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况的《正名》篇和《墨经》(包括《大取》《小取》)一样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逻辑著作,学习研究中国逻辑史者不可以不认真研读。在《正名》篇中,苟况论证“所为有名”时说:“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其中“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句,孔繁同志在《荀况逻辑思想述评》一文中认为“甚为费解”(贵阳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可谓先得我心。研究中国逻辑史的任务在于探讨历史上重要思想家的逻辑思想,总结出应有的思维教训,从而揭示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规律。但对原著文字首先要有正确而清楚的理解,否则,一切进一步研究总结都成为一句空话。沈有鼎先生在其《墨经的逻辑学·序》中就认为:“若是诂解的工夫不先作好,正确的全面的估价是不可能的”。这里虽然指的是《墨经》,但对其他古籍的研究,也具有同样意义。因此我认为对“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的(?)切含义,也有认真疏理、考辨、诂解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创作《围城》、《人鬼兽》、《写在人生边上》等,你会为其连珠妙语,精巧比喻,幽默风趣而倾倒;学习钱先生的论著《谈艺录》、《旧文四篇》、《管锥编》等,你则为其打通中外,贯穿古今,博大精深,文采斐然而折服。单就《管锥编》四卷巨著,据统计,征引四千多位作家的上万种著作,其中西方学者及作家达千人以上,近两千种不同语种的著作,如此内容广博而精湛的论著,实为空前。无论《谈艺录》,或者《旧文四篇》。或者《管锥编》,钱先生的论证思路,有其明显而突  相似文献   

3.
一 比,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古典经学著作《周易》中,作为一种修辞格和艺术表现手法,已经大量使用,对丰富浯言,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作品的感染力,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第一册论及《周易正义》的《乾(体用之名》)时提出:“理 义玄,说理陈义者取譬于近,假象于实,以为研几探微之津逮,释氏所谓权直宜方便也。古今说理,比比皆然。”(该书P11)继而在《噬(噬嗑为相反相成之象)》进一步论及“近取诸身”:“噬、嗑、亨’;《注》:‘噬、啮也,嗑、合也。凡物之不亲,由有见也;物之不齐,由有过也;有间与过,啮而合之,所以通也’。按此以噬嗑为相反成(Coincidentia oppositorum)之象。故《彖》日:“颐中有目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动  相似文献   

4.
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创作《围城》、《人鬼兽》、《写在人生边上》等,你会为其连珠妙语,精巧比喻,幽默风趣而倾倒;学习钱先生的论著《谈艺录》、《旧文四篇》、《管锥编》等,你则为其打通中外,贯穿古今,博大精深,文采斐然而折服。单就《管锥编>四卷巨著,据统计,征引四千多位作家的上方种著作,其中西方学者及作家达千人以上,近两千种数种语言的著作,如此内容广博而精湛的论著,实为空前。无论《谈艺录》,或者《旧文四篇》,或者《管锥编》,钱先生的论证思  相似文献   

5.
游国恩先生《楚辞论文集》中对《离骚》中的“求女”,有过这样一段说明:“这一节(求女一节)的真正意义,从来注家都不了解。有的说,求女比求君;有的说,求女比求贤;又有的说,求女比求隐士;更有的说,求女比求贤诸侯;或者竟又以为真是求女人。越讲越胡涂,越支离,令人堕入云雾。这是《离骚》中一大难题。其实,屈原之所谓求女者,不过是想求一个可以通君侧的人罢了。因为他既自比弃妇,所以想要重返夫家,非有一个能在夫主面前说得到话的人不可。又因他既自比女子,所以通话的人当然  相似文献   

6.
“章的逻辑结构”有三种含义:(1)篇章的逻辑结构(包含任何体);(2)客观历史过程在人的思维中反映,又表现在献中的结构;(3)议论或其他体议论部分的逻辑论证结构。分析章逻辑结构的步骤:第一步,分析整体结构;第二步,分析部分结构;第三步,分析章的论证性。分析章逻辑结构的方法有找中心论题的方法、找主要论据的方法、确定论证方式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内言、外言是汉语史中一个深奥难解的谜,古今中外著名学者都认为是注音术语。周祖谟教授40年代以等韵原理(音之洪细)解释了内言、外言,在学术界影响极大,今修订本《辞海》即依此说。本文作者曾撰《内言、外言发覆》一文,指出所谓外言是何休讲的《公羊》义理的典型例证,根本不是注音术语,更与音之洪细无关,从而动摇了周说。但对三个实有的内言例证却未作出解释。本文认为,三个内言例证都是晋灼在注解《汉书》的特定语境中的特殊用语,虽与注音有关,但与传统的解释迥异,其意图决不在等韵原理。“内”是指《汉书》,而不是发音部位的“口腔之内”。  相似文献   

8.
论真情(二)     
四、情析17 人在日常生活中,或喜或怒之时,一哭一笑之际,会泄露出隐秘的真情,当予以慎析之。钱钟书《管锥编·全三国文》卷三八:“汪元量《湖山类稿》卷五周方《跋》:‘余读水云诗,至丙子以后,为之骨立。再嫁妇人望故夫之垅,神销意在,而不敢哭也’。”不敢哭之心声,却正是真情的痛哭,此时无声胜有声!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孔子是个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 (第四册 )选编了现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作品《怀疑与学问》 ,第二册选编了清人钱大昕的文章《弈喻》。这两篇文章的观点相左 ,让世界观尚待形成的初中生无所适从 ,他们确实感到了“求学问”之艰难 ;这种编排教材也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怀疑与学问》一文中 ,作者根据经验 ,提出并论证了这样的观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才能辨伪去妄 ,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文章的开篇引用名言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和“在可疑而不疑者 ,不曾学 ;学则须疑。”(张载 )提出中心论点 ,并从学问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屈赋标题论     
《诗经》的标题比较随意,大多从诗歌的第一句里摘取二、三个字作为篇名,并没有别意。如《关雎》来自“关关雎鸠”,《江有汜》来自“江有汜,之子归”。而《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则较《诗经》有了很大进步。“内七篇都是特立题目,后做文字”,外篇十五“其命题但取篇首两字”(宣颖《南华经解·庄解小言》)。就是说《庄子》的命题除继承  相似文献   

11.
释“趣”     
趣,许慎《说文》曰:“疾也,从走,取声。”由此可知其本义为快跑。 分析字形我们可以看到,小篆走字上部为“夭”,象人曲身之形,下部为止,即脚趾。“走”字会意,意为人曲身而走。《尔雅·释名》:“徐行日步,疾行日趋,疾趋日走。”慢走为步,今尚有散步之说。趋为小跑,比小跑更快便是走,走为快跑,弃甲而走是其例。 “取”为“娶”之古字。左边为耳,右边为手,古人打杖论功以耳朵数目为凭,你消灭多少敌人就看你割得多少耳朵。那么,要夺取别人耳朵(击毙别人)当以死相拼,拼即抢,  相似文献   

12.
比字句的研究已经有黄晓惠先生《现代汉语差比格式的来源及演变》(载《中国语文》1992年第3期)和史佩信先生《比字句溯源》(下称史文,载《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史文曰:“到了战国末年,用‘比’作比较词的比较旬式(即比字句)已经崭露头角了。”并且将“先秦两汉比字句的序列格式”作了归纳。(本文将史文归纳的比字句序列格式称作甲类比字句。)甲类比  相似文献   

13.
对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落英”,一些文学读本甚至新编《辞源》都解为“落花”,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落英缤纷”之“落”不能解为“凋落”。虽然“落”有“凋落”、“零落”之意。但“落”还有“始”之义。《尔雅释诂》曰:“落,始也。”此义在先秦古籍中运用较多,如《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王念孙曰:“《尔雅》:‘落,始也。’与诸侯落之者,与诸侯始其事也。《楚语》(上)‘伍举对灵王曰:今君为此台,愿得诸侯与始升焉。’是其明证矣。”“落”作为“始”义在《诗经》中也有例证。如《周颂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宋朱熹注:“落,始  相似文献   

14.
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出关>的“关”》)。“杂取种种人”,就是从众多的模特儿(他们未必都是同一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人)身上选取塑造人物形象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概括性是很广的,其中有的如阿Q形象,则广到“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象是写自己,又象是写一切人”(《答<戏>周刊编者信》)。这样“杂取种种人”的作法,会不会使人物形象成为超阶级的呢?对鲁迅来说,是不会的。因为还有“合成一个”的步骤。“合成”,不是把“杂取种种人”的东西,简单地、机械地累加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然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人性论”的泥坑。鲁迅所说的  相似文献   

15.
科研简讯     
一、滨州地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揭晓.我院李振峰的“对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兴起的考证”、李靖莉的“唐代西州部曲杂考”分别获三等奖.二、我院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揭晓.共评出优秀著作3部:谷奉天主编的《中国生物科学理论与实践》、牛爱之主编、孟丽华副主编的《实用英语疑难解析》、孙远方主编的《中国现代史》分别获奖.共评出优秀论文21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2篇.谷奉天的“山东农田草地建设研究”(《中国草地》)、李靖莉的“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代西州部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获一等奖;闫永利的“种子与大树”(《聊城师院学报》)、姚志刚的“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垦殖与持续利用”(《生态学杂志》)、申保忠的“开发野生食用菌,丰富城市菜篮子”(《食用菌》)、孙才顺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战略地位再论证”(《民国档案》)、解树青的“浅谈放射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烟台师院学报》)、左登华的“试论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烟台师院学报》)、商士海的“一类全局半稳定的高次多项式系统”(《烟台师院学报》)获二等奖;于文湖的“人民公社问题浅析”(《教学与研究文集》)、孟丽华的“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技能”(《教学与研究文集》)、李振峰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体育生活化社区”的内涵,与《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特色之处;提出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分析其构建原则、步骤及原则;在经验选择、对比分析基础上初步构建出“体育生活化社区指标体系”内容框架,并对其五大目标系统的“特色”之处加以说明;最后指出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有关政府部门推广和评价体育生活化社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阐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即仁政治国的思想。子思在阐述德治思想时,广泛地运用了“三”,当然“三”的运用其表现形式又是多样的:取“中”而体现着的“三”;求“正”而意味着的“三”;确定的“三”;“三”的倍数;三种类型;三大要点;等。所有这些运用都对我们有所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周,朝代名;《易》书名。《易》本是卜筮之书。这里,简约叙述一下《周易》的来源及其基本内容,好说明《周易》与数学这个《易》学的一个侧面。 传说伏羲氏观鸟兽文章与“河图、洛书”。取而象之,乃作八卦。八卦是文字之始,八种符号,即(?)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这八种符号  相似文献   

19.
陕北信天游的“兴”是信天游的精华所在,可概括为“起兴”与“比兴”两大特征。由于信天游产生的时代不晚于《诗经》时代,加之上下两句为一段(章)的结构格式与“起兴”表现手法带有原始性,所以信天游“兴”与《诗经》“兴”具有可比性。从信天游“兴”透视《诗经》“兴”,可知《诗经》“兴”于义无取,只借物以起兴。《诗经》“兴”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已尽而意有余”是《诗经》“兴”又一历史层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二者里表相依,密切相关。逻辑是管思维的,语法是管语言的,逻辑和语法各有所属,相互为用;合乎逻辑的,还是不合乎逻辑的思维,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一般来说,语法上的毛病,往往是思维中违反逻辑造成的。由于概念不明确,就会产生用词不当;由于判断失误,就会出现病句;由于推理不合逻辑,就会使论证失去说服力。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平常我们所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形容词和名词搭配不当等等,严格地说都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问题。”(《我谈写文章》)吕叔湘、朱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