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民办学校产权激励机制与风险责任不对称的政策,所产生的负效应及危害性是巨大的.民办学校产权激励机制与风险责任相对称政策,是民办学校法治权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各地政府要营造出这样一个政策"小环境",在民办教育地方立法中制定旨在解决民办学校的举办权、合理回报与举办者责任以及退出机制等问题的政策规定条款.  相似文献   

2.
李俊霞 《四川教育》2015,(Z1):24-2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次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中"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目标。这一决定进一步表明了"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和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的主张。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伟大任务的现实背景下,民办教育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做到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是我们每一位民办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两周年时,根据在各地的调研,笔者曾明确指出.“政府理解与执行是民办教育法治关键,一定不能让政府对法的理解和执行反倒成了民办教育风险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1、强化法治观念.首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提高对发展民办教育的认识,强化民办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加强对<条例>的宣传和贯彻执行,强化依法办事.其次,对发展民办教育,不要搞姓社姓资争论,要把鼓励支持与引导管理结合起来,在鼓励支持中加强引导管理,在引导管理中体现鼓励支持.第三,要结合本地实际,调整民办学校的结构布局,要允许利用资本市场,按照产业运作模式组建地方民办教育产业集团,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要切实把民办教育作为知识产业来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今天,发展教育最稀缺的是制度资源。本文认为我国正出现五个阻碍民办教育发展的新倾向,即:体制性歧视被强化,民办教育遭遇“合法”的行政阻击;教育改革遭遇“权贵资本”拦截,体制改革成本增大;公、民对立情绪升温,竞争成本增大;民办学校模式“公办化”,民办学校竞争力有所降低;全面否认教育市场的现实存在,民办教育生长环境质量下降。我国的教育法治,特别是民办教育法治建设,如何真正坚持教育利益国家化,遵循“促进”之宗旨,彻底改变“观念歧视,体制排挤,政策打击,权力侵害,现实权利无‘法’保障”的制度安排严重缺位的现实状况,是民办教育迅猛大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近20年民办教育政策研究的主题进行阶段性分析,发现民办教育政策研究的"应然"部分包括基本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实然"部分包括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教育管理研究、教师研究、办学体制与机制研究等.在此基础上,未来的民办教育政策研究要反思"应然"问题,进一步廓清民办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找准"实然"问题,探寻解决现实问题和突破困境的实践路径与举措;推进"应然"与"实然"的归一,努力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民办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政策来看,在当前中国民办教育的转型期,优化政策环境是转型期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最期待所在。有关职能部门能够予以关注并切实采取措施来依法解决"合理回报"、严格规范"名校办民校"行为、科学制定"收费"与"招生"政策、依法明确"产权"政策、加快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等,中国民办教育才能顺利较快的度过转型期,中国民办教育真正健康发展的方向就会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8.
今年全国"两会",来自教育界特别是民办教育领域的代表委员强烈呼吁,应尽快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 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表述国家民办教育政策的法律性文件.有法可依,《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给了中国民办教育一个"合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民办教育"应重新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简称"一法一例")的颁行有力地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但"一法一例"对民办教育的界定在某些方面不很明晰,与有关规定相抵触,导致了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和分歧,影响了"一法一例"的正面促进作用.建议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民办教育,明确民办教育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我国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在多源流理论框架中,民办教育政策议题的问题源流是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尖锐矛盾以及民办教育规模扩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政策源流是政府官员、研究者以及民办教育举办者等提出的各种意见主张;政治源流是指党和国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科教兴国"以及"依法治教"等意识形态。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民办教育立法议案是触发机制。在触发机制的作用下,政策之窗打开,三源流汇合,促使民办教育政策议题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