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陈卫员 《考试周刊》2011,(85):38-39
表现性评价主要是用来测量那些不能被客观性试题很好测量的学习结果,是对学生在真实情景下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不仅是评价的工具.更是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参与。本文从为学生提供活动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可量化的被评价者的行为和成果特质作为界定表现的标准,着眼观察与记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即时评价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测量的局限性、教师教育与评价的发展困境、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最为核心且根本的——学生学业质量提升对优质师资的呼唤,促使教师表现性评价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教师表现性评价强调基于明确的标准,使用专业的判断,通过直接观察被评价者的反应表现来评价被评价者在真实情境中的技能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并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其结构要素包括表现目标、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3个部分.教师表现性评价具有一切行动基于指向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教师评价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表现性评价是按照一定标准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表现进行的观察和判断。在当前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表现性评价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常常被使用者与发展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概念相混淆。因此,在探讨表现性评价内涵的基础上,厘清表现性评价与其他几个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学评价是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思政课教学评价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中职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并展示表现性评价任务、制定并完善表现性活动任务评价标准、观察并记录表现性评价信息、反馈并调整表现性评价结果,以表现性评价手册的方式,形成连贯的表现性评价体系,有效培养了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表现性评价以评价学生在任务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为核心,强调任务的真实性和情景性。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于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评分规则。生物学科中的观察、实验、调查、角色扮演、设计、制作和课外实践等活动类型适合进行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水平有着综合的评价和重要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6.
表现性评价在高职项目化课程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的高职项目化课程考核应用表现性评价方法,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涉及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任务设计与考核体现在每个项目中,且对于每个项目及对应的工作过程都有具体详细的表现性、过程性的考核方案和细则.工作过程结束后,学生要达到的工作成果对应的考核指标就是“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表现性评价在思想品德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表现性评价是以呈现一系列综合性任务让学生完成,通过观察学生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的评定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可分为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与合理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等主要步骤。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表现性评价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表现性评价是依据事先确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在一定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时的表现所进行一种评价。这一质性评价方法应用于成人学生评价具有极大的适切性。在成人学生评价中应用表现性评价需要确定表现性评价的内容和细则,设计开放的表现性评价任务,选择适当的表现性评价形式,最后要观察评估,恰当处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表现性评价可以达到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多种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等多重目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通过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转化,评价工具选择,评价标准制定及实施评价等基本步骤,实现评价活动与教学活动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一、表现性评价的涵义及其心理学意义 1 .表现性评价的涵义 所谓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其成就所进行的评价.它是基于表现性测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学生成效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表现性测验是一种测量方式,属于建构-反应测验,学生在这种评价任务中要生成原创的反应.表现性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是它超越于传统学业成绩测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所谓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其成就所进行的评价。它是基于表现性测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学生成效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表现性测验是一种测量方式,属于建构一反应测验,学生在这种评价任务中要生成原创的反应。表现性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是它超越于传统学业成绩测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的纸笔测验或标准化测验相比.表现性评价更系统、全面、真实,所以有时也被人们称作真实评价。这种称谓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似乎就是对学生表现的真实测量。实际上,表现性评价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周期性长、类推性不够等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影响表现性评价的效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三个阶段,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表现性评价不是简单的纸笔练习,而是通过"做事",在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做出判断。表现性评价在目标设立、内容取舍、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嵌入等方面处理得当,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表现性评价任务指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以多元的方式和路径解决问题并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开发应包含目标、活动和标准三要素,其中目标设定是前提,应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并整合局部,设定富有层次的大目标;活动开发是核心,要立足儿童现实世界,设计能表现素养又保有童趣的活动;制定标准是依托,应定下体现学习进阶、有个性表达空间的评价标准。完成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过程既是学生表现素养的过程,亦是学生素养养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金玲娟 《陕西教育》2006,(11):30-30
一、表现性评价的主要途径与内容 1、课堂活动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思维、设计、动手操作、观察的能力评价;合作精神,总结交流的能力评价;科学精神、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评价.  相似文献   

16.
"表现性评价"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关注学生的思维、表现、情感、体验,重视评价指标多元性的评价方式有共通之处。表现性评价必须立足真实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用任务驱动,观察、检测、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行为和状态;评价标准不能是固定和唯一的,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7.
K-12表现性评价是美国ESSA法案的关注点之一。美国K-12表现性评价旨在测量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推理技能,及其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和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包括表现性任务评价、嵌入课堂式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表现性评价、综合评价系统四种类型,具有聚焦深度学习和高阶技能、关注社会情感技能、为大学和职业做准备三方面特征。可以说,K-12表现性评价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起源于美国20世纪中叶,Stiggins认为:“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而进行的一种系统评价.评价者以真实的生活或者模拟的练习为起点,引发学生的独特反应,在观察这些反应之后,给予相应评价.”[1 ]表现性评价有别于传统的考试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和分析,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19.
表现性评价嵌入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在教学中基于学习目标确立表现性评价目标,创设任务情境展示表现性评价任务,围绕表现性评价任务开展探究活动并发放表现性评分规则,根据学生表现及时收集评价信息来诊断和调整教学,可以不断指引着教与学向预定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0.
表现性评价是由特定的评价者对学生在自然的或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意义建构,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观察、评判的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价中,表现性评价能够有效测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学生高级思维与情意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坚持评价标准弹性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表现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