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亦舒和梁凤仪的作品都被视为女强人小说,在情爱观、婚姻观上都表现了对女性独立的呼唤,但她们的作品文本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却不尽相同.亦舒对女性的直接描写,梁凤仪直抒胸臆,侧面烘托;亦舒笔下女性独立自强,梁凤仪笔下女性叱诧风云;对待男人亦舒笔下女性超然,梁凤仪笔下女性则有复仇心理;亦舒小说语言简洁达炼,梁凤仪小说语言措辞强硬.  相似文献   

2.
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是亦舒小说中大部分女性形象的最显著特征。她们在经济方面,是独立的;在人格方面, 是自主的:在爱情方面,是主动的。她们紧紧把握着自己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4.
亦舒以她持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自身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肯定。特别是对女性思想、智慧和独立人格,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视,使亦舒对女性问题的探索进入了较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香港女作家亦舒,作为女性的写作和为女性的写作来说,其作品是严肃的,亦舒用通俗的形式表明了鲜明的女性立场:即再现香港现代都会女性的生存境遇,展示她们在摆脱传统束缚、寻找新的人生价值过程中的笑与泪、得与失、挣扎与彷徨,并积极探讨女性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金庸小说中永恒的主题,于是女性自然是构成其爱情主题的半边天。在金庸小说中,侠女人物众多且性格多样,但在她们身上都有鲜明的两重性——"传统"与"叛逆",而将传统与叛逆两者逆巧妙地贯穿起来的就是"情"。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这些妇女不论以什么形象出现 ,都使读者感到清新、鲜活 ,她们以独立的爱情意识向封建礼教挑战 ,成为封建礼教的叛逆。本文通过《聊斋》中女性选择对象的标准 ,追求爱情不重结果 ,以及她们不甘于被奴役的地位的论述 ,揭示了《聊斋》女性独立的爱情意识 ,展示了她们新的思想和新的气魄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183;坎宁安在其小说《时时刻刻》中,描述了意识流经典小说《达洛维夫人》(最早命名为《时时刻刻》)的作者伍尔夫太太、读者布朗太太和与该小说女主人公同名的达洛维夫人,她们分别为是现代女权主义的先驱、迷恫的家庭主妇和叛逆的自由女性。虽然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面对的环境和问题不同,但她们都时时刻刻渴望着自由和幸福,追求妇女的解放。坎宁安通过展示她们的自我探索,再现了现代女权主义的发展历史,表达了他对女权主义先驱弗吉尼亚&;#183;伍尔夫的敬意,从而激起了人们对妇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亦舒在其小说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女性形象最为深入人心,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社会女性的生存状况并体现其自身对现代女性问题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琼瑶小说和亦舒小说的语言表现风格的比较,可以看出:琼瑶与亦舒的小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但就总体而言,她们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亦舒一贯秉承她的现代性,叙事语言简洁明快干练、幽默泼辣机智;琼瑶一贯固守她的传统性,小说语言呈现出繁丰细腻详尽、庄重柔婉典雅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深切的女性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既现代又传统的女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香港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无可奈何地陷于中国情感和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文化漩涡之中的人生图景,体现了亦舒对香港女性生活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女剧作家及其悲剧剧本来看,女性是悲剧性别,现代女性悲剧往往以作为家庭叛逆的女主人公死亡或出走为结局,演绎着由生活而学的悲剧。现代女性戏剧中的“家”,既没有使女性们成为独立意义上的人,也没有让她们摆脱被男性伤害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亦舒的小说采用了个人型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及"超表述"叙述行为三种叙述模式,对现代都会中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状态进行了权威化的女性叙述,呈现出鲜明的女性立场,彰显了强烈的女性话语权威。因而本文分别从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彰显、女性气质的公开表述、女性化的"语录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亦舒小说中女性话语权威的形成及具体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14.
和谐的悲音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女性形象,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悲剧性命运,但这些女性群像又都共同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追求和谐。文章把小说中塑造的主要女性形象分为哥萨克传统女性与叛逆女性两种类型,分析她们悲剧性命运之中的和谐美感及其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学是破和立结合的时代产物,在众多的学形象中,最具魅力的是叛逆女性形象。由于时代发展的变化和叛逆女性性格的差异,叛逆女性形象可分为贞烈型、反复型、报复型、苦闷型和新生型等五种类型。同时,她们也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征。探究现代学阶段众多叛逆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和塑造叛逆女性形象的学史意义,对学作品主人公选择和社会明的透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女性的命运问题都受到了各个文学作家的广泛关注。由于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她们在爱情、婚姻以及家庭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她们的叛逆意识的崛起。基于此,本文以叛逆女性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历史地位为题展开讨论,旨在能够为读者展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叛逆女性从意识觉醒到实质抗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丁玲与萧红同是中国现代文坛著名的女性文学代表作家,她们都以女性作家细腻的笔墨来写她们笔下的女性,在体验人生、寻问人生中都发出了孤寂的心声,但丁玲是以女性在叛逆中寻求生命的火花作为她创作的主旋律;萧红则是以女性在孤寂苦难中呼喊人生成为她创作的主旋律。其原因在于:作家的生活环境、经历和思想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思想的先驱,她以《第二性》著称于世,被奉为“女性主义的圣经”。《名士风流》是波伏娃最有名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到结束后不久的一段岁月里,巴黎的一批文人名士的思想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细细地考察便会发现这些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名士风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做如下分类:以波尔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以安娜为代表的自觉独立的女性和以纳迪娜为代表的叛逆式的女性。这些女性都经历过战争的创伤,她们对…  相似文献   

19.
端木蕻良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其中有女贵族、下层婢女、都市少女等,她们都是生活在男权社会统治下的悲抑的女性.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压制,自身对男性严重的依附心理都直接、间接地造成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她们要想找到出路、获得解放,就必须建立独立觉醒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梁凤仪的财经小说,以其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主人公悲欢离合的感情纠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作品风靡大陆。她们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般读者对优秀通俗文学的普遍渴求。三位女作家的作品,在情爱观、婚姻观上表现出了对女性自立自强的呼唤。亦舒、梁凤仪更是抨击和揭露了工商社会对情爱生活的异化和摧残。她们的作品,在内容上虽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作者主体情致的诚挚介入,掩盖了作品的纰漏。当然,与纯文学作家相比,她们的作品在社会的深刻性和现实性方面所表现出的肤浅,却也是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