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王蒙同时创作出两组小说:一组以抒发理想逝去的感伤惶惑为主,一组以语言的幽默恣意为主。它们看似毫无关联,但实质上却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在前一组小说中,王蒙抒发了新时期理想主义失落后的感伤与惶惑,直至《活动变人形》为盛。在后一组中,众多“后现代”小说手法的借用使得王蒙回避了精神苦痛,达到了语言的狂欢。两组小说中理想主义的痛苦反思与回避痛苦的幽默恣意并存,揭示了王蒙小说中一贯的二元性主题对话。它们相互补充,但却减弱了小说理性反思的力度,削弱了小说文本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师院学报编辑部,于八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北京举行了王蒙创作讨论会。会议主要围绕王蒙同志半年多来所发表的《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春之声》、《海的梦》、《蝴蝶》等中、短篇小说展开了讨论。参加会议的有在京的部分文学评论家、研究工作者、大学教师和报刊编辑共四十多人。有关单位的领导冯牧、许觉民、朱寨、刘国盈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王蒙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并首先发言,介绍了自己创作思想的发展和创作体会。到会同志在百家争鸣的气氛中,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就王蒙同志的近期小说创作展开争鸣,讨论会开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3.
关于九十年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学会第三届年会上的讲话)王蒙〔编者按〕1997年5月13~16日,中国小说学会在青岛召开第三届年会,讨论的中心论题是“90年代的中国小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王蒙同志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关于九十年代小说》...  相似文献   

4.
王蒙在小说《活动变人形》中有意识采用了纷繁复杂的叙事学手法。小说在以第三人称为主要叙述视角中插入其他叙述视角,并且融入了个人叙述情调,这些复杂的叙事手法为小说的艺术机制形成添加了色彩。  相似文献   

5.
中篇小说《杂色》因其独特的叙述模式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王蒙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从小说中透露出的相对主义哲学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精神自由对不自由的社会现实的审美超越层面,探讨庄子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于王蒙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王蒙的小说《踌躇的季节》为例探讨"垒砌"的特点、类别、效果,以及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小说题目新解小说原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56年9月号《人民文学》发表时,编辑部将题目改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来收入1956年《短篇小说选》及其他集子时,作者又将其改为原题。粉碎“四人帮”后出的《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里也用的原题。可见王蒙用这个题名有他的用意。两个题目的逻辑重音不同,作者的题目放在“年轻人”上,而改题是“新来的”。这样就牵涉到小说的视角问题。前者是内部视角《尽管是第三人称,但小说的基点是在林震身上,以林震为视角的》,在审美品格上,标明了小说的表现性,而主要不是生活写实。后…  相似文献   

8.
教师颂     
《教师颂》是一本歌颂人民教师的小说、散文集,系从《人民文学》、《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精选而成.书中王蒙、方成、韩少华  相似文献   

9.
自从八十年代初微型小说正式登上文学大雅之堂,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并在全国迅速得到发展。微型小说能在文坛上有立足之地,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有独特的表现艺术。十几年来,微型小说进行了不平凡的艺术探索,先后走过了欧·亨利式小说时期、幽默讽刺小说时期、哲理寓言小说时期、社会文化心态小说时期等4个艺术历程,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如王蒙的《雄辩症》,瞿琮的《佳佳的心事》,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张抗抗的《海龟》,陈洁的《洋学者》,徐  相似文献   

10.
《新民晚报》消息,近些年王蒙一直笔耕不辍,继去年出版小说《闷与狂》后,宝刀不老的王蒙出书解读《论语》。王蒙觉得,理解《论语》也得与时俱进,比如那句"父母在不远游"。他说:"现在远游的标准跟孔子那时候不一样了,现在的远游是指的上火星,只要我们没离开地球那都不算远游。"王蒙还对"天下归仁"做出解读,他认为,"天下归仁"是一种文化理想主义,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是一种很可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页说:“1956年9月,《人民文学》发表了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说《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描写了北京市某区党委会里.一个青年干部同区委组织部一个副部长的官僚主义作风作斗争的故事。”该书第284页则表述为:“王蒙写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小说原载《人民文学》1956年9月,题名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那么,究竟是《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还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呢?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把"革命话语"看做是新时期文学的某种"元话语",那么,王蒙的《蝴蝶》在某种程度上将被视为这种"元话语"的教科书;王蒙在《蝴蝶》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革命话语体现在作家对主人公张思远的情爱结构、父子关系二个隐性层面的叙述上;在某种程度上,革命话语在新时期初期的小说中再次成为一种"显学",隐喻了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主体重建的一种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小说家评论百二十回《红楼梦》,王蒙是第一人.他以高鹗续的《红楼梦》为依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关注《红楼梦》文本本身,从文本阅读中欣赏《红楼梦》的文学艺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去研究《红楼梦》,因此在这一点上,王蒙的《红楼梦》研究与小说批评派红学是相同的.因此具有考证派与索引派所没有的优势,弥补了考证派与索引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王蒙的早期作品,虽然还谈不上什么创作风格,但已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在一批一九五七年前后发表的“毒草”小说里,例如在《重放的鲜花》那本作品集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创作,明显受到五十年代前中期某些苏联小说,如《勇敢》、《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影响。这类小说的特点,是将表现苏联青年的理想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劳动热情与反官僚主义的主题相交织。王蒙的早年经历使他对此深感亲切。单纯而热情的青春、膝跪的初恋、对于生活的坚定而不无幼稚的信念,以及革命的原则和理想,所有这些,构成了以…  相似文献   

15.
意识流与内心独白的关系在理论界尚未有定论,笔者认为它们在理性与非理性、对语言的借助程度上概念的外延上均存在区别。同时分析了王蒙的《夜的眼》,得出这篇小说不属于意识流小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在《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的影响下问世的 ,两篇小说在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但作家王蒙不是拙劣地模仿来自苏联的文学作品 ,相反 ,他的作品不少地方还有所超越。总的说来 ,两篇小说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7.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在《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的影响下问世的,两篇小说在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但作家王蒙不是拙劣地模仿来自苏联的文学作品,相反、他的作品不少地方还有所超越。总的说来,两篇小说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分析了《布礼》的结构顺序,谋篇布局,解读了《布礼》的三重意义,即(一)《布礼》本身的意义;(二)《布礼》在王蒙作品中的意义;(三)《布礼》在中国20世纪小说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塑造更丰富更美丽的灵魂——评王蒙近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如说,二十多年前,王蒙以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向官僚主义挑战,震动了社会,紧接着,他的作品和本人被“左”的浪潮淹没了,好象一颗流迅即殒落,那么,今天,粉碎“四人帮”之后,王蒙又以他众多的新作,引起了广泛的赞叹、惊异和议论,恰似一颗彗星划破长空,它新颖、奇特、而又有点闪烁不定,不同于王蒙自己以往的作品,也有别于当前我们所熟悉的一般小说。怎样看待文坛上的这颗彗星,把它看成是披长发、执利剑的怪物(如古代人看彗星那样),还是把它看成天体运动中的自然现象,科学地研究它的结构、形状、轨道的特征和变化呢?本文准备就王蒙的七个中、短篇小说:《布礼》、《夜的眼》、《说客盈门》、《风筝飘带》、《春之声》、《海的梦》和《蝴蝶》来分析他在小说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新探索,以及这种新探索对他的创作所显示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王蒙小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1990年为界评述了王蒙小说研究发展的两个阶段:80年代对其意识流小说、幽默风格等研究多是追踪式的评论;90年代对王蒙小说的综合研究在质量和深度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通过考察王蒙小说研究的构架和形态,有助于总结王蒙小说研究的得与失,并可籍此拓展王蒙小说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