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对哈尔滨市某小学校教学楼进行抗震鉴定的过程及结论。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建筑由于使用久远和当时设计、施工、建造等历史原因,其自身存在很多缺陷,对其进行抗震性能鉴定,从而决定其使用状况,是很关键的任务。寻求适合的方法和可行的方案是当前这类建筑面临的紧迫工作。针对某中学教学楼的鉴定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应用和抗震鉴定工程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对现行的抗震规范中关于中小学校舍部分做了相应的修改,并要求对已有的校舍进行全面的抗震安全鉴定。文章对北京市某小学校舍进行了抗震鉴定与加固,结合现行抗震鉴定标准阐述了抗震鉴定的基本流程以及采用抗震加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某农村砌体结构自建房为例,对其进行裂缝检测、材料强度检测、倾斜检测以及砌体结构构造检测~([2])。结合PKPM软件进行结构验算,对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进行鉴定分析,提出处理建议~([3])。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用的中小学校舍多是按老规范进行设计,多采用砌体结构,未做考虑抗震,年代过长便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现象,我们需对校舍的原结构按照新规范实施全面检测与抗震鉴定,若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就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校舍安全.  相似文献   

6.
建筑结构检测试验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依据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的要求,探索出从接受委托到做出鉴定报告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建筑结构质量和安全性调查、检测、分析、鉴定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建筑结构鉴定及加固的意义、设计原则及抗震加固技术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结构鉴定和结构抗震加固技术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结构设计专业角度分析了地震中的砌体结构,并以教学楼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单位及鉴定人员在鉴定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技术和非技术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主要包括检测、鉴定工作的资质问题、鉴定项目的科学性问题;鉴定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结构设计专业角度分析了地震中的砌体结构,并以教学楼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楼加层房屋新旧两部分抗震能力相差悬殊,有的抗震能力过低,刚进行过加层的房屋就需进行抗震加固;有的抗震能力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目前又无统一的房屋加层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标准可以遵循,因此研究探讨房屋加层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应当执行什么规范标准,采用什么依据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加层房屋抗震设计的一个急需明确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抗震快速鉴定标准中的核心技术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其快速视觉鉴定方法中所施行的计评分系统进行初步探讨,为我国在研发和制定以及管理此类针对现有房屋建筑的抗震快速鉴定标准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即PBSD)含义为对结构设置定义不同的抗震设防水准,选择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若选择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优点有:有利于提高结构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隐患,加快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方法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计算工程实例,介绍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总结该方法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4.
黄巍 《大众科技》2016,(4):26-28
文章介绍该工程安全鉴定的主要技术工作内容,包括现场检查、工程质量评定、大坝运行管理凭借、防洪标准复核、结构安全、稳定分析评价、渗流安全评价、抗震安全复核、金属结构安全评价和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等,并提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工程加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抗震设防、抗震性能欠佳的建筑物,为了能够确保这些建筑安全使用并发挥其应有的建筑功能,要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及加固。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对优于传统抗震加固方法的隔震加固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指出隔震加固方法更加适合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之后国家提高了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设防类别,要求针对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实施全面排查鉴定和抗震加固以使地震设防区的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标准.在总结了上海市中小学校舍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定对校舍鉴定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中小学校舍工程加固设计的依据及方法,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新建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楼加层房屋新旧两部分抗震能力相差悬殊,有的抗震能力过低,刚进行过加层的房屋就需进行抗震加固;有的抗震能力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康维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258-258
研究探讨房屋加层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应当执行什么规范标准,采用什么依据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加层房屋抗震设计的一个急需明确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一直是建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建筑震动检测方法都是已建立的建筑物的抗震信号模型,但是外界振动信号的突变性较大,从而降低建筑振动信号模型检测的精度。提出一种以无线传感振动信号为基础,配合高阶振动模型设计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检测技术,准确的设计传感器对突变信号的检测规律,可以防止控制溢出被有效抑制,运用抗震控制律对抗震性能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突变信号较强的建筑振动模态进行抗震性检测,对检查中的干扰有着较好的抑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新建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楼加层房屋新旧两部分抗震能力相差悬殊,有的抗震能力过低,刚进行过加层的房屋就需进行抗震加固;有的抗震能力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