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新闻“问”出来——试谈电视采访提问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采访提问是电视记者为调查了解新闻事实并发挥其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职业活动,记者要注意采访技巧,以达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采制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报道;许许多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告诉我们,现场采访提问能力的高低,往往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的一环,作为一名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6,(19)
2016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原则上不再允许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 这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相似文献   

3.
读者参与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应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文献采访理念,鼓励读者参与到形式多样的采访工作中,以增强文献采购的针对性,提升文献采访的质量和内涵.在互动实践中,采访人员应把握好读者参与文献采访的质量控制,事先收集、过滤和整合采访信息,根据馆藏原则、经费情况等因素对荐购信息进行综合平衡和总体把握,并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购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晔 《华章》2012,(14)
作为县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由于工作需要,既要配音、主持节目,又要出去采访,有时候集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出镜记者、撰稿记者、节目主持人、节目制作等项工作于一身.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让领导放心,使观众满意呢?我认为县级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三项基本素质.下面予以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中访谈气氛融洽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质量。文章从记者的访前准备,采访的地点、时机,记者的仪表、言谈以及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沟通等方面论述了如何营造融洽的访谈氛围。  相似文献   

6.
媒体的宣传创优是个系统工程.要搞好宣传创优,媒体应重点做好题材选择、节目(稿件)采制、作品报送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受到所有媒体重视的一种节目形式,近年来,许多网络媒体也开始设置人物访谈类节目的视频、文字直播,较为权威的门户网站都有人物访谈专栏,然而没有一个门户网站的访谈节目成为明星节目,受众关注度也不高.文章以新浪网、人民网等我国较为典型的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门户网站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问题:节目形式单一、节目宣传度不高、缺乏专业主持人等等,并且综合网络传播特点以及网络媒体受众心理和人物专访节目要求,提出来改进网络人物访谈类节目制作的建议,从而使其成为网站树立自身特色,制造品牌效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工作是一门艺术,记者在具体新闻采访工作中要有一定技巧,充分展现新闻采访的魅力,要从发问技巧、全身感受、反复比较等方面充分展现出多种艺术,提高感染力,调动被采访者的闻源答复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顺利完成采访任务,使新闻采访在实际工作中化为一项艺术魅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后悔     
殷卫 《云南教育》2007,(9Z):46-46
平日里,我常常看电视上的人物访谈节目,而我也注意到,每当受采访的嘉宾讲述完自己曲折、坎坷、甚至痛苦的人生选择和生活道路之后,主持人往往会问一句:“你后悔过吗?”而嘉宾通常的回答也都是“不后悔”。  相似文献   

10.
谈话访谈节目现在成了广播电视中主打节目之一,是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反应灵敏的晴雨表,又起着娱乐大众和让大众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的重要作用,也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采访是获取新闻的基本手段,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采访前的准备,主持人采访过程中情感、信任、形象和语音等优势的发挥及采访中提问艺术的运用等方面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报道思想的明确和新闻线索的获取,并不意味着采访活动的顺利.更不意味着采访目的的实现.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可以使得采访事半功倍,使得采访更为有功效.采访不仅仅是现场的工作,在实际面对采访对象之前,记者往往需要进行更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只有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个性、经历,才能根据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强的有效问题,避免东打一枪、西开一炮漫无目的碰运气的情况出现.并且,熟识采访对象的情况,在采访中往往能博得采访对象的好感,从而拉近彼此距离,增加采访成功率.因此,积极充分的做好采访前的资料收集与其他采访准备工作,是一次成功采访的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重要的采访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现场感、真实感强,信息量大等鲜明的特点,主持人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善于倾听,缩小与采访对象的情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以使整个采访过程充满人文关怀,同时还需把握采访技巧,如凸显纪实理念、精心设置话题等。  相似文献   

14.
李娟 《文教资料》2011,(8):239-240
作者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图书采访过程中加强读者参与的重要性和表现形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加强读者参与,切实做好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摄像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所体现的基本素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善于观察事物,迅速捕捉瞬间;二是有较高的文艺修养,善于用镜头语言展示内涵;三是基本功扎实;四是后期节目制作到位。  相似文献   

16.
体验式隐性采访以其真实性、生动性等特点成为时下新闻采访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同时其现场的真实记录又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但因其没有法律地位,所以在选题、制作时都要运用好技巧,把握好尺度.本文在这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介的日益发展,新闻事件的复杂多样化,以及观众对电视新闻求真求实要求的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频频出镜采访.于是,一种新的主持人类型——记者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但是,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才能做好出镜采访的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党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困境,阐述了采访工作在建立信息系统、拓宽采访渠道、提高采访人员综合素质、筹集资金等方面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师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图书馆的采访工作面临着图书市场紊乱、图书价格大幅上扬、文献购置费严重不足等问题,对此应采了以整顿图书市场、推行全员采`访开拓采访渠道、实施网上采访等措施,以中文献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20.
崔永元道歉     
2005年,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一段言论,曾在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当时,崔永元对电视荧屏上的一些病态现象颇为不满。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恰好谈到这方面的话题,崔永元如鲠在喉,滔滔不绝地批判一通,并举例说:我们台一个主持人做谈话节目,采访一位艺术家,这个艺术家很投入,很忘情,主持人也在现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个主持人出来后却说‘这傻瓜今天真配合’。正是这段戏谑之语,让一些媒体生出了灵感,他们普遍认为,此人非朱军莫属。也是,朱军因主持《艺术人生》声誉鹊起,而《艺术人生》是一档访谈节目,访谈的对象也以艺术家居多,这种猜测似乎很合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