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12月29日,李鹏同志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来到《焦点访谈》节目组,他笑着说,我每天看《焦点访谈》,大家都爱看这个节目。临走时,李鹏同志写下这样几个字:“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其实,不光李鹏同志,朱镕基同志也爱看《焦点访谈》。他曾说,《焦点访谈》非常好,我天天看,不看是例外。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同志视察《焦点访谈》时送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确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作。在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其一、…  相似文献   

2.
7月18日,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以"当《焦点访谈》遇到微博"为题做了演讲。她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焦点访谈》成为一种现象,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说"我很久没看《焦点访谈》了"。她归纳了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类节目在当前媒介环境中锋芒不再的原因:第一,作为一档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焦点访谈》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也在一分一寸地开拓着舆论监督的空间,但开拓舆论监督空间的同时可能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我们不仅要面对黑暗的现象,还要背对着被触及到的利益集团",敬一丹感慨。  相似文献   

3.
业界观察     
《视听界》2004,(1)
《焦点访谈》焦点不再?http://www.sina.com.cn新浪>新浪传媒论坛作者:hyman99发表日期:2003-12-0813:11:54昨天闲着没事,看《焦点访谈》吧,我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晕菜了。这是《焦点访谈》吗,不是《艺术人生》改版了吧?难道我们的焦点没有了?《焦点访谈》也许有《焦点访谈》的难处,但既然办了,就要有始有终,要坚持到底,要不就别叫《焦点访谈》这个名字,对不起“用事实说话”这几个字。曾几何时  相似文献   

4.
牛人 《新闻导刊》2004,(2):51-51,44
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质量报告》和《共同关注》等栏目的节目。因为它们敢于伸张正义,敢于抨击假恶丑。敢于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中所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据说,它们“吼”过之后,“事主”所在的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都立即予以依法查处。  相似文献   

5.
试论电视黄金时间段的节目优化俞席文电视黄金时段是指一天内收视率高、节目效果好、影响大的固定的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已形成了两个黄金时段。第一黄金时段是19:00-20:00,节目有《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神州风采》;第...  相似文献   

6.
“四大名嘴”与《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值得关注的一天。当晚19点38分,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央视一套节目传出一段浑厚的男中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矗立在地平线上简洁的城市楼群,一只由红、绿、蓝构成的大眼睛标志从中升腾而起。《焦点访谈》诞生了。不久《焦点访谈》四大主持人是“四大名嘴”的说法开始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7.
实证性调查报道在电视舆论监督中的独特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访谈》从一开播,就以其直面社会现实,赢得了社会的喝彩,栏目本身也成为牵动中国高层领导与普通百姓的焦点,各大传媒纷纷聚焦《焦点访谈》,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一位报社的记者曾对《焦点访谈》的问世给报纸带来的压力进行评论时说:有许多报纸要花很多篇幅才能讲清楚的事情,为什么电视只需要主持人提几个问题,出几个画面就让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惊呼:作为一个以批评报道著称的节目,《焦点访谈》至今揭露报道的对象数以百计,有的被访谈揭露的对象甚至因此丢官解职,可是“为何没人告?”这与《焦点访谈》的实证性…  相似文献   

8.
陈栋  王丽明 《新闻窗》2006,(5):110-110
如今,除了央视一套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典型评论节目外,新闻频道也纷纷推出了《新闻会客厅》等评论节目,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四川电视台的《今晚10分》、湖北电视台的《沟通》等,都是一些颇具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相比于平面媒体,电视的新闻评论力度与其媒体地位难以匹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电视新闻界,《焦点访谈》是电视深度报道的一面旗帜,自1994年4月推出后就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长期以来收视率在央视节目中仅次于《新闻联播》。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焦点访谈》取得如此佳绩,实属难得。值得关注的是,《焦点访谈》在保持了相对收视高排名的同时,近年来的绝对收视率却有了较明显的下降。 《焦点访谈》的收视率为何下降,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不可忽视,如从栏目自身发展规律看,这个创办至今已7年的栏目无疑在经历着成熟的“考验”。《焦点访谈》的制片人梁建增对此深有体会:“一方面栏目做得长了,主题不可避免地有重复性,手法也容易重复。成熟是一个好事,也是一个坏事。成熟往往  相似文献   

10.
每次发表文章,我总是第一个打电话把喜讯告诉妻子,与她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因为我最清楚,这收获的背后,有妻子一半的功劳。 妻子是我文章的“第一读者”,也是“第一编辑”。写完一篇文章,我总是先给她看,让她提意见。她的意见没有阿谀奉承的成分,总是直率地指出缺点所在,提出修改意见,处处激发我的灵感。 我喜欢写一些政治工作热点、难点的文章,写这种文章一要有新的观点,二要有翔实的素材来证明观点。在女兵连当排长的妻子成了我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前年我针对“法轮功”问题写了《封建迷信在官兵中的思想反映及对策》,去…  相似文献   

11.
眼前的敬一丹太普通了,普通得她走进人群你便很难再发现她。齐肩短发,黑色圆领毛衣,一件浅蓝色短风衣,和千百万中国妇女一样的装束。只是当我看到她那双睿智、沉稳、机敏的眼睛时,才把她与中央电视台黄金节目《焦点访谈》主持人、“金话筒”奖得主联系在一起。 也许是《焦点访谈》太火爆的缘故,才使得更多  相似文献   

12.
学习《焦点访谈》加强电视评论樊玉媛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之所以为人瞩目,反响强烈,被一致叫好,我认为除了遵循电视新闻评论的客观准则,适应了广大观众的接受心理之外,在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开拓性的经验值得学习和探讨。研究他们的成功,对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央视一套每晚《新闻联播》之后,《焦点访谈》之前黄金时段的一条"速腾汽车"广告,存在严重的不良导向问题。这条速腾汽车广告,大意是年青丈夫去买了一辆看似高档的轿车回到家门口,手握着铁炒锅把手的年轻妻子,见到丈夫买了一辆似乎不是她想  相似文献   

14.
我读“焦点访谈”──兼论新闻评论的旗帜意识黄文渊从1996年初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天天收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认真研读,每天做笔记,写下心得。回味再三,深深感到“焦点访谈”确实是一档高格调、高品位,不能不看的好节目。这是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她给我...  相似文献   

15.
《社会传真》是目前我台第一套节目中唯一的新闻评述性栏目,也是较早实行制片人制度的栏目之一,是江西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从收视调查结果看,《社会传真》栏目收视率由原来的第三位,上升为全台新闻类节目排名第一,这说明老百姓还是很喜欢看这种栏目,也反映出《社会传真》栏目办得比较成功。新闻评论是新闻家族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且起的作用很重要。这几年,电视评论发展很快,从中央台的《焦点访谈》到我们的《社会传真》栏目,作为台里的重点栏目,从目前情况看,在如何办好评论性节目上,我们作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尝试。首先,《…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8日下午,《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女士,来到中国新闻学院与一些现在和未来的记者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问:您是如何看待《焦点访谈》这个栏目的?答:中央电视台成立新闻评论部以后,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旗帜性的声音。没有问题性、批评性、分析性的报道,就不可能树起自己的旗帜。观众喜欢《焦点访谈》是喜欢它的锐气。现在锐气有点下降了,比较沉稳。但与我在《经济半小时》一比,那个时候就像在报纸的二三版,到了《焦点访谈》以后,就感到经常处于头版位置,甚至头条位置。工作方式中,检拍、短兵相接的采访很多。在隐性…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了一篇敬一丹撰写的记叙拍摄《焦点访谈》一周年特别节目经过的文章。对敬一丹,这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观众是相当熟悉的。这不但是因为她每周几乎有好几天要在银屏上同大家见面,而且更因为她端庄大方的风度,平静的话语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电视机关上了,她的声音似乎仍在耳边索绕。她主持的《心心相印颂延安》、《燕赵面对洪水》等节目,在电视台评论部评奖中多次获奖,1996年1月被评为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之一,荣获金话筒奖。在银屏上,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电视摄像机追踪着的…  相似文献   

18.
略谈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刘刚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为代表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近年来异军突起,深受观众欢迎。目前,各地电视台争相开办此类节目已蔚然成风。我们南京电视台开办此类节目时间较早,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此类节目的开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中央电视台开辟了《焦点访谈》电视评论栏目,深受观众欢迎.它在全国范围内,反应之轰动程度、社会效果之显著程度,在电视新闻界是空前的.我认为就某种意义上说,中央台这些栏目(包括《东方时空》)已经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场风暴,必将振聋发聩,激浊扬清,推动电视新闻的改革浪潮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洁尘 《视听界》2007,(1):111-111
我基本上不看电视,集中看电视的一般是有大型比赛的时候,比如奥运会、世界杯什么的。电视台播的电视剧我也基本上不看.主要是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一集一集地每天等在电视机前,还得忍受没完没了的广告。去年.2006年,我比较完整地守着电视台的播放时间看的一部电视剧是出于私心.那是根据我的长篇小说(《酒红冰蓝》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我爱你再见》.由俞飞鸿和黄觉主演。播出的前两天晚上我都有事外出,前四集没有看到。就观感来说,也许我多少是偏爱了——我认为,(《我爱你再见》在当下国内的都市言情剧中,算是拍得不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