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田灌溉技术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农业的发展之中。然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灌溉所需要的水资源量是很大的,因而近年来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关注逐渐增强。本文主要阐述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内涵,分析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农田节水灌溉发展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提高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水平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用水也在不断增加,这让本来就相当匮乏的水资源问题面对更大的挑战。为了节约淡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农田的灌溉中,应该努力推广使用节水灌溉的技术。本文将从人们的节水灌溉意识、农田节水灌溉的技术投入和节水灌溉投入机制的日益完善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农田节水灌溉的现状,然后针对这些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节水灌溉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耕作、种植、灌溉、化学调控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农田节水的主要措施,为指导农田节水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4.
孙伟 《青海科技》1999,6(2):30-32
论述了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及农田节水灌溉的途径,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青海省发展节水灌溉的对策和采取的十条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克强  刘红梅  黄智俊 《软科学》2006,20(5):106-108,112
用博弈论的方法从双寡头市场的角度探讨了供水企业在进行节水灌溉设施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合作与不合作行为,分析了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中节水灌溉设施技术创新的微观博弈机制。通过比较不同假设条件下供水企业进行节水灌溉设施技术创新的预期利润,得出了不同情形下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6.
李艳秋 《科技风》2013,(16):221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并且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飞速提高一级人口的迅速增加,水资源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就是农业干旱缺水以及水资源问题。因此,农田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迫在眉睫。虽然我国学者已经对农田节水灌溉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研究,但是却缺乏对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推广时的困难缺乏足够重视。因此,本文由我国目前农田节水灌溉主要存在问题入手,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水利灌溉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讨论,分析了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效益的几点改善措施,以期促进农田资源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田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8.
水利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命脉和农田丰收的重要保障,在水资源量日益降低的今天,如何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是灌溉技术领域研究的趋势。对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几种节水灌溉新技术和新设备及其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可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质量,针对节水灌溉技术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水平及农田增产等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国内外田节水灌溉采用监控的种类、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研发基于DTMF技术的农田节水灌溉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并开展系统基于DTMF技术的硬件、软件设计研究,系统通过实际使用表明;设计合理、开发周期短、运行稳定、节水效果明显,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自动化管理水平,相比较比人工管理效率提高8倍以上,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干旱少雨是制约郏县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根据郏县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郏县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尊重民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今后郏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重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在西北山地重点发展以渠道防渗为主、低压管灌为辅的节水灌溉工程;二是东南低山和北部丘陵区以建设引汝(北汝河)灌溉工程为主,建设自压管道节水灌溉工程;三是汝河平原区以发展井灌为主,大力发展喷灌、低压管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12.
房岩  孙刚  刘倩 《现代情报》2010,30(12):51-54
按照安全性与开放性并重、领先性与成熟度并重、有效性与易用性并重原则,开发了基于GIS和网络技术的长春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平台包括硬件条件、软件环境、网络支持和管护人员,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库、方法数据库、模型数据库、动态数据库、地图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子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子系统、数据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动态监测子系统、分析预测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系统的应用将使城市水资源管理由经验管理、定性管理转向科学管理、定量管理,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面板数据的有效灌溉对中国粮食单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冯颖  姚顺波  郭亚军 《资源科学》2012,34(9):1734-1740
有效灌溉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了我国1998年-2009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效灌溉与粮食单产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STATAll.0软件进行的随机效应GLS估计结果表明,表明有效灌溉率、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以及单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受灾率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单位农业机械动力与单位劳动力对粮食单产没有显著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化肥的投入量临近边际效益递减的边缘,今后更应关注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粮食生产能力大小取决于灌溉水平,发展有效灌溉面积需要充足的水资源作为保障,而我国面临着农业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双重问题,农业用水形势十分严峻,提高有效灌溉率必须走节水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4.
常明  王西琴  贾宝珍 《资源科学》2019,41(11):2032-2042
在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分布日益不平衡的背景下,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战略需要。本文运用投入导向型DEA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了2008—2017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灌溉用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高提升空间,其中稻谷和小麦在研究期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玉米则呈现倒“U”型趋势。空间分布方面,玉米各主产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基本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为效率值波动较大;而稻谷和小麦主产区中,华南双季稻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增长幅度较低。进一步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资源环境的变化更易驱动玉米灌溉用水效率;现有节水灌溉条件下农田水利设施对不同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的驱动方向和作用程度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对3种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大驱动力。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粮食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渠系空间分布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探讨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对于理解和揭示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 古河套灌区为例,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1985与200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 ,通过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距离渠系的平均距离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 土壤类型上所占面积百分比,分析了渠系及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对灌区土地利用 格局变化的影响。在距离渠系较近处,由于长期灌溉,再加上灌排设施不配套, 地下水位逐渐抬高,导致盐碱地比重明显增加;在距离渠系较远处,受到水源与 水量的限制,主要表现为耕地比例的下降和荒草地比重的上升。土壤类型对土地 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本质量不高的土壤,经过长期的耕作等人为干扰, 又没有合理的保护措施,部分耕地逐渐退化为荒草地及盐碱地。  相似文献   

16.
农户风险偏好、风险认知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志武  胡伦  陆迁 《资源科学》2018,40(4):797-808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风险特质的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异质性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求农户最优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为构建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政策激励机制提出政策建议。利用甘肃省张掖甘州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示范区540份农户调查问卷,探讨了风险偏好、风险认知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 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降低干旱风险损失的功能,因此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意愿随风险认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而随风险偏好程度增加而减弱;② 农户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交互决定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即当农户感知到更大风险时,风险喜好型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显著低于风险厌恶型农户采用意愿;当农户属于风险喜好型时,风险认知较高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显著高于风险认知较低农户采用意愿;③ 农户风险偏好通过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意愿,风险厌恶型农户随其风险认知水平的增加而对增加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变得更加强烈和显著;同时,研究也发现风险规避型农户并未因风险认知水平提升而提升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孙建光  韩桂兰 《资源科学》2009,31(5):757-762
本文立足当前塔河流域的成本水价,基于流域主要节水技术成本投入,构建了流域农业节水水价;然后,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和流域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进一步构建了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不同农业节水水价的节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节水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调整可大幅降低灌水量,提高节水效应;②流域水价弹性系数会由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这成为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可行性的一个标志;③不同作物水价需求弹性效应差别很大,这使未来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粮食安全和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问题,成为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研究的重要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与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耕地和粮食的质量安全及稳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体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耕地资源质量问题,其中对盐碱化土壤等中、低产改造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为此我国在农田盐碱地改良利用治理和研究诸多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根源于我国盐碱地改良整治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水利改良技术、后起的土壤生物化学改良技术、现代节水灌溉农田水盐调控技术研究内容和效果等进行了综述分析。随着我国多形式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以适应新的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管理利用的新技术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呈现,如"土壤水盐定向迁移"和农田土壤"盐分上移地表排"即为近年来我国水利科技人员,创新提出并研究的土壤水盐改良利用新技术理论和解决模式,本文对这一新的技术理论和灌排模式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生物节水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全球范围内,干旱是限制作物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子,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倍受人们关注,提高单位水量的生产率是缺水地区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除了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之外,深入了解那些限制和调控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人们准确地鉴定和筛选生理和育种性状,从而有可能在水分有限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生物节水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生物节水的机理就是通过遗传改良和生理调控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加强生物节水的机制与途径的研究,无疑会为节水作物品种的选育开拓新的思路,同时也将为节水灌溉和旱作栽培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许航  李韬  宋健峰 《资源科学》2021,43(9):1808-1820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部门用水量大,但利用率不高,所以发展节水灌溉成为缓解水资源稀缺的可能路径。但是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的条件下,如果实际节水效果达不到预期,就会出现“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灌溉用水反弹效应的衡量方法,然后利用LMDI分解法将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分解为气候效应、单产效应、结构效应、面积效应和灌溉效应,并利用西北五省(区)2005—2016年的数据,在效应测算和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驱动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发现:①西北五省(区)整体的反弹效应高达340.00%,即新增用水量达到了预期节水量的3.4倍,其中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和新疆的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分别为374.97%、55.10%、117.46%、434.51%和384.32%;②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和种植面积扩大始终是促进西北整体和各省(区)灌溉用水反弹效应上升的驱动因素;③西北整体灌溉用水反弹效应上升的主导因素为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但各省(区)存在区域差异,其中甘肃、宁夏和陕西为单位面积产量增长,青海为气候变化,新疆为种植面积扩大。所以,为缓解旱区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在整体策略上,不能追求单产的最大化,而应适当采取亏缺灌溉,并合理规划灌溉农业规模;在局部策略上,要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