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与提升,"汉语热"已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的传播与国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互相推动。在汉语国际推广中,我们既要重视汉语的本体研究,以促进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又要通过汉语国际推广反思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为汉语国际推广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知识传授,忽视文化教学,造成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加强语言知识教学,又要注意文化知识的导入,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进行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语言需要语法来体现,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又非常密切,思维能力总是先于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语言又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影响并制约思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又要加强对其思维能力的训练。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语法的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或曰"汉语能力获得",或曰"交际能力建构",或曰"经济利益实现",或曰"中国文化传播",种种认识,似乎都有价值。不过,由此也带来诸如"如何处理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在这些目标之上是否还有更为重要的目标?""贯串这些目标之中的核心又是什么?"等一连串问题。应该说,汉语国际教育不但绝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播,不应该只是希望由此拓展中国经济实力或提升中国国际政治地位。汉语国际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语言能力训练而展开的"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可以影响"情感地缘政治"的过程,它应该是造就国际社会情感沟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英语的教学课堂,即是语言学习的课堂,也是人生意义价值探求的课堂。我们学习英语并不只是学语言知识,也不只是历练语言能力,还有情感滋润,文化熏陶,人格完善等让我们期待。一般来说,学生学什么就会变什么,学到知识会影响能力,学到认知会影响情感,学到德行会影响人格。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有必要打破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局限,既要借助语言的工具性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也要同步完成对学生情感与人格的陶冶,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如果缺乏这一点,英语的教育价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许多。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既要精炼地传授语言技能,也要恰当地传播文化知识.在国际中文课堂上,想提供更多文化教学内容,要从提高教师文化意识入手,体察语言细节中的文化传统,挖掘习惯表达背后的文化观念,呈现真实生活里的文化语境.文化教学的实施,强调在语言课堂中包含文化,在文化浸润中学习语言.文化教学不要囿于形式,内容不宜过多,讲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地位和作用的加强,英语在中国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语言的传播带来了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在西方文化随着英语的传播与东方传统文化激烈碰撞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慢慢地深入欧美国家。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5):107-109
九年级英语不同于七、八年级那样有特点和规律,其内容繁多,头绪也繁杂。九年级学生既要学习新课又要复习备考,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中考英语命题趋势,及时调整九年级英语学习及复习策略,特别是英语语法方面。语法是语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巩固并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进行专项的语法训练,要做到"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多思考、多分析,多总结,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条条大路通语法,只要我们驾驭有"法",就可HOLD住语法。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传播秩序不平衡的情况下,要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内涵,改进对外传播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指导对外传播实践,使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的努力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公共外交作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外交形式,正越来越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所谓公共外交,"指的是‘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外交流方式,包括了官方与民间的各种双向交流。这些交流的目的是直接促进外国公众对本国的了解,提升本国在其心目中的形象,进而促成外国政府对本国政策的改善"。孔子学院的宗旨与使命决定了它与我国的公共外交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有力平台。作为推广与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者,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民间外交官",我们应该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在夯实语言知识与语言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文化传播能力与开展公共外交能力的培养。把孔子学院建设和国际汉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放在公共外交的国家战略平台上看,是教育单位和教师应具有的大局观。  相似文献   

11.
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的统筹协调机制进行规划和管理。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需在现有媒体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官方和民间资源,全面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出发,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认为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既要依靠官方舆论场对核心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又要依靠民间舆论场对国家形象差异化特色进行充分挖掘,实施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在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基础上,弥合国家形象传播的盲区。  相似文献   

12.
王科 《课外阅读》2011,(9):47-47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密切联系迫使我们的教学既要重能力也要重知识。而根据语言学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可知,发展学生的语言非基本任务,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舆论在国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际舆论引导,提高国际舆论引导能力,是增强国家软实力,抵制资本主义文化霸权,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改进对外报道,完善和规范对外国记者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监管等,是新形势下提高国际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学生跨文化商务知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英语课程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样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英语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将来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力度的加大,"汉语桥"比赛活动如火如荼。留学生在比赛中所产生的错误,凸显出汉文化的欠缺。文化渗透是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提升文化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的地位,不仅有利于促进语言教学,加强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接纳。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实现文化渗透与语言教学的完美结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9,(1):53-56
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跨语言与跨文化的传播对于各地文化变迁的影响获得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推动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前沿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推进我国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于2018年3月22日至23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来自中英两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重要主题开展了富有成果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伟大建党精神的国际传播,为国际受众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之道提供了新的叙事内容和文化积淀,也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了稳定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新时代答好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考卷,取得国际舞台话语主动的优异成绩,要在叙事编织、话语构建、舆论引导、效能影响上持续发力,把握全球叙事中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逻辑,推动多元主体协同传播伟大建党精神,纵深拓宽伟大建党精神立体化传播渠道,健全伟大建党精神受众定位和评估机制,不断提升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感召力、说服力、影响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多维语篇分析是批评语言学发展的最新趋势。随着英语新闻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传播。对英语新闻进行多维语篇分析不仅是语言学习本身的需要,更是英语新闻阅读能力‘由表及里且深’的训练模式的需要。英语新闻阅读既要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语言能力。更要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闻一言而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均表明了语言的重要性,也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梦寐以求的境界.而要达到此境界,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有厚实的语言功底,具备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