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作家叶辛在世纪之交连续创作了两个中篇小说《爱情世纪末》和《爱情跨世纪》,自称意在表现跨世纪一代青年全新的爱情观。然而,作家并未完全理解和把握“新新人类”们的性爱原则,将故事写成了似新实旧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传奇。尤其是《爱情世纪末》,塑造了一个新旧人类都无法读解的年轻女性聂虹的形象,这显然是有违作家初衷的。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诗人阿不都热依木.纳扎尔的《纳扎尔爱情诗集》自觉地按照悲剧的审美规律为世人谱写了一组凄美动人的爱情乐章。《诗集》中爱得热烈、爱得痴迷的恋人们在遭受种种阻挠后,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诗集》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从爱情的被毁灭中激起人们对爱情的珍惜、热爱和追求,以巨大的愤怒去憎恶和仇恨扼杀爱情的丑恶势力,从而为埋葬丑恶事物而斗争。  相似文献   

3.
谈《诗经》与《楚辞》爱情描写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论述《诗经》与《楚辞》爱情描写之异同:一是关于爱情婚姻观念的异同;二是对爱情婚姻心理描写方法的异同;三是《诗经》与《楚辞》描写爱情婚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异同。  相似文献   

4.
谢超韫 《文教资料》2011,(24):12-14
本文用比较的态度,阐述了《浣纱记》与《桃花扇》爱情模式的相关性、延续性,以及两者爱情模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6.
《伤逝》和《沉沦》同为“五四”时代表现青年知识分子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的重要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自传色彩,但由于鲁迅和郁达夫各自独特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伤逝》和《沉沦》在表现爱情这一共同主题的时候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鲁迅更多的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婚姻悲剧探索更为深广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在混沌初开的社会氛围中新觉醒的知识女性的命运和悲剧,表现出忧愤深广的时代忧患。而浪漫主义作家郁达夫则在《沉沦》中尽情宣泄灵与肉的冲突,即性的要求和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苦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色彩。《伤逝》和《沉沦))分别体现了鲁迅和郁达夫在不同角度和层面所进行的人生、人性开掘,均具有惊世骇俗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7.
王丽珍 《学语文》2011,(5):50-50
《诗》云:“山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在千古凄迷的《山鬼》情结中,伴随着人鬼交接的隐隐痛楚,留给我们的是一幕幕千古爱情绝唱的画面。令人伤怀掩卷太息的山鬼情结以其传统的爱情题材,写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爱情咏叹,绝妙之处正在于其行文理语的扑朔迷离吧!  相似文献   

8.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在爱情描写方面都蕴含和表现了时代精神和作者的进步思想。由于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封建社会的不断走向没落,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在对爱情的追求上一个比一个更为深刻、彻底,而结果却一个比一个更为凄惨。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类爱情是一个在情理对立和斗争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9.
古典爱情是中国古代大量文学作品建构起来的一种叙事模式,有自身固定的叙事套路和结局指向。但是余华以《古典爱情》为名的小说文本,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大众化经验中的古典爱情进行了双重颠覆和解构,并在解构中建构了其小说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10.
《舞姬》是森鸥外的处女作,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锋之作。《舞姬》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悲剧,造成丰太郎和爱丽丝的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东西方文化剧烈冲突的社会环境是造成《舞姬》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丰太郎自我解放的不彻底性是悲剧的直接原因。爱丽丝的缺乏独立软弱的性格成为《舞姬》爱情悲剧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蒲松的《聊斋志异》时常给我们透露有趣信息的,往往不是那些歌颂“爱情自由”的名篇,如《金陵女子》便是,我们知道王渔阳只给《聊斋》少数篇目加了批注,他偏偏就注意到了这短而不起眼的一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李富乐 《文教资料》2010,(19):28-30
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两部同时诞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伟大作品从思想到艺术都有不少因素可以进行比较研究。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是两部小说的共同主题,但是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正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父权制价值体系对婚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情种画廊”是古代小说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巨变 ,人们的爱情观念也在发生着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进步的变化。《西厢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连成》 ,作为古代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链条中间的三个小小的环节 ,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中国封建社会爱情观念、道德发展的轨迹 ,织成了一道“情种”未必都懂情的“情种画廊”。  相似文献   

14.
《雅歌》是《圣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希伯来爱情诗歌的典范。为表达男女主人公热烈、坚贞的爱情,文中用了比喻、顿呼和排偶等修辞格。这些修辞格交替、重复使用,使诗歌达到了完美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超现实的创作展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曲笔”向世人揭示着清初真实的生活场景。婚姻往往是爱情的归宿,人们常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聊斋志异》中并没有在爱情和婚姻之间画上必然的等号,《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没有脱离爱情而超然,在她们的生活中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聪慧娴静,也有令人阅之隐痛的奇悍。  相似文献   

16.
元稹在唐传奇《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是爱情悲剧的主角,其出身并非豪门大族,身份并非相国小姐,对爱情的表达坦诚、率直,无矫情做作,到了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中,崔莺莺已是相国千金,在与张生的情感历程中,对爱情的表露显得含蓄蕴藉,有许多口不应心的“假意儿”,但一旦爱情遭到变故,她又勇于保护己得的幸福,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拥有了自己的真爱。  相似文献   

17.
爱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字眼,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无数经典著作中竞相歌咏的对象。本文以《茶花女》为研究对象,从未来与爱情的角度解说茶花女的悲情故事。《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是一部世界经典。这是一部凝聚爱情的小说,以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生动细致地描写了一位外表和内心都像茶花一样纯洁美丽的巴黎风尘女子,为了自己不被命运认同的爱情而被抛弃的故事。其中主人公对于未来与爱情的抉择,决定了女主人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伤逝》与《微神》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虎 《天中学刊》2006,21(3):113-116
《伤逝》与《微神》分别是鲁迅和老舍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两位文学大师一生惟一所写的爱情题材的小说。不同的叙事策略、文本设置以及诗意写作体现出作家对文学、爱情与女性问题的微妙差异和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9.
王玉荣 《学周刊C版》2014,(8):231-231
最近所翻阅的书中.“爱情”成为一个无可避免的名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爱情潜伏于每个角落或是浅吟低唱,或是辗转别离。爱情之于女人,犹如缠绕蔓生的藤,生生将其束缚,而女人,却自甘且心安。  相似文献   

20.
《秋夜》由两大地点(后园与室内)和五大意象(后园的夜空、枣树、小粉红花,室内的小青虫、火)构成。后园和室内决不只是单纯的地点转换,分别象征鲁迅的情感世界和心灵深处,这是破译《秋夜》意象象征意义的一个关键。透过意象组成的关系,隐含着怕爱、要爱和对攻击者的反击等三种爱情心理。《野草》后面的散文诗分别承袭了这三种爱情心理。《秋夜》拉开了鲁、许之恋的序幕,是《野草》的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