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江柳 《新闻世界》2010,(8):254-255
戴维·莫利是英国文化研究中将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本文通过追溯莫利的学术渊源,透过对其经典之作《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探究莫利在继承传统受众研究范式和综合多门类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开创受众研究新范式,阐明莫利的民族志受众研究给后来的媒介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受众研究领域经历了一次"民族志的转向",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议。在回顾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此轮范式之争的脉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爬梳与分析。对"编码一解码"模式的质疑、固有的学术政治规范以及媒介消费的全面兴起,促成了接受研究向媒介民族志的转向,带来了研究对象的语境化和政治立场的位移;面对多重挑战,"民族志转向"的倡导者们继续强调媒介民族志研究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生存的基础。受众研究是提升媒介生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媒介的受众研究基本上都是一种被动的、建立在对传播过程完成后受众的各种反应的测量和评估基础上的马后炮式研究,而对媒介传播之前的相关研究却付诸阙如。以电视媒介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的受众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各类媒介出于私利目的不断制造、贩卖容貌焦虑,营造出谈"容貌"必"焦虑"的拟态环境.为探究青年群体容貌焦虑的媒介感知及其现实影响力,基于个人信息处理基模的框架,经深度访谈发现,媒介通过营销层出不穷的容貌卖点,固化受众的审美,物化受众的身体,不断加深受众的容貌焦虑.经此形成的信息处理模式,极易引发受众参与狂欢,过度关注容貌...  相似文献   

5.
技术是推进当今世界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种新的传媒技术的出现可能打破媒介权力划分,改变媒介存在的形式,也改变了受众的角色。新的传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自上而下的媒介权力赋予与受众参与在传媒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有了新的诠释与意义,受众的进阶式的媒介参与大大增强了媒介信息和现实的融入感和一体化的感受。整个过程将"人"作为重要的基点,受众的能动性与选择性决定了媒介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6.
受众解读与媒介文本--文化研究派对受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考察“受众解读”与“媒介本”的关系,来考察化研究派对受众的研究,指出它是从一种新的、十分开阔的化观念出发,摒弃了仅囿于学经典及高雅化解读的传统研究方向,转而注重大众化及大众传媒的研究,把受众研究置于大众化与大众传媒研究的基础之上,其研究方法是定性的和民族志学的,这种研究方法与传统的主流研究方法的互补与互动是今后传播学受众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汤霞玲  汤劲 《今传媒》2012,(7):151-15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视频媒介已经成为高校内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以高校电视台、户外电子媒介、食堂视频等为代表的高校视频媒介逐渐成为高校信息传播的新高地。高校视频媒介的受众主体是全体在校学生,他们的需求成为了高校视频传媒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高校视频媒介进行受众调查研究,旨在从受众角度给高校视频媒介的建设提出建议,以助其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鹏 《当代传播》2013,(1):32-35
电视新受众研究是传播学受众质性研究中接受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志方法是其主要的研究工具.受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和“后现代及后结构主义转向”影响,民族志方法发生了“表征与合法化”的双重危机,并分别对电视新受众研究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和“真理观、客观性”等评价标准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产生了明显影响,本文拟从方法论角度对民族志方法的这两种危机起源、内涵及对电视新受众研究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有线电视网络的建立和普及,卫星频道的大量增加,是电视媒介迅猛发展的两大标志。印刷、广播媒介也呈现出一种相对过剩状态,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竞争局面。为了应付竞争,各媒体愈来愈重视受众调查和受众研究,西方受众研究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已经借鉴到我们的研究工作中来。   国外对受众的研究,集中在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上,不同的学派都力图揭示受众接受大众传播的规律,认识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不同的地方在于,有的研究以媒介为本位,认为传播者在传播中明显地居于主导地位;有的研究以受众为中心,认为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大…  相似文献   

10.
马燕 《东南传播》2014,(11):18-19
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交应用已经成为受众与媒介人物产生准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以准社会交往理论为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按照经典的"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传播效果层次研究模型,分析青年群体虚拟社交行为的传播效果。结果显示,受众对媒介人物有较高的价值认同,容易造成"晕轮效应",但准社会交往关系依然比较脆弱。对青年群体而言,只有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才能保障健康的准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1.
受众研究从"魔弹论"到后来多种多样的受众观并行,除了不停地在受众更有力还是媒介更有力的观点之间摇摆外,在技术层面上,也经历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几大媒介的产生与发展.互联网作为新媒介,参与性、开放性更强,而"新媒介的受众和使用者也越来越具有主动选择性、自我导向性,既是文本的生产者也是接收者".①在以往探究受众效果的时候,其所研究的信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信息都由媒介自身生产.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也可以由受众参与生产,造成媒介生产的信息与受众生产的信息一同传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常江 《编辑之友》2018,(3):70-76
文章对浸入式新闻及其引领的主流新闻编辑理念的转型过程做出全面的考察.通过文献梳理和深度访谈方法,厘清浸入式新闻的编辑理念的内涵,探讨其构建的新的编读关系,同时对这种编辑理念影响下的数字新闻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归纳.文章认为,浸入式新闻塑造了一种“类导演”的编辑角色,而如何对“新闻导演”的个体创作倾向进行抑制以维系新闻的公共属性,将是浸入式新闻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3):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方法,对知名华裔文化研究学者洪美恩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以国族身份在文化研究实践中扮演的角色为切入口,本文详细阐释了洪美恩对于后文化多元主义时代的文化理论与方法论发展的基本观点,挖掘其所呼吁的世界主义与多元文化民族志方法的价值意涵,并结合一手访谈资料探讨中国当代媒介与文化研究可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乔纳森·格雷教授深耕媒介与受众研究二十余年,尤其关注粉丝研究、电视受众研究等议题。乔纳森始终保持批判与反思的立场,另辟蹊径地关注到反粉丝、非粉丝以及对特定媒介产品抱有负面情感的受众,并指出受众研究在当下新媒介环境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此次访谈从乔纳森的研究历程开始,回顾粉丝研究的三波浪潮与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随后谈及他的新书《厌趣相投:媒介、受众和品味动态》对一类特殊受众——即明确表达“不喜欢”的受众的研究。最后,我们回到《复兴受众研究》,讨论广泛意义上的受众研究的发展,反思受众理论式微背后的问题,同时展望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当前媒介非使用研究中功能主义、后采纳行为和媒介抵抗等理论脉络的启示与不足,基于对微信朋友圈非使用者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提出了“去联接—非联接”的概念框架,以强调技术可供性和用户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媒介非使用的重要性。研究从技术可供条件、用户能动角度对去联接和非联接进行辨析,并从意义建构和媒介反思性等方面探讨用户如何能动性地实践和合理化媒介非使用。研究发现技术可供性塑造了去联接和非联接的基础和可能性,而个体通过多样的和情境性的媒介非使用发挥能动性,在不同的生命情境里通过媒介非使用具现对社交媒介参与的反思性。  相似文献   

16.
马燕 《传媒》2014,(23)
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交应用已成为受众与媒介人物产生准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准社会交往理论为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按照经典的"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传播效果层次研究模型,分析青年群体虚拟社交行为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受众研究的实践范式出发,以日常生活实践理论为基础研究托台维吾尔族村民的日常生活电视实践,以此探讨村民如何通过日常电视实践活动创造自己的意义空间。研究主要使用民族志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虚拟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微信信息流广告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并对微信信息流广告官网的广告案例进行了剖析,依据大数据原理、社交媒体属性、信息流广告特性,从传者、受众、媒介的角度对微信信息流广告类社交媒体广告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可从三个维度理解社交媒体广告: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操控、赋予受众参与广告的权力、构建了博弈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读哥伦比亚学派早期成员赫尔塔·赫佐格的广播受众研究,意在指出赫佐格在研究议题、方法和范式等方面对传播学的贡献:从研究议题看,赫佐格首次将中下层家庭妇女及女性叙事类型广播肥皂剧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看,赫佐格最先采用并发展了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从研究范式来看,赫佐格的研究不同于在同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客观经验主义范式,而是属于诠释经验主义范式,并带有社会批判的色彩。而以上特征均与后来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特征相契合。最后,文章从个人、学术共同体和社会背景三方面探讨了赫佐格在传播学史上近乎"失踪"的原因及相关的知识社会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受众视角出发,聚焦媒介平台对受众的剥削.研究发现:媒介平台受众剥削的基础是资本扩张形成的结构性霸权加剧了受众异化;媒介平台对受众剥削呈现出三重异化下三重剥削的新特点;媒介平台对受众剥削的布展逻辑是基于算法推荐机制下对受众进行的数据控制和驯化.当前,为使受众免受剥削,就必须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厘清数据权力边界,培养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