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求: 1.使学生了解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雅克萨之战是我国军民反击沙俄侵略,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一次胜利。 2.使学生了解《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明确它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具有平等的性质。时间:一教时过程: 板书课题: 教师出示地图并讲述: 雅克萨是一个地名,它位于我国黑龙江北岸。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片领土,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早在七世纪,也就是唐朝的时候,唐朝中央政府就在这儿设立行政管辖机构,专门管理这些地方。以后的宋、元、明、清也都在这儿  相似文献   

2.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有《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一节,在此将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背景及有关内容作一简单介绍。一从十六世纪开始到十七世纪初,沙俄的势力已经从欧洲一隅越过乌拉尔山,到达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随着俄国国内资本原始积累的开始,其扩张活动的性质也超出了封建性掠夺的范围。这时,沙俄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次克为基地,越过外兴安岭向黑龙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让同学们通过对本课(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的学习,了解荷兰殖民者、沙俄入侵我国的概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认识到收复台湾、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让同学们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纵向归纳、横向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的基本史实和《尼布楚条约》的基本内容,认识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侵略的历史作用,对郑成功和康熙帝作出正确评价。教材头绪较多,知识密度大,思想性强。在这节教学中,我就怎样把传授历史知识,开发学生智能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者结合起来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康熙时期(1662--1722年)是清代中俄关系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针对自顺治朝以来沙皇俄国对我国日甚一日地侵略,康熙皇帝采取军事反击和外交谈判相结合的策略,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谈判,打击和遏止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和劫掠活动,划定了中俄两国在东北地区的边界,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和俄国保持了较长期的和平稳定关系。可能出于对现实中俄关系的考虑,《康熙王朝》电视剧只用了两组简单的画面。  相似文献   

6.
康熙像清圣祖爱新觉罗·炫烨,公元1662-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在他统治时期,加强了满汉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先后消灭了吴三桂等西南割据势力;平定了准噶尔等部贵族的叛乱,粉碎了沙俄对我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抵御了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于1689年和俄国订立《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东北边界.康熙还采取了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措施.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尼布楚条约》是我国清政府同沙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本文详细论述了该条约签订的历史条件及影响,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正确处理国际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节教材主要阐明两个问题,一是沙俄侵略东北,是教学重点;二是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的特殊性在于双方都为争夺中国东北地区而战,并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初中学生似难理解,是教学难点.而日俄战争的结果,则关系到近代世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局势的新变化,对此后中国政治形势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另一重点.一沙俄侵略东北沙俄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盛京(今辽宁)的野心由来已久.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爱珲条约》与《北京条约》,霸占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林则徐禁烟的原因与意义,明确英国殖民者发动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以及清政府妥协投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教学重点:禁烟的原因与鸦片战争的后果。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在《历史》课本上册第二十五课,我们讲了中国人民抗击沙皇俄国侵略的历史。同学们还记得,这次战争的结果怎样?(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对,雅克萨之战因清军自卫反击取得了胜利,才迫使沙俄停战议和,双方所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基本上是一个平等的条约,符合两国的利益。然而过了一百多年,到了清朝道光皇帝统治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开始入侵我国,清朝统治者对外来侵略的态度却没有当年康熙皇帝那样坚决了。那么,道光皇帝采取的动摇妥协态度又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二、讲授新课:第一课林则徐虎门销烟(板书)  相似文献   

10.
从17世纪40年代开始,沙俄开始逐步进入黑龙江流域,加剧清朝东北地区的边疆危机,而此后发生的索伦部首领根特木尔逋逃事件加剧了清政府对这一地区形势的担忧,在与沙俄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就根特木尔一事与之交涉,并最终通过《尼布楚条约》将逃人问题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而根特木尔一事也对清政府的东北边疆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我在教学中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内容,点燃学生胸中的爱国之火 在八年级教学《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时,我把教材的内容整合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沙俄侵占我国,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条约》,民族危机的加深,组织活动等五堂课.按照"侵略与反抗"这条主线,突出英、俄、日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与瓜分,正面突出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太平军及义和团的抵抗.  相似文献   

12.
一、单项选择题列强的侵略扩张,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回答1~5题。1.使我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把黑龙江由我国内河变为界河的不平等条约是A《.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尼布楚条约》D《.改订条约》3.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主要是由于A.中日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D.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沙皇俄国对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活动。1858年,它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霸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年,沙俄乘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以威胁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  相似文献   

14.
本课教材的重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及《尼布楚条约》的内容.难点是《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及其性质.一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时台湾称为夷洲,当时己同大陆有着密切联系,曾有夷洲人到会稽(辖境包括今江苏省一部、浙江省大部及福建省全部)交易,大陆东南沿海也有人出海遭遇风浪漂流到过夷洲.教材在《三国鼎立》一课提到230年孙权派卫温等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南宋时,宋政府已在台湾设置政权机构,行使国家主权.赵汝适《诸蕃志》载:"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载:"台湾之北(按:此方位误)曰澎湖,二岛相连,互为唇齿,在宋时编户甚蕃",楼钥《攻媿集·汪大猷行状》载:宋孝宗乾道七  相似文献   

15.
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反击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保了东北边境的安定,在西北亲征葛尔丹,与士兵同甘共苦,最终剿平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文化方面,他编修《康熙字典》,还十分喜爱数学,传播数学知识,对我国的近代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材料】2006年3月2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张灯结彩,“俄罗斯年”开幕式在此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开幕式并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本次国家年活动将深化中俄友谊、密切双方合作,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知识链接】(1)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其之后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近代史上俄国对中国的其他侵略;十月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向俄国学习”、苏俄(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俄)关系经历友好——恶  相似文献   

17.
一雅克萨战役是在清朝政府一再抗议和警告沙俄侵犯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情况下发生的。十五世纪末,沙俄殖民者在乌拉尔山麓建立了西伯利亚第一个殖民地,从此向东方扩张领土,其扩张之速,殊为可惊。1636年沙俄殖民者才听说外兴安岭以南有黑龙江之名,以后他们逐渐探知“江岸居民,甚为殷富,沿岸各地,天产尤丰”,因之更加垂涎三尺。从1643年起沙俄政府先后派遣以波雅科夫、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切尔尼果夫等为首的“远征军”侵入了黑龙江地区。他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甚至嗾使士兵吃人肉,“把父母的身体搭成烤架烧烤孩子”。  相似文献   

18.
试析清代中俄恰克图互市贸易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89年8月自中俄两国雅克萨战役之后中俄两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尼布楚,楚鲁海图、恰克图被定为三个官方允许的三个通商口岸,其中恰克图口岸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数代晋商的不懈努力而成为18至19世纪末中俄两国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也使得这个边境小城声名远播。但随着东清铁路的开通以及国际海运的发展,恰克图贸易逐渐衰落,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相传1685年秋,康熙微服在江南察访。他手中有一把精致的玉骨扇子,这扇子的一面画有“小桥流水夜”,另一面画的是“秋江垂钓图”。一日,有臣来报,沙俄侵略者背信弃义,第二次大举进犯我国黑龙江流域,占领了雅克萨城,他们还狂叫要占领山海关。面对侵略者的猖狂气焰,康熙帝彻夜难眠。  相似文献   

20.
雅克萨之战     
清朝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和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中国军民为反击沙俄侵犯祖国东北领土、蹂躏我国人民,进行了著名的雅克萨之战。清朝军民在自己国土上抗击沙俄侵略者的雅克萨战争,是一场正义的、自卫的、反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