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课程学家斯腾豪斯(LStenhouse)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现在,"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Buckingham,1926)也指出:事实上,教师研究并非专门领域,而是教师教育实践的一种方式和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态度.  相似文献   

2.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合作学习"与"对话教学"先进理念并没有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全面实现.在阅读教学中,更多的还是传统语文学习方式:"诵读感悟".其实,仔细分析,"诵读感悟"与"合作对话"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促使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学生"诵读感悟",也需要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合作对话".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二者有机鬲蛤、灵活运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自实施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最高理念.生物新程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学习,贴近生活实际".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积极适应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被提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应当说,近10年来,国家为推进课程改革作了许多努力,但具体到学校课程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谈到课堂教学改革,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教改是教改.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很少沾边.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正确认识课程改革,不能正确认识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是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课程改革,"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职业能力的"增高剂".伴随着历史的脚步,高等数学课程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相似文献   

6.
向阳 《教师》2010,(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研修"已深度的走入了学校的校园,也深刻地影响了教师的生活.通过校本研修,很多的老师在实现着自身的专业成长,不少的学校也藉此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但是,时至今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经历了整整一轮的当下."校本研修"已然成了一块"鸡肋".学校管理者层面好似"黔驴技穷","花样玩尽"过后方晓纵深推进绝非易事;教师层面则感"味同嚼蜡",激情澎湃之余静思才知"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7.
论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境遇,"防教师"和"教师介入"的课程改革其实是两条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压缩式成长和履历式成长.  相似文献   

8.
论教师的专业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专业品格伴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始终,显著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新课程表面上是"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由"课程改革"牵动"教师发展".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呈现出的"六化"现象也向我们的课改敲响了警钟.要进一步推进课改,必须彻底扭转这"六化". 一、课程设置"虚化" 全面落实课程改革,首先要求"开齐课程",然后是"开足课时".很多学校在课改中,很是重视课程的开齐,并尽可能地把课时开足.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重视语文、数学两大基础学科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表现一: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的师资配置不合理,要么没有专职教师,要么专职教师挪作他用;表现二:课程安排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应当说,"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生命的度过,一种生命的成长".为此,在课程改革从试验到全面推广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关注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研职能部门的教科室,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研讨周"等系列活动,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来感悟课程的改革,走进这场变革.但在活动中我们不仅遇到了过去一直存在的老问题,也发现了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研讨中新生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没有回避,而是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变过去的"评课",使其朝着"研究课"的方向变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传统"教教材"的观念正在为"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取代.英语新课程明确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被赋予了"二次开发"教材的权利,运用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已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使教师得到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成长。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是人的变革。①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滕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等对课程改革过程以及对将课程改革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方式都有着强有力的影响,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使教师得到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成长。“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是人的变革。”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在于交往,"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脱离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学科内部知识之间缺乏联系,这种相互隔离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中明确提出"各类课程的实施要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可见,新课程走向了综合,"综合化"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在调整课程结构方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课程改革已有十年,"合情推理"进入教学目标是一个新内容,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对此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在这课程改革十年中,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认识写出来,供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教育部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所有类别的教育改革中,学校课程改革无一例外地成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在这里,教师被视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它的概念内涵、内容构成要素和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