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湛江三所高校及广州部分高校的二级学院学生干部培训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即学院领导重视学院学生干部培训,完善培训体系;规范培训工作;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整合培训资源,建立二级学院学生干部培训长效机制,成立专门的培训基地等.  相似文献   

2.
开展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发展迅猛,但占比偏小,而且各学院发展不平衡,存在忽视社会培训、没有专门机构、缺少培训品牌、合作不够紧密、培训项目偏少等问题,要想把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培训做大做强,必须提高认识,更名成教学院;加强管理,成立培训机构;加大投入,促进基地、师资和教材建设;依托专业,创建培训品牌;拓宽渠道,利用两个平台;创新方法,拓展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3.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自成立三年多来一直探索校长培训专业化问题,在培训主题设计、培训流程管理、培训模式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大大提高了校长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关于校长培训模式创新问题,目前已经从过去专题理论学习式为主发展到多元化模式共存,出现了体验式培训、技能训练式培训、行动研究式培训等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2011,(Z1):2-2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是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综合性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占地578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教职工790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7300人,年非学历培训7500人。根据市场需求,学院设立了工程、信息、汽车、商贸  相似文献   

5.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综合性职业技术院校,是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学院占地面各578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教职工840人,全日制在校生10200人,年社会培训近万人。根据吉林省和长春市的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交通装备、光电信息、旅游、物流等支柱、优势产业的需求,学院设立了汽车、工程、食品、信息、旅游、商贸、国际、培训8个分院,41个专业,面向全国22个省招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442人,其中专业教师348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最佳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说明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关系,并结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期间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培训与技术服务、双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说明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模式。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1989年北京市颁布《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来的20年时间里,北京教育学院承担了在职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探索继续教育的新模式:挂牌上课,送教上门;组织专家讲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等。进入21世纪以来,学院作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第一批试点单位,承担国家级研修任务,同时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定位,培训人及经费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培训项目已形成了品牌:“绿色耕耘”、“春风化雨”、“市级骨干”、“师德培训”等已深入人心,得到了北京市委领导的好评;同时学院支持西部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并与兄弟院校交流合作,促进学院的教育研究工作。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进程中,因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都得到了加强和保障;培训者队伍学历、职称等都得到极大优化;学院自编专业教材,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升;以教师为本,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学院今后要继续坚定办学方向,以科研引领培训专业化,通过人才培养及引进等方式进一步打造精良的培训队伍,参与中小学教学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以三教融合、多元化发展思路为指导,积极开拓面向区域的学习支持服务。社会培训工作作为社区学院的办学重点,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力日益增强。本文以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的社会培训工作专业化建设为对象,全面介绍并分析了社会培训专业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并以融合和共享两个主题词提出面向"十四五"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厘清政府的职能和学院的职责,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序、有效开展。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加强立法、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制定多项基础性保障政策等职能,学院要高度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立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等职责。  相似文献   

10.
湖州农民学院的成立顺应了农民培训发展的新趋势,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办学机制、教学模式、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具有创新意义。其发展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农民高等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对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