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政哲 《大观周刊》2012,(39):221-221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结果.程式化的教学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一味地机械记忆使得化学失去了作为理科运用逻辑分析、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魅力。二期课改则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上。这就包括对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涉及对学生认知水平的研究、课堂情景预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一定范围内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各院校就如何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陆续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文章。“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与检索技能,该教学目的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检索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课堂授课与检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11,(7):F0002-F0002
综合应用的课堂是集听、说、读、写和译为一体的英语知识应用课程。这门课堂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因为学生必须掌握英语的每个用法。在学校中,也许只能掌握其中几个知识点,而在亨德森的英语综合应用这门课堂上,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其他的一些技能,而且还能露全面地完善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4.
潘力 《今传媒》2012,(7):145-146
广告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强,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等特点。而《市场营销策划》作为广告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特别是面向艺术类学生的时候,如何讲好这门课呢?一方面,要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号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的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是身为一个广告学的教师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别从教学体系、学生提升等两个方面对《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耀辉 《大观周刊》2011,(26):173-173,169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入门基础。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入门;注重人文关怀,帮助入门;培养高层次兴趣,为化学注入强劲动力。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好的特点,利用学科特点,使学生们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学会自己学习,进而学好这门课。  相似文献   

6.
论文首先介绍翻转课堂(FCM)的内涵,对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这一模式提出翻转课堂应用于文献检索课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最后对文献检索课翻转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信息系统》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维护针起下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论述了这门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搞好这门课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教学强化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基于FCM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介绍翻转课堂(FCM)的内涵,对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这一模式提出翻转课堂应用于文献检索课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最后对文献检索课翻转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方玉 《大观周刊》2012,(38):282-282
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引入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受教师们的青睐,在初中化学课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模拟微粒世界、模拟化学实验等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加教学的密度和扩大信息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安云慧 《大观周刊》2011,(10):270-270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来说是新的挑战,要结合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将内容与知识及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尝试,探索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紧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靠近课标,把方法和理念落实在每节化学课中。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樊晓芳 《大观周刊》2012,(52):192-192
化学对初中生来说,说他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教好学生,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把自己当作学生,在向同伴学习的基础上,我首先想办法让自己与学生同时建立兴趣,共同喜欢这门课。用内动力促进“内涵发展”,走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探究之路。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教学质量呢?下面围绕四个问题叙几点教学之见。  相似文献   

12.
乃日戈 《大观周刊》2012,(3):254-254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元喜 《大观周刊》2012,(34):276-276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怎样上好这门课,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注重了在信息技术课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朱恩来 《大观周刊》2010,(41):150-150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为化学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作业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掌握和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化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化学基本技能和技巧.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它还是老师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是老师改进教学的可靠依据: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布置我认为要注意下六点:  相似文献   

15.
冯跃容 《大观周刊》2012,(36):163-163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学生会自己按照步骤进行化学演示实验,在化学试验中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化学反应的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符合人类学习和认知的规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6.
一、采访写作课的教学理念自1999年创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以来,我在清华讲《新闻采访写作》课,已经连续12年。我对上好这门课的认识是,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而不是象牙塔里的学  相似文献   

17.
房芳 《新闻爱好者》2011,(2):118-119
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内容几乎涵盖了广告学专业的全部知识,能否上好这门课,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广告学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所以,需要教师对课程教学做出科学设计。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的广告学概论课程为例.探析该课程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余天平 《大观周刊》2012,(7):222-222
好的引入可融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为一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一旦具有学习化学的兴趣,他对化学事物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同时能较强的兴奋状态,产生愉快、满足和欢喜等情感体验,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同时好的引入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剂调味剂。课堂引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该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每节课如何设计引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必须切实做好课堂引入这个教学环节。在化学教学中导入课堂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开门见山、实物展示、实验探究、名人轶事或化学史、社会事件、生活经验、旧知识的拓展等等。  相似文献   

19.
邹礼均 《大观周刊》2011,(37):193-193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且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在高职学院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关于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去参加过级考试,很多老师都知道。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应用能力呢?如何通过本门课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徐之荣 《大观周刊》2012,(23):235-236
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是“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大有“课不惊人死不休”之感。可在热闹的背后,我们的品德教学只处于简单的认知状态,课堂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课堂缺乏天然流动的激情与灵性;师生之间缺少对彼此人生价值的认识,课堂成了简单知识的交易场所。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主动的发现,没有平等的交流,更没有反思与批判,从而造成学生思维退化,品质惰化,道德伪化。如何把品德与生活课落到实处,上出新意,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去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从以下四方面去尝试,会使我们的品德课堂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