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想象力的发展是幼儿进行创造思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常识教学中,我在发展幼儿想象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运用实物图片,丰富幼儿的表象表象越丰富,想象越开阔、深刻;反之,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肤浅。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丰富他们的表象尤为重要。中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已经建立起一定的概念,但又有很大的局限。如说起月亮的形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说“圆圆的月亮象盘子”,而很少有小朋友能说“弯弯的月亮象小船”,这是由于他们对上弦月与下弦月的表象缺乏认识。于是,我叫幼儿在晚间分组分期仔细观察月亮,要求他们用图画记录看到的月亮形状,再将他们各人看到的月亮形状的图画记录布置于活动室内。然后,我与幼儿共同绘制  相似文献   

2.
“从小爱科学”是我们在中大班第二学期进行的一个教学主题,用了两周时间,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夜空”,观察大自然,使幼儿粗浅知道有关地球、太阳、月亮、星星的简单知识,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现象的兴趣并激发求知欲。活动内容有: 常识课——“会变的月亮”,“白天和黑夜”,“看看地球仪和地图”,“太阳的光和热”。语言课——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儿歌《星星月亮齐欢迎》、《你是什么星》。音乐课——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你是什么星》。图画课——引导幼儿观察月亮形状,用图画记录下来;“美丽的夜空”(画月亮由圆到弯的渐变图六幅);“月亮、星星和哨兵(背面人)”下面是主题教学中的一个教案。  相似文献   

3.
我们小班幼儿对穿木珠的活动兴趣很浓,于是我就让幼儿通过穿木珠学习分类,在每个幼儿都学会了穿的方法后,我就尝试让幼儿进行“穿项链”比赛,先是一根绳子上穿一种颜色  相似文献   

4.
故事会是大班幼儿经常开展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锻炼幼儿大胆表现、表达的能力,同时,幼儿可通过准备故事、制定规则、拟定方案等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前,班级组织故事会往往由教师物色人选,并精心挑选几个自认为好听的故事让幼儿讲熟、表演,大部分幼儿成了观众,而“有幸”参加故事会的幼儿也只是跟从教师,谈不上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们遵循“人人讲故事,人人是评委,人人有进步”的原则,重新设计、组织了故事会。1.讲什么故事这是故事会能否生动开展的关键。我们决定听听幼儿怎么说,于是便引…  相似文献   

5.
探索大脑     
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开展了“特别的我”的主题活动。当活动进行到与身体有关的内容时,一个幼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身体里有心脏、胃、肠子,那脑袋里有什么?”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引导幼儿探索大脑的极好机会,是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小学附设的幼儿班,新华社记者曾称赞我校是“袖珍小学”,可想而知,幼儿班的地盘也就不会太大了。我们这里不但活动场地小,而且没有什么活动器具。于是我们就想方设法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朱仁娟 《学前教育》2004,(12):23-23
在开展了《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中的“圆圆和方方”、“会变的图形”、“拼图形”等活动后,幼儿对物体的形状产生了浓厚的观察兴趣。一天,我带领幼儿到园外的小公园散步,看门的爷爷将自动伸缩门打开,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门上有很多平行四边形,随着门的开关而变大变小,于是就兴奋地嚷起来。经他一嚷嚷,很多幼儿都围了上来,对这扇门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幼儿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每天都接触到许多对他们来说很陌生、很新鲜的东西,并努力想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于是,各式各样的疑问便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的。 幼儿大约自两岁以后,逐渐出现发问的现象,这是幼儿思维发展的标志,也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具体表现。幼儿最初的问题大多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到三、四岁,幼儿常常会问:“蚂蚁是好的还是坏的?”、“动物中谁最大、谁最厉害?”;五、六岁的幼儿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总喜欢问“为什么”。比如:“为什么天上有太阳?”,“天上的月亮是不是跟我一样,不爱吃芹菜变瘦了?”等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在接触周围生活的过程中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产生了新的兴趣才能够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幼儿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与家长应十分重视幼儿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科学地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幼儿通过提问获得新知识,是发展幼儿智力、激发幼儿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涂色技能是美术活动的基础。近阶段,为了让幼儿学习、巩固这一技能,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涂色活动。我发现,幼儿参与这些活动的兴致不高,甚至还有一些幼儿对此不感兴趣,纸发下去刚涂几笔就坐在坐位上不涂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长此以往,对以后的美术活动会有不良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在培养幼儿的兴趣方面下功夫。今天,上美术课,又是一次涂色活动:《青菜·萝卜》。我又有点犯愁了,该采用什么方法呢?这时,听到一个小朋友唱《小兔乖乖》的歌。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拿出小兔子玩具,对小朋友说:“今天,小兔来我们教室做客了,你们欢迎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欢迎!”“那你们想请小兔吃什么呢?”幼儿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有太阳和月亮,但是对于小班小朋友来说,还分不清什么时候会出现太阳,什么时候会出现月亮。孩子们对太阳是白天出现的,而月亮是黑夜才出现的这样一个自然现象了解还比较模糊。《太阳和月亮》这次活动体现了白天和黑夜是一个最突显的素材,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加上班上孩子喜欢琅琅上口的诗歌,《太阳和月亮》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形式简单,语言多重复,易于小班幼儿理解,记忆。所以,我选择了  相似文献   

11.
朱丽彬 《福建教育》2011,(7):112-113
大班上学期一开始.我们班就以“我爱家乡——平和”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家乡的特产“瑁溪蜜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平和,蜜柚几乎是家喻户晓,即使没种蜜柚的家庭。也有亲朋好友相送.所以蜜柚对幼儿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相似文献   

12.
主题的产生开学正是春节过后不久,不少家长让小朋友带了不少糖果来幼儿园。幼儿都很喜欢吃糖果,于是老师也把糖果作为奖品,谁表现好、谁吃饭吃得好、谁遵守纪律了都可以得到糖果。当幼儿拿到糖果后都会互相比较手中的糖果,“我的是草莓味的!”,“我的是巧克力!”,“我的糖是心形的!”……就是这些糖果,幼儿就有许多的发现,同时,幼儿也很喜欢收集各种糖果纸。当我们一起讨论这学期开展什么主题时,幼儿一致要求了解糖果,因此,我们决定探究“糖果”。预计教育目标☆协助幼儿开展对主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关糖果的知识;☆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13.
石头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它能用来玩游戏,能观赏,还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在组织幼儿散步时,我经常发现他们将小石头捡起来装在口袋中带回教室,与同伴们‘研究”小石头。“咦,我们走的鹅卵石小路是不是这种小石头铺的啊?”“石头上的花纹好漂亮啊,像水墨画。”“小石头可以这样玩……”于是,顺着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了这一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开拓幼儿视野,在看看、玩玩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体验合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宋菲燕 《福建教育》2014,(7):106-107
班级近期开展了以“有趣的瓶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家长和幼儿积极地帮忙搜集瓶子,美工区的瓶瓶罐罐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这些瓶子、罐子除了可以做成幼儿的手工作品外,它们还能怎么玩?怎么玩幼儿才会喜欢?幼儿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有几名幼儿拿着一只筷子一会儿塞进瓶子里,一会儿又倒出来,有的还在比赛看谁掷得准。由此,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了活动区“投投乐”。  相似文献   

15.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正处于身体各个器官、系统不断发育的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充满探索的兴趣:“老师,身体里面硬硬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我的手腕能动?”“老师,你看我的腿能伸到很高。”每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有新的发现,同时也有了新的疑惑,因此我们开展了这样一节关于关节的健康活动,旨在让幼儿初步了解身体关节的形态,体验关节对人体活动的重要作用,同时初步学习保护关节,安全运动。  相似文献   

16.
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我们认为最佳的科学教育内容是因地制宜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开展的活动。大自然充满了千奇百怪可供人们探求的问题,如高低不同的山峦、形状各异的山石、曲折迂回的溪流、各种各样的土壤等,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曾开展了活动“家乡的石头”,让幼儿搜集各种不同的石头,观察、比较石头的形状、颜色、硬度。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石头有什么用途,有什么危害,家乡的石头有多少种,人们是如何利用石头的,等等。接着,我们让幼儿参观石料厂、石雕厂、花岗岩厂,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和探索的对象。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大自然”时.幼儿对仿生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走进‘仿生王国”’,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在领域教学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仿生现象及仿生形式,感受仿生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观看、操作和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其乐于探索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在“幼小衔接”的研究中,我们重点对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对知识的需要和兴趣,我们采用集体教学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有关前书写的一系列活动。 一年级的小学生最先接触  相似文献   

19.
窦婴  冉秀 《今日教育》2006,(9):36-37
“新纲要”的立足点是幼儿,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力求使幼儿得到发展。尤其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活动课题大部分是从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的。同时,幼儿的兴趣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全部采用“一刀切”式的集体教学一部分小朋友的兴趣、愿望往往就得不到满足。所以我们开展了科研课题《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研究。在课题开展中我们经历了茫然、困惑、设想和求证的心路历程,从实践——反思——实践的反复推理,我们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有了一些感悟。以孩子的经验为基础,从孩子生活环境中取材,并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整理获得的经验,以激发他们自主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热闹的马路     
马路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环境,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幼儿对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辆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开展了“热闹的马路”这一主题活动。在活动进行的中后阶段,我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大家一起来做一条大马路,布置在我们的教室里!”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也许他们真的很想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所知、所想吧!在这一环节中,我大胆采用了小组合作设计的形式,这是我们小班第一次尝试一组幼儿合作绘画完成一幅大作品。我将事先画好的马路轮廓图发给孩子们,大家马上忙碌起来,有粘汽车卡片的,有涂色的,还有画画的,小脑袋全都凑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