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考档案数据共享的价值问题,有助于探寻档案行业数据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价值意蕴。以档案双元价值论为指导,发现档案数据是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双元价值结合体,共享是档案数据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必然选择。对档案数据价值的认识偏颇,成为实践中档案数据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与不能共享的思想根源。遵循“双元并重”的价值理念,档案数据共享既要重视工具价值的“求真”,确保共享档案数据的真实性;也要关注信息价值的“促用”,提升档案数据共享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22,(2):64-6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立足于已有的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基础,从理论内涵、逻辑推演、模型建构、与其他档案学经典理论比较、对我国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评价这五个角度,深化了档案双元价值理论的合理性,拓展了档案双元价值的理论范畴与实践应用范围。该书思想深邃,分析严谨,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它为我国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档案学术论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旧档无用”所代表的档案“工具价值观”和近代以档案“信息价值观”的建立为主要特征的档案“双元价值观”。认为 ,工具价值理念构成档案价值观主体的古代社会 ,档案工作只可能局限于“档房”。而只有以信息价值理念为主体的档案价值观确立 ,才可能实现古代“档房”向近代“档案馆”的历史性跨越。双元价值并重应成为现代档案事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档案双元价值是由湖北大学覃兆刿教授提出,用以解释档案的管理功能与社会意义,并评价我国档案管理实践活动的理论观点。它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在档案学基础理论领域所提出的极具创新意义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入到对档案双元价值的研究中,档案双元价值论也开启了由学术观点向学术理论转型的进程。本文将着力于分析档案双元价值从观念的发源到理论内涵的发现、发展的理论转型过程,并对档案双元价值论的未来发展与可供研究的空间进行阐释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实现的一个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价值是档案学研究的哲学话题,但关乎档案事业的实践路向.本文从"档案双元价值观"入手,将档案价值作本体与实现意义上的区分,由此揭示出关于档案价值本体与档案价值实现关系的一个全新发现--椭圆现象.这一现象显示:我们要想达到档案价值的充分实现就必须体现出对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双元并重和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6.
覃兆刿先生在其《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以下简称覃著)一书中对于档案的价值分析有独到见解。他用双元价值来界定档案价值,认为档案始终可以作两个面上的理解:一是工具价值,即它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党之所求、国之所需、民之所盼,需要档案力量的主动融入与积极参与。一方面,档案与乡村治理存在“互动共存、协同发展、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另一方面,在档案双元价值论视域下,档案及档案工作亦能基于其本体的工具与信息价值,赋能乡村治理向精细化、民主化、德教化纵深发展。本文基于张家港市这一以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治理的国家优秀试点案例,在极具我国档案学特色的双元价值论语境下对其基层实践经验进行剖析与总结,以期为各地乡村治理实践添薪助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以“档案双元价值观”的视角分析韦伯“档案观”的同时,也借韦伯组织理论中的档案思想回望“档案双元价值观”。文章认为:首先,在韦伯的理论中,“档案”是作为工具理性的载体,是客观性和实证主义追求的必然选择;第二,韦伯在组织理论中强调“档案”要素,是因为其组织的“合理性”体现为以知识为依据的管理,而档案恰是组织特有的一种元知识;第三,韦伯组织理论的“合理性”体现出“技术化倾向”,而“精通档案”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技术;最后,韦伯重视档案的情结还源出他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故“档案”二字在韦伯的组织理论中被强调,实则是其组织理论建构的逻辑必然,也是其行政组织体系之所以被称为“理想”的一个重要表征。“档案”这一要素是作为组织管理“非人格化倾向”之体现、作为“客观化”或“实证主义”管理风格之载体、作为纯粹理性主义的“工具———目的”的一种“知识”(信息)与“技术”(工具)的结合而被嵌入这一理论的。“档案”在韦伯的理论中,可以认为是一种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相结合的管理要素,即本文作者所持的“档案是作为行为方式(工具)和作为对象实体(信息)的双元价值结合体”。  相似文献   

9.
家庭档案作为档案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档案形式,它不仅是社会主体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更是维护和推动社会文化稳定和发展的个体文化集合体。本文运用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对家庭档案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家庭档案的文化记录、教育、传承与传播功能,并从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两个层面阐述了其文化功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究双元价值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档案工作策略.文章探讨了双元价值理论体系为高校辅导员档案工作带来的新契机,基于双元价值视角,通过建立高校辅导员档案工作新模式、增强高校辅导员档案工作意识,提高高校辅导员档案专业素养,以期达到推进辅导员档案工作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档案双元价值是由覃兆刿教授最早提出的,主要用来解释档案管理的主要功能以及社会意义,同时还可以针对国内的一些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予以评价。本文主要对双元价值视阈下对档案价值认知转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同时关于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发展和可供研究空间加以详细阐述和预测。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档案价值的潜在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档案鉴定成为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在“有必档”和馆藏档案“玉石不分”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清朝赵翼说过:“人例有一篇稿。锓枣镌梨祸不了。若都留存在世间。塞破乾坤犹嫌小!”周总理也曾明确指出:“档案不要搞得太多,不然是牍主义,后代要骂我们的。……我们为后代留档案,档案要精炼,不要什么都作为档案保存起来……”现在馆藏档案不精炼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3.
地方特色档案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某一地区形成或反映某一地区活动的具有鲜明、独特的地方色彩和风格的档案。其概念在外延上受到两方面条件的限制:一是地域或地区范围。就是说它是某一特定地区范围内,集中反映该地区有关的人和事物的。二是鲜明的个性特征。必须是当地特有的,别的地方没有或者少有的。“物以稀为贵”,地方特色档案由于其地域和数量等方面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冉加上它作为档案家庭之一员,其本身具有的价值属性,使其成为档案开发工作的“宠儿”。  相似文献   

14.
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优化馆藏、充分利用现有保管条件的重要措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一直是档案工作中的“弱势”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鉴定工作的规定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的标准以及销毁档案的程序和办法,  相似文献   

15.
档案接待利用工作是全面展示档案馆业务和服务质量的对外“窗口”。之所以称它为“窗口”,是因为这项工作是档案部门同杜会各界方方面面联系的纽带,是传递档案信息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桥梁,是档案部门对外形象的具体体现。档案部门必须通过这个“窗口”才能把利用价值体现出来,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真正发挥其经济……  相似文献   

16.
刘招兰 《档案时空》2006,(10):15-17
“档案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档案既反映了上层建筑观念形态,又反映了经济基础物质成功中凝聚的精神价值”。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尊重和运用信息传播规律,交流和传播档案信息,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将档案信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创造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纸本档案所附照片”是档案信息化中的一个盲点,缩微复制和数字化扫描都把它排除在外,其根本原因就是对这些照片的特点和价值没有科学的认识。本文对“纸本档案所附照片”这一特殊档案对像的特点、价值和其数字化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对其进行二次鉴定的思路,对其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档案鉴定是对件是否具有档案价值和具有何种价值的一种判定和甄别。档案鉴定所凸现的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鉴定已不仅仅是一项纯粹的业务性工作,它已成为决定“哪些社会生活将传递给后代”的构建未来献遗产的社会性工作。加拿大在对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实证主义的档案观进  相似文献   

19.
档案因其自身的原始记录功能而具有工具价值,它是档案的自然属性,档案的信息价值是档案内容与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它表现出了较强的社会属性。档案双元价值观的内涵恰恰源于档案自身所具有的这两种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20.
郭競  张莹 《兰台内外》2007,(1):33-33
档案职业价值,主要是指其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社会价值体现在它必须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主体价值体现在它也需要受社会对档案从业人员的价值满足,即社会人对档案人付出的职业劳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度量。它表现为职业的魅力或吸引力。如何提升档案职业价值,提高社会主要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档案职业的“人文关注”,寻求保证档案职业良性循环和发展状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是我们更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