前,道理才能越讲越明。因此,舆论监督必须要以事服人。  相似文献   

17.
期刊之所以称之为期刊,是因为它有"期效"。如果过了"期效",那就"过期"了。像报纸一样,过期了就没有时效了,也就失去新闻价值了。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工作亦然。可以说,新闻记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19.
王文 《新闻知识》2003,(10):46-47
新闻评论就是“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文章”,具有新闻性就是要与新闻有密切关系。既然与新闻有密切关系,那么肯定就与事实密不可分,因为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新闻评论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中还有一种地位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它是新闻评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