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渐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得风气之先的城市,在这里,诞生了第一代"职业女性"。其中,有中国最早的产业女工,也有银行职员、教师、护士,还有在文坛,画坛、报界和演艺界崭露头角的新女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钟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钟祥城里有"三怪":赵、关、戴.赵即赵鹏飞,弃高官不做,回故里为民;关即关云门,学军不从军,拒为日军效力;戴即戴之麟,痛恨蒋介石,向毛泽东呈书.三人都满腹经纶,胸怀鸿鹄之志.其品行高洁,一生追求光明,极富正义感,不随世俗,不趋炎附势.三人因言行上有些独特,不合时宜,便被戏称为"三怪",其轶闻轶事流传甚广.其实,三人都是当时钟祥的精英人物,曾为钟祥的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作出过积极贡献,特别是编修民国时期的<钟祥县志>,三人更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某报近日在介绍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大联欢"晚会上,高唱一曲《中国心》而名扬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香港居民张明敏时,竞称:"一个香港公民,一个普通银行职员".这里的"香港公民"用得莫名其妙,它会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闯关的流民,以山东人为最多。民国时期,流民"闯关东"进入高潮,每年至少有20万人涌入关东地区。平度人也因此成为这"闯关东"大军中的一股支流。  相似文献   

5.
江西近代地方银行业的起步,始于1902年开办的江西官钱局,以后发展到民国时期的江西裕民银行。此间,走过一段极为艰难曲折的道路,曾几易行名,但多以经营失败而告终。江西近代地方银行业的创办和发展,有其特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尽管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解读老商标——昆明市档案馆馆藏老商标掠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菊美 《云南档案》2007,(12):24-27
<正>商标是商品的标志,也称为"牌子",是商品标记的一种。近代云南省商会、昆明市商会档案是昆明市档案馆典藏档案中最具特色的档案之一,其中保存着一些反映商会注重维护会员、企业的商标注册权益的史实及民国时期商业界的注册商标、商品标签、广告、宣传单、说明书等。档案中有这些传世稀少的民国时期老商标,因年代久远而显得古色古香,加之色彩鲜艳、设计精巧、印制精美,激起了人  相似文献   

7.
正民国时期尤其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度被称为远东金融中心,银行业非常繁荣,与此同时,银行业案件也不断涌现。1934年10月下旬,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就发生了一起银行内部员工重大舞弊案。东窗事发这年10月23日,有人持C.Charles户名的特种活期存折及存款条一份,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取款,计洋17000元,并全数索付现钞。当时,中国银行上海  相似文献   

8.
暗账是民国时期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记账现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对于暗账采取了积极的整治措施,制定《私营银钱业暗账合并正账处理办法》作为暗账处理的行动指南。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冲击,以聚兴诚银行为代表,重庆地区银行的高管心态呈现阶段性变化,清账工作有序开展,这反映了银行业的积极转变以及新政权改造金融业的有力作为。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民国时期文献记录着我国38年特殊历史时期所经历的荣辱兴衰,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一定范围内对民国时期文献进行了调查、整理、出版、缩微和数字化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从整体看,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仍面临严峻形势。为此,2011年,国家图书馆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旨在联合国内外文献存藏单位,通过文献普查、征集、整理出版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有效地抢救与保护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1,(4):58-58
1、《民国经典著作丛刊》(115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民国经典著作丛刊》在"万有文库"的基础上系统地出版民国时期书籍,此次共选取100种图书,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等门类,均为民国时期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