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教育制度的缺陷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教育制度都存在着某种缺陷,教育制度的缺陷导致了教育秩序的僵化,阻碍了人的自由发展。教育制度缺陷的克服靠教育制度创新,而教育制度创新的路径是:政府主导的教育制度创新、学校自主的教育制度创新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材.教法》2016,(5):110-117
地理补救教学是指教师在发现学生有地理学习困难后,诊断其困难所在,并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地理教学活动,帮助其克服困难,达成各阶段地理教学目标。它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实现"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愿景,促进教育公平。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最直接的因素,而因情意困扰所造成的问题也往往会随认知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因此,认知诊断视角下高中地理补救教学侧重对学生地理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构的诊断与补救,它可划分为确定补救对象、诊断病灶、实施补救、评价补救效果四个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毕业大学生还贷状况不佳,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今年进入申贷两难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应采取减轻贫困大学生的还贷压力、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及违约贷款的事后补救机制等对策来弥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在公司制度中,有限责任制居于核心地位,公司法的许多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限责任制度决定的,但是,以有限责任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存在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它很容易被用于规避法律责任甚至欺诈,尤其是利用破产制度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此,应采取一些必要的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5.
补救教学是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力量参与和为改进低成就学生的学业表现而开展的公益性教育援助。补救教学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教学活动,在国外大致经历了萌芽兴起、发展完善和成熟扩展三个阶段。世界各国补救教学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补救对象不断扩展,补救内容愈益丰富,补救模式愈加多样,保障措施日趋完善。在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应借鉴国外补救教学理论成果,强化本土化理论研究,尝试构建中小学补救教学体系,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6.
任何教育制度都存在着某种缺陷,教育制度的缺陷导致了教育秩序的僵化,阻碍了人的自由发展,因此必须对教育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任何教育制度都存在着某种缺陷,教育制度的缺陷导致了教育秩序的僵化,阻碍了人的自由发展,因此必须对教育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补救教学是针对低学业成就学生开展的补偿性教育。21世纪以来,美国中小学补救教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危机应对期、挑战变化期以及后疫情时期三个阶段。目前,美国中小学补救教学的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补救对象不断扩展,补救模式日益丰富,评价机制逐渐优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对提升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以及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行政指导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干预失败双重缺陷的重要补救方法。但是,现实中的行政指导由于受到法律拘束程度不够,而产生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建立行政指导法律责任制度的机制,以此用来拘束行政指导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制度缺失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真正实现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消除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加强制度建设。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要依据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目标模式,合理构建民办高等教育建办准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制度的审视——制度伦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辰梅 《教育学报》2006,2(2):80-84
课堂管理制度虽是极为微观具体的教育制度,但其在现实教育生活中的实际影响却不容忽视。本文从制度伦理学的视角对中小学课堂管理制度进行审视,从制度形成过程,制度执行过程,制度执行之后的补救和对制度的超越等方面对其进行“善”的诘问和伦理反思。从而,为完善中小学课堂管理制度,使之能够回归教育的本意,实现教育原仞的美好目的提供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12.
科教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应高度重视科教扶贫的功能,认真实施"科教扶贫"战略,改革教育结构和体制,建立科技推广网络与机制,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建立科教扶贫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水平和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周航  申素平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6):25-31,79
“教育(法律)行为”概念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教育法的体系化与法典化、整合各类教育法上的行为,并弥补现有概念工具的不足。然而,学界对教育行为、教育法律行为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仍缺乏深入讨论。其一,教育行为概念的用法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其二,教育法律行为概念的界定系由传统法理学上的法律行为转变而来,过于简单,难以揭示各类教育行为的共同本质,难以承担建构教育法内在体系的功能,也难以彰显教育法的独特价值追求。为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法行为概念,应将教育行为界定为与教育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教育法律行为与教育事实行为。对于教育法律行为来说,“直接产生法律效果”是其法律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性)”则是其根本目标。因此,可以将教育法律行为界定为:教育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主体基于教育性目的所作出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Many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have been and continue to be based on a macro-social system understanding of communal roles, values, norms, interactions, perceptions, and realities. This practice neglects the unique impediments and social norms that exist within the myriad of micro-social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work draws attention to the disassociation of America's inner-city youth through an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and macro-social system beliefs that have prescribed a macro-social system remedy for micro-social system ailments.  相似文献   

15.
姜华 《教育发展研究》2012,(Z1):115-118
教育惩戒是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教育惩戒适用存在着放弃教育惩戒、把教育惩戒等同于道德谴责、把教育惩戒等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把教育惩戒等同于教育暴力等误区。规避教育惩戒的适用误区就是要进一步探索建立教育惩戒实施细则、加强教育惩戒监督、建立教育惩戒救济制度、优化教育惩戒环境、把教育惩戒与表扬教育接续起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和基本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可以弥补教育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本文从督导内容、方式、队伍建设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is essay will discuss the educational reforms in China since1978, explore the featur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diploma disease"and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ctions taken toremedy the dilemma. It concludes with the argument that the educational reforms in China have made contributions to controlling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system while also giving rise to some negative effects.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s remains open to time for testing.  相似文献   

18.
从口述史料的角度对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领导体制、制度实施、教学内容、学习成效的研究,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和填充普通人史料的匮乏,通过访谈例证折射客观的历史。同时给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以启示与借鉴:认识教育的长期性,强化政府的教育领导行为,真正贯彻农村教育的各项政策并建立完善的舆论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师视界中的建构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日前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要扭转“费时低效”的教学状况,大学英语教师首先须转变的是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在知识观、教师观、重视学习知识背景、强调互动与对话和创设真实情境走近网络技术等方面的阐述可为英语教师在进行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提供借鉴并增强信心。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语文教师的素质缺失突出地表现为: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的缺失、知识结构与人文视野的缺失、读写能力、专业功底的缺失、教育实验与研究意识的缺失和思维品质与鲜明个性的缺失等等,尽快弥补这些素质缺失,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