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他1983年出版的著作《智力的结构》一书中认为,就智力的本质来说,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来说,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7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1995年又将自然观察智力增加为第八种智力)。加德纳教授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把智力定义概括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后来又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力》发展了这一理论,概括出了如下人类八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智力。加德纳经过研究发现日前可以确证的智力有以下八种:  相似文献   

3.
幽默之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加德纳认为,人类拥有七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1998年,加德纳又增加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习潜能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在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研究》,全国有200多部中小学幼儿园参加这个课题的子课题研究。我们进行学习潜能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多元智能理论。一、多元智能的主要涵义1.关于智力的新定义经过多年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定义:“智力是在一或多种文化环境下受到重视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而且加德纳认为就智力的基本结构来说,智力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力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对传统智力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于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即智力结构是多元的。他这样描述并给出了智力的定义: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到目前为止,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结构中,总共有9种智力。  相似文献   

6.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智力的本质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即智力必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而非透过“将一个人放在一种非自然的学习环境中,让他做从未做过,而且将来可能不会再做的事情”的方式来判断。就智力的结构来说,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8种智力即语文智能、音乐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一运作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  相似文献   

7.
试论多元智力理论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含义及基本结构 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实验研究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就基本结构来说,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与传统智力理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8.
情绪智力的概念、结构和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沙洛维和梅耶、戈尔曼、巴昂等三项情绪智力概念;梅——沙4因素11种能力、巴昂5因素15种能力、戈尔曼4因素20种能力等三项情绪智力结构模型;以及MEIS、MSCEIT、EQ-i、EQ-i:YV、EIS等五项情绪智力量表。  相似文献   

9.
<正>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83年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之后,多元智力就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多元智力也是近年来教师们热衷于探讨的话题,本文即是从写作教学的角度对其作一管窥。加德纳教授认为,就智力的本质来说,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力论的基本内涵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公开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并描述性地给出了智力定义: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智力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一百多年来,研究们从生物的、社会的及认知不同视角,提出了各自的智力理论,试图揭示人类智力的本质和结构,并且期望找到一种测量智力的恰当方法,为解决人类自身认识问题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一、多元智力理论简介桑代克(1920)是最早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智力有抽象智力、具体智力和社会智力三种。抽象智力是有效地运用概念和符号的能力,具体智力是有效地处理各种具体事物和情景的能力,而社会智力则是“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管理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的能力”,1937年,桑代克和斯特恩开始测量社会智力。他们编制的测验称为乔治·华盛顿社会智力测验,测验主要测量:①个人对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问题的判断能力;②情绪判断能力(让被测者通过分析说话者言语中与情绪有关的词汇来判断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 传统的智力理论通常把智力定义为那些解决问题、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以及迅速有效地学习的能力。这种智力观强调的是数理逻辑或语言方面的能力。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重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智力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就智能的本质来说,智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以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能的结构来说,智能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  相似文献   

16.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者智能结构构成密切相关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结构:多元智力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认为的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7.
成功智力——智力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最初投身智力领域研究时采取的是信息加工的立场,但人的智力是复杂而多层面的,只从一个角度进行衡量与测评,难免会失之偏颇。于是1985年他向传统智力发出了挑战,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作为原来智力成分理论的扩充与修正。相隔十年之后,斯腾伯格又提出成功智力的理论。成功智力就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指导个体采取相应的行动,沿着目标方向努力,并获得成功。它是对现实生活真正起到影响的一种能力。换句话说,不能离开活动的成功来侈谈智力。成功智力与传统…  相似文献   

18.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智力的综合体;每个人身上都有七种相对独立的能力,它们在现实生活中以不同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社会文化和教育教学,对智力的发展具有直要作用。这一理论在端正学生观、转变教学观和建立新的评价观等方面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对智力进行了一个新的定义: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他也把智力分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想象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艺术美感智力。这种理论已经对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据此理论,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多元智力,指导学生从多方位探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方法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0.
强化能力培养,建立校内专业实习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要从重视“传授知识”转变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上来。要发展智力,就必须重视能力培养。改革传统的专业实习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是一种完全适宜的新模式,已通过实践,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