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本单元的点睛之作,可作为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的范例。读的目的是为了写,这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可谓是散文写作的典范,以下几点值得好好借鉴——  相似文献   

2.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的《春》、《济南的冬天》等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名作。有写春光的,有写冬景的;有吟咏自然界美好事物的,也有描绘、歌颂壮丽河山的。学习这个单元后,学生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为了配合这个单元的课堂教学,我课后以《想象和联想》为栏目选录了茅盾、臧克家、秦牧等名家名言,借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指导写作。本单元作文训练的主旨是“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在这篇指导性的文章中,以醒目的环形十方形图示向  相似文献   

3.
蚕语     
《蚕语》是我在上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指导课时为学生写的一篇示范作文。这个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写状物抒怀的记叙文。状物抒怀的记叙文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四点:绘其形,摹其神,融其情,炼其意。这个单元的课文中,石榴的热烈、燕子的伶俐、白鹅的傲慢,鹤群的团结,在作者笔下都那样生动感人。我告诉我的学生,只要我们有一双慧敏的眼,一颗易感的心,我们也能发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可爱可歌的事物,当我们把那些触动我们情思的事物描述出来,就是一篇状物抒怀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文言文,但分属于三种不同体裁。一是游记:有《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三篇;二是诗词:有《观沧海》、《石壕吏》、《送元二使安西》、《钱塘湖春行》、《如梦令》、《西江月》六首;三是寓言:有《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二则。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的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领会诗词中写景、叙事的方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写景、叙事,抒发感情;3.学习理解寓言要注意选择角度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对于作文还不入门、不得法的低年级学生,作文指导尤应具体,要给他们解决材料(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问题和路数(思路和文脉)等问题。在这里我想援引听课中接触到的一个实例——四平地区公主岭二中青年教师高晓霞的一次说明文的写作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她教的是初中一年级,教材是人教社编的“试教本”《阅读》第一册。讲完了说明文单元(第五单元)后,让学生写一篇说明文。这是该班学生第一次写说明文。教学前,她先做了分析:学生在这  相似文献   

6.
用读写课型教《鲸》□深圳市安区沙井镇教研室张云鹰《鲸》是一篇以状物为主,较适宜儿童习作模仿的典型的说明文。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鲸》是第九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它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特点写”。由此可见,《鲸》一课的训练重点是写的训练。按照这...  相似文献   

7.
<鲸>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讲读课,它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按照这个特点,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质疑、写作学习,了解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基本写法.使学生在读中学,在用中写,培养了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写作,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上已经学过一些记叙鲁迅先生事迹的短文,进入中学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的鲁迅作品,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这两篇。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一年级重点在培养记叙的能力。第一册课本中安排了六个记叙文单元,前五个单元各有分工,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记人,有的侧重写景状物,由简到繁,步步深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这两篇课文所组成的第六个单元,则是由简单记叙向比较复杂的记叙的过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两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文选与习作》,全书共四册。第一册集中编选了四十五篇优秀记叙文,按状物、写景、记事、写人和综合记叙,分为五个单元,最后有知识短文《记叙文》。为了方便自学,各单元的课文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精读课文,课后附有学习目的,自学辅导资料和练习;第二类是略读课文,课后附有学习重点提示和练习;第三类是独立阅读课文,课后附有思考与练习。第一册还安  相似文献   

10.
《荷花》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全文不足四百字,却把一池荷花写活了。看似朴实的文字处处透露出画一般的优美,一览无余的满池荷花在静与动中尽显千姿百态,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因此,我们抓住课文如诗如画、富于想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在人情入境中品读赏析,进而在读中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我训练学生根据读、思、划、议、问五个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读,读通文字;思,思考意思;划,划出重点词语;议,议论段意和重点难点;问,问疑难问题。在训练分析概括能力时,要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和不同的内容划分层次,理清思路。学习《习作例文》时先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如写人、记事、描景、状物)。再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写法。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知、理解以具体事例写人、按发展顺序写事、按空间顺序状  相似文献   

12.
习作单元中"习作例文"的教学,直接指向习作表达,让学生掌握文本表达的基本策略。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课,教师通过复习前面两篇精读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分析,掌握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下面的习作打下基础,获得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雪猴》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王淑萍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雪猴》这篇阅读课文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在学习本单元前三课《鲸》、《蟋蟀的住宅》、《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事物特点写的基础上,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用已学...  相似文献   

14.
本篇课文是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十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第十二单元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上承第十一单元的中国古代诗歌单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单元之一。我认为讲授本单元应处理好与前面单元的联系,使学生能以时间为序将诗歌的有关知识连贯起来,以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讲授本篇课文,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本单元四篇课文,前三篇都是游记,后一篇是一般散文,从写作内容看,都属于写景状物的记叙性散文。前两篇是讲读课文,是教学重点。教学本单元课文,要教育学生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景状物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热爱悠久文化传统,热爱现实生活,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美好情怀,以达到学文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经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明明是亲身经历的事,明明是与之共同生活过的人,材料就在他自己脑子里,但他还是骑马寻马,东张西望,说是没有东西可写。那末,如何帮助学生把身历其境的、藏在脑子的记忆仓库里的材料挖出来,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在这方面,我曾作过一点尝试。有一次,我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要求他们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希望写得具体些、丰满些,要有实实在在的事例,不要说空话,发空议论。隔了一天,学生顾江交来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祖母》。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祖母手把手地教他刚入学的弟弟写了个“多”字;第二件事是祖母教他洗衣服;第三件事是告诫他:取得成绩,不许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呢?从写作教学指导的角度来说,较高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写作教学指导训练的材料。一、状物写景技法指导训练的好材料我在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发现《春》这篇课  相似文献   

18.
单元提示: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围绕作者的看、听、想组织材料的。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充分理解,作文就是把自己见闻真实具体地写下来,要养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同时,要巩固上一单元《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是教读课文,《短文两篇》、《巴黎的桥》是自读课文。其中《短文两篇》又包括《吴门桥》和日本作家水上勉的《母亲架设的桥》。这四篇课文的题材同是写桥,但文体不一,内容各异,因此,进行本单元教学必须紧紧扣住重点,否则学生就会学得支离破碎,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第三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本单元是第三册的开首单元,如何将上一册的记  相似文献   

20.
《核舟记》一文的状物宣州市第三中学俞秀媚与好一篇状物记叙文,其关键在于摹其形、传其神。看了一件事物,随便写几句,这不难做到,但要写得逼真,传神,形象,使其栩栩如生,这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先看《核舟记》如何摹形的。任何物品都离不开大小、形状、颜色、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