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研究考察依托式外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研究采用实行依托式外语教学班(实验组)和常规英语教学班(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实施依托式外语教学对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能产生积极影响。在实验结束后,实验组的英语总体应用能力要高于对照组。如果条件成熟,依托式外语教学能发挥巨大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多媒体环境中依托式外语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托式外语教学将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主张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语言,建构主义理论为这种外语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实证角度调查发现,在多媒体环境中依托式外语教学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给学生学习和使用目标语的机会,促进语言输入和输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依托式外语教学模式的指导下,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环境和特征,设计依托学科内容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动,并通过实证研究旨在证明该教学模式如何从学习者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两大方面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依托式外语教学(CBI)作为一种新型外语教育模式,将语言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有机融合,打破了传统外语教育注重短期应试而忽视长远发展的瓶颈,能有效地促使学习者形成一种英语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外语教育中。本文以外语学习动机为视角,从英语学习愿望、动机强度以及动机类型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依托式外语教学对于促进英语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托式外语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融合在一起,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依托式外语教学实验表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英语水平均有显著性提高,即依托式外语教学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英语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浸泡式教学法以英语为媒介,而不是目标教授一门知识课程,它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普通本科院校下属的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现状,并探讨了独立学院对浸泡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浸泡式教学能够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将浸泡式教学法引入英语教学,加大外教上课量,可以减少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大学英语诊断式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丰富大学英语本科教学的模式,本研究选取2个班级分别实施诊断式教学和传统教学,观察比较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诊断式教学对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语言能力有显著的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任务依托式教学应用于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的可行性,通过实验验证任务依托式教学是否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有根本性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任务依托式教学应用于高级英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任务依托式教学应用于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的可行性,通过实验验证任务依托式教学是否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有根本性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任务依托式教学应用于高级英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军队院校外语教学长期面临着课堂教学互动性差、课前课后缺乏系统性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困境,制约着学员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员依托移动应用和智慧教学工具实施混合式教学,将WE Learn和“雨课堂”应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全过程,丰富课堂互动形式、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教学和课后巩固的闭环式教学管理,有效夯实学员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7.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