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热情与教育艺术的创造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何齐宗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在谈到雕塑艺术时,指出:“创造一件艺术品,作者首先要有一颗赤诚之心,对于所表现的对象,要有情人那样的爱,要有按捺不住的激情。”教育艺术的创造同样需要热烈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张宝生 《教书育人》2005,(11):42-43
“文”与“技”已是高等艺术教育领域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可视为长期存在的问题或矛盾。高等艺术教育教与学双方普遍存在着重“技”轻“文”现象,以至于有人讽刺说,高等艺术院校某些学生是“文化残疾人才”。此议论虽然有言过其实之嫌,但问题之严重,也不能不让人忧虑。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该以怎样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对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活动中文化教育到底应占有多大比重?我们该以怎样的认识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育艺术更名的讨论”也可改为《教育艺术》改为“铸魂艺术”改动不大,内涵也基本相同。可改为:“铸魂海谈”“铸魂学刊”“教育拾萃”“教育百汇”(黑龙江绥化技校)      (陈少祥)最好不改一、《教育艺术》创办已有多年,刊名高雅大方,海内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4.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自古以来它们就亲密地结合在一起。《乐记》中记载:舞者,乐之容也。”“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等。人们又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之说。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目前,在低龄儿童的艺术教育中,舞蹈隶属于音乐,那么舞蹈对音乐教育有多大的辅助作用呢?本篇要叙述的就是舞蹈在音乐欣赏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人们理解、感受、欣赏、品评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我们知道,任何艺术都有它自己的一套表现内容的手段。音乐艺术像文…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导”的艺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大纲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审视小学数学改革现状,开宗明义明确提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观点。这个观点强调教师的角色要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转变:“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要让学生获得“渔之技”、“学之法”,教师必须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导”的技巧和艺术,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正如叶圣陶所说:“导是更高级的教。”因此,教师要研究“导”的艺术,做好“导”的工作,从教学生“学会”到教学生…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重视艺术教育,重视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他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艺术兴趣”,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内容要“中国化”;方法需讲究“科学的训练”;艺术教育的环境应是“艺术之环境”;强调学生的实践。我校传承陶行知幼儿艺术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中进行实践,实行了“小先生制”、“艺友制”,促进学生艺术教学技能的发展。积极创设艺术环境,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成长,努力探索培养高素质学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儿童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是教育部人社会科学“十五”课题,由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边霞博士主持研究。近年来,该课题组一直进行着关于生态美育的理论思考,并致力于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将这一理论转化为各种具体可行的活动。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施策略。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各种活动的开展,人际的互动,环境的设置等都应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关系。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式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由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意指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艺术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活动内容的综合观:活动过程的整体观:活动开展的对话观:师幼互动的平等观等。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开展“双主题”的单元活动,这种单元活动同时围绕着一个相对宽泛的人主题和一些与之相应的艺术感受、知识、技能等学科方面的主题来展开。生态式艺术教育把每一个单元都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强调在每一个单元内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艺术学科内部的各艺术门类之间、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相互融合、互生互补,以形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不是宏论滔滔地讲大道理就能奏效的。如何强化这门学科,必须认真研究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性。古人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学生好之乐之。现就笔者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家艾德勒说:“凡是没有艺术介入的地方,我们就不能正确地称之为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而创造则是艺术的生命。”辅导员讲究工作艺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必须要以自己的责任为准则。辅导员对学生负有以下责任:教育的责任,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的责任,即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健康和谐地发展;发现的责任,即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0.
吴传贵 《江苏教育》2007,(19):51-52
教育是系统的奠基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才能铸就:教育是创造性的艺术,需要用尽心智才能有效实施。这是不争之实。“吾日三省吾身”,才能及时“知不足”而“后改”,就像人们每天要照镜子一样,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每位工作者,都应坚持“常照镜子”,这利于及时映照出言行上的不足,利于教育事业更纯洁、更强健地持续发展。以下几面“镜子”,是否应该经常照一照呢?  相似文献   

11.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种艺术。要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全国学校教育总体规划》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并强调“提高民族素质要从艺术教育着手,要从幼儿和小学抓起。”可见我们国家对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视。确实,美育尤其是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美育,通常称之为审美教育,西方传统美学将其与“艺术教育”等同。我国提出的“艺术教育”是属于德、智、体、美之中的美育的重要内容。那么,艺术教育到底有怎样的功效?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究竟有多人?它能否成为解决素质教育“难点”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愉快教育无庸置疑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愉快教育”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迅速地、愉快的学习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多年来,我校坚持创艺术教育特色,走艺术育人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抓好“三个到位”,落实“三个加强”。“三个到位”是:一、更新观念,思想认识到位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认识有一个传统的误区,那就是把音乐、美术简单地与唱歌、绘画等同起来,有人干脆把音乐课称之为“唱歌课”,把美术课称之为“绘画课”,认为多唱几…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制订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总则第三条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这一条阐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杨再志 《贵州教育》2012,(11):46-47
记得一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曾说出这样一句话:“教育要慢慢的来。”同样,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提倡一种“慢”的教育艺术。我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先慢慢补上学生所欠的基本知识技能,再开始新的教学,将新知的教学难点化整为零,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案例陈述  相似文献   

17.
话说“冷处理”田宇波俄国杰出作家契柯夫强调:“教育的艺术,这是一切人类艺术中最困难、最重要的艺术。”掌握教育这门艺术的困难之一,在于如何处理教育过程中纷繁复杂的矛盾。因此,是否真正掌握教育这门艺术的关键,在级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处理矛盾的艺术性。我们知...  相似文献   

18.
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智慧为旨归,然而当前我国学前师范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偏差,缺乏“师范性”和“学前性”,忽视学生深度学习,漠视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根据教育智慧的内涵和生成规律,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使命感,建立“艺术素质”的艺术教育理念,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师爱,让艺术教育感人肺腑;应通过平衡工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深刻揭示幼儿的创造性和学习特点,让艺术教育富有理性之光;应通过建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旨趣,激发学生意向性深度学习的能力,让艺术教育富有灵性之妙;应通过建立和发展艺术实践智慧的目标、艺术教育见实习、师徒学习、艺术成果汇报等途径,让学生具有艺术教育的实践之能。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语文课堂教学只有灵活通变才能永葆它璀璨夺目的艺术魅力。这里说的“灵活通变”指的就足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果断而灵活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原理所『^J现的教育智慧之花。而教育智慧之花绽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20.
2000年 8月,笔者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人民画报社及世界华人艺术展组织委员会之邀,作为获奖作者,赴日本参加了“二十世纪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东京巡回展”活动。期间,参观了东京女子中学及池袋中学,了解了日本近年来教育改革特别是艺术教育的一些情况。以下是我对日本艺术教育的观感。   日本的学校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重视建立结构稳定的艺术教育研究队伍,将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使艺术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