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马静  宋晴晴  刘思峰 《情报学报》2007,26(6):827-832
本文探索了基于OWL(Web Ontology Language,Web本体语言)的航空产品领域本体的初构、融合、映射与进化的综合方案,该方案以"航空产品的网上发现与跟踪系统"需求为目的,从实际应用角度设计与构建系统所需的领域知识本体.在本体构建过程中,融合了国外已开发的基于Loom的"军用飞行器本体"的方案;选择使用NASA叙词表,将广泛的航空产品类概念进行了本体映射;利用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对航空产品领域本体原型进行了可视化开发;从Web文档中自动抽取航空产品实例概念对已构建的本体进行进化,从而保证了该领域本体的完善和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2.
本体提供了一个知识复用与共享的模型。领域本体为不同专题库、知识库与应用系统之间的知识共享与数据互操作提供标准接口。根据领域本体构建的原则、方法,文中讨论了档案学领域本体的设计问题,重点介绍了档案学领域本体中类概念层次结构、类间关系、类属性、实例的设计过程与细节。文章最后简要说明了该本体的应用、测评、进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学科领域知识本体建设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面向学科领域,知识本体是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最本质的技术和方法。为此,提出一个领域知识本体构建的基本过程,包括本体需求分析、本体构建规划、本体信息获取、本体概念及关系确定、本体形式化编码、本体的评价、本体的进化和本体的表示,并对其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作进入概要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领域本体整合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已有本体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本体。根据原有本体的改变程度,领域本体整合可进一步分为浅层整合与深层整合。目前,在领域本体整合中存在概念分类体系问题、构建技术问题、本体进化问题和实用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用重构领域本体高层分类、构建基本类间关系本体以及语言分层转换等方法进行领域本体的整合。图1。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5.
学科领域本体的构建与进化*-以经济学领域本体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国内外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及本体进化的研究现状;介绍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为基础构建“经济学领域本体”初始版本的基本过程,阐述经济学领域本体进化的基本设想,以及具体进化过程及方法,包括获取进化实验数据集,抽取候选关键词,获得本体新概念,建立概念关联等。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的领域本体学习方法,结合形式概念分析(FCA)与关联规则挖掘从非结构化文本中获取情报学本体。该方法从文本集中通过种子-扩展机制的方法获取领域核心概念,构建文档概念格(文档×关键词矩阵),在此基础上通过形式概念分析方法来识别概念之间的等级关系,通过关联规则挖掘概念间的相关关系。最后,采用基于"黄金标准"的方法对本体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构建的本体可以达到较高的领域知识覆盖率,而且能够识别概念之间部分隐含的关系,从而验证该方法在领域本体的构建中实用且有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概念和语义层次的领域本体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域本体评价是本体论和语义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辑距离对领域本体中概念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计算的方法.此外,通过比较给定的领域本体和"黄金标准"之间在概念的实例的安排以及概念本身的等级安排上具有的相似性,可以在语义角度对二者做出相似性判断.本文利用一个已有的军用飞机领域的本体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进行比较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两个本体的概念集的相似性,也能较好地衡量本体之间的语义关系,从而实现对领域本体的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领域本体进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结合理论与技术应用对领域本体进化进行研究。对领域本体进化的概念做出界定,指出领域本体进化研究的三个层面以及领域本体进化的学科发展依据和理论依据。同时,对领域本体的进化方式、进化方法、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版本管理以及对本体学习、本体编辑、本体迁移管理、本体存储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已有的本体构建方法并不适合高速铁路领域的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本体的两大构建方法即本体工程和基于叙词表的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从高速铁路领域知识由多学科构成的实际情况入手,并在专家构建的<高速铁路范畴表和主题词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范畴表和主题词表的多专业领域本体构建方法.文章对此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以此方法为指导构建了高速铁路各专业本体并将其初步合并为一个统一的高速铁路领域本体.对本体构建工具的选择、专业本体构建原则和多专业本体合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动车组专业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专业本体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本体构建的协同推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领域本体,利用用户兴趣与领域本体中概念的映射关系,构建用户兴趣本体,发掘用户兴趣模式。研究用户兴趣本体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用户兴趣相似度进行垂直加权,通过时间新颖度进行水平加权,从而利用改进的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用户感兴趣的领域本体中的概念进行挖掘,实现面向内容的协同推荐。  相似文献   

11.
徐静  宋文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121-91
本体演化管理是本体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介绍本体演化管理的原因和流程。本体演化管理涉及本体演化需求、本体变化表示、变化传播、协作式本体编辑工作流、本体版本机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针对以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国外相关研究给予介绍,以期为本体演化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瑾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2):26-29
在介绍本体编辑工具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开发软件、编辑语言、关系表示形式、本体构建方式、功能设置等方面对当前6种较成熟较常用的本体编辑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各种工具的优势和缺陷,探讨Protégé2000对中文本体编辑的适用性,建议采用Protégé2000作为基本工具,认为开发中文本体编辑工具是当前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语义网格信息检索过程,实际上只是用户请求的某些概念描述与网格本体的匹配,无法做到真正的本体与本体之间的匹配。在充分研究现有网格本体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构造网格虚本体来形式化描述用户需求,即通过网格领域虚本体的构造为网格本体的匹配做铺垫,同时利用本体分层和图匹配来提高匹配的准确率, 并对其匹配模式和匹配算法都有相应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构建全局模式本体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本体集成的资源模型,分析了基于本体的全局模式信息集成方法及数字资源整合结构,为解决数字资源服务中的统一性、高效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柏嵩 《情报学报》2005,24(1):75-81
目前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事业提高技术、竞争、商务和策略智能的重要手段。但它们存在共同的不足:系统的动态参与性程度不够,表现为系统的知识只能被静态取用和系统的维护是封闭的。本文提出基于本体的开放知识管理方法OOKM(Ontology2basedOpenKnowledgeManagement),旨在构建一个三层结构的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开放性为核心,从三维———理解的共享型建立、知识的开放性集成和本体知识的(半)自动化构建,分多个层次系统化地研究了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开放性实现。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开放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然后讨论OOKM的关键技术,包括本体学习和本体演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义网的本体转换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董慧  赵霞 《情报学报》2006,25(1):36-42
在语义网络环境下,通常运用不同领域的本体来组织分散于各处的信息资源。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分散信息资源的定位和整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本体转换模型,主要从原理和方法论上对该模型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模型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了阐述,着重讨论了相似度匹配阶段算法的应用原理和语义转换阶段概念映射规则的多种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清晰表达知识内涵、促进本体语义共享为目的,以医学文献知识为研究案例,文章基于UMLS语义网络顶级本体语义关系构筑了领域本体属性关系,并通过医学文献知识本体的构建,阐述了依托顶级本体的语义关系构筑领域本体语义的方法,探讨了基于顶级本体语义的领域本体通用构建途径,实现了医学文献本体的语义关系系统化,为领域本体的建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知识管理中本体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贺赛龙  刘柏嵩 《情报学报》2004,23(4):469-475
领域知识和术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影响知识管理系统成功的关键。本体将在开放式知识管理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定义精确的共享术语 ,以提供某一特定领域可重用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并不是静态的 ,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化。领域的改变、自适应不同的任务、或概念模型的改变都要求本体的变更。本体演化的支持在本体的分布式开发和应用中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对知识管理中本体演化的原因和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然后讨论了本体演化管理的系统框架和应用实例 ,着重强调了本体标识和本体变化机制的定义 ,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