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多产作家,鲁迅和马克·吐温可以被称之为中、美文学史上的两位幽默艺术大师。以幽默艺术为研究重点,选用了两位作家的几部代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论述了他们在幽默艺术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着手,研究分析了影响此风格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多产作家,鲁迅和马克·吐温可以被称之为中、美文学史上的两位幽默艺术大师。以幽默艺术为研究重点,选用了两位作家的几部代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论述了他们在幽默艺术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着手,研究分析了影响此风格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主要工具,而语言中的幽默,则可以说是语言中的一种艺术所在。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沉淀的俄语,在不断地发展中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幽默语言艺术风格。本文就笔者多年的研究经验,谈一谈俄语当中的幽默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4.
老舍小说执著地用幽默来表现严肃的悲剧。把。幽默语言与悲剧主题”结合起来。形成了老舍广为人知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但多数论者只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谈论这一风格。事实上。这一风格体现着老舍一种深厚、辽远的宗教情感。一种灵魂关怀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散文幽默语言的修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不仅是我国幽默理论的建设者,也是幽默艺术的实践者。林语堂先生的散文轻松幽默,引人入胜,与他善于修辞是密切相关的。在林语堂的散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精细、奇设、矛盾、降用、借用、比拟、夸张、比喻、回环等修辞方法,形成了轻松自然的幽默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小品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了短小精悍、幽默风趣、雅俗共赏、针砭时弊的语言风格。本文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探析喜剧小品《不差钱》的语言特点及其幽默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动什么别动感情》是一部根据同名电视剧本改编的小说,手法奇巧,风格独特。作者在作品中集多种艺术手法于一体,不仅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也风趣幽默,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幽默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8.
刘震云的小说创作之所以能够在当代大获成功,与小说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其独特的语言表现风格亦是关键因素之一。刘震云的小说在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及修辞文本的构建等方面,体现出朴素、幽默、繁丰的语言表现风格特点。而其语言表现风格的成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禀赋气质、思想性格和成长经历等是刘震云小说语言表现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地域文化和社会时代等是刘震云小说语言表现风格形成的客观原因。刘震云小说传承了延安时期文学的语言表现风格,成就并彰显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语言特色,对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动什么别动感情》是一部根据同名电视剧本改编的小说,手法奇巧,风格独特.作者在作品中集多种艺术手法于一体,不仅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也风趣幽默,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幽默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0.
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短句的运用、故事情节简单却一波三折、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然而长期以来,小小说却处于被忽视状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训练等现象严重。对于小小说教学的探索刻不容缓。在小小说文本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语言训练,立足于学生主体;语言训练,着力于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1.
李昉作为宋初"白体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典型的"白体诗"特点:诗人心态上,居事常简,闲适清静;诗歌形式上,多属对工巧、"吟玩性情"的唱和之作,并以五言、七言律诗为主;语言风格上,闲适散淡、平夷雅正。  相似文献   

12.
"海派清口"以智慧幽默的语言形式,紧贴时事、与时俱进表演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合作原则的视角考察了"海派清口"的语言幽默艺术,发现"海派清口"不仅利用违反合作原则的数量、质量、关系以及方式准则的策略达到幽默效果,而且在严格遵守数量和关系准则的情况下同样能制造幽默。  相似文献   

13.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从1946年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此部作品奠定了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坛甚至是世界文坛的杰出地位。整部作品以诙谐幽默的格调著称,尤其是语言的幽默艺术,对后世其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围城》语言的幽默艺术主要表现在语音上的幽默,修辞格造成的幽默以及成语活用造成的幽默等等。  相似文献   

14.
京味派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浓烈的平民化色彩,更在于其通过口语化的幽默语言来表现的一种雅致、含蓄、舒展、雍容的北京文化。作为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以其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通俗、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本文试图从京味派小说概述、老舍作品中的"京味"与幽默和小说中的"京味"与"京味"中的小说三个方面展开对京味派小说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气”是方东树诗歌批评最重要的审美范畴。方东树认为诗歌必须有“气”,有气才有生命,才能活;在诗歌章法上,方东树提出“气脉”之说,要求诗歌“气体高浑”,血脉灌输,又要曲折变化,往复顿挫;在诗歌风格上,方东树强调了“气势”,尚刚健之风,反对“气骨轻浮”。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最为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翻译本事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住——“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旨在以其英译的“黛玉葬花辞”为对象.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体现,为译者从事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界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简·奥斯丁以其作品中轻松诙谐的喜剧艺术、细致入微的讽刺风格而备受世人喜爱。《傲慢与偏见》作为简·奥斯丁讽刺艺术使用最完美、最富有幽默性语言的经典作品,以它为代表解读作者的作品风格。简·奥斯丁的作品作为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带给我们幽默的喜剧世界的同时,其中蕴涵的讽刺更值得我们现在乃至将来的人们深思,引人发醒、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8.
“幽默”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有两种:一为“再现幽默”,一为“再造幽默”。前者为儿童生活、生命中自然发生并流露出来的引人发笑的场景、情状、言行;后者为儿童文学作家通过夸张、对比、变形等艺术手法,对儿童生活场景、生命情态进行艺术加工,而产生的引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的文本效果。据此考察,台湾作家王淑芬的系列儿童小说《君伟上小学》可谓幽默儿童文学审美实践层面之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9.
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它不但向我们透露了老舍创作中所打下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的烙印,而且展示了老舍与西方写实派文学的诸多秘密。基于这种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我们便不难发现,老舍最终独辟蹊径,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20.
相声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喜剧性曲艺形式。它是一种“笑”的艺术,以幽默讽刺见长,以“笑”为武器夸张地反映生活;它又是一种“说”的艺术,以对口相声为多见,甲、乙两个演员一方为逗哏,另一方以捧哏,以一问一答的对话来与观众直接交流。文章主要探讨相声幽默言语的语用策略,从语言层面、认知层面、交际层面和修辞层面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相声幽默言语的语用策略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