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明 《图书馆学刊》2014,36(9):36-38
地方志是我国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源类型,同时也是图书馆重要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类型之一.从地方志解读及其功能,我国地方志的起源、发展、类型与开放获取途径,我国地方志文献资源的开放获取条件等方面,对我国地方志文献资源及其开放获取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其在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我们应从地方志的排序,地方志书名、责任者、版本的著录,内容提要的纂写等方面入手,找到编纂地方志目录更为科学、合理的体例.  相似文献   

3.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的规定,地方志是具有职务作品属性的版权客体,图书馆对地方志进行数字化复制、局域网传播、广域网传播以及增值性开发利用受到相关版权法规的约束。图书馆的版权管理策略包括:厘清图书馆涉及的版权法律关系、鉴别地方志和相关信息产品的可版权保护性、多途径开展授权活动、充分利用合同的版权管理功能、重视与加强版权管理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历史分期问题是现当代图书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探讨一种“国史”与“图书馆史”融合的历史分期。图书馆史分期与“国史”分期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依据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将现当代图书馆史划分为“六阶段”:11949—1956年,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创建与初步发展时期;21957—1965年,新中国图书馆事业曲折发展时期;31966—1976年,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破坏的非常时期;41977—1989年,我国图书馆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51990—1999年,图书馆向现代化转型时期;62000—2009年,图书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一分期的创新性在于吸纳了“国史”分期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同时又从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每一阶段图书馆的历史性进步作为图书馆史分期的依据。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5.
黄宗忠同志的“武汉大学图书馆系六十年——兼评文华图专和韦隶华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史上的作用”(《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第6期)一文,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如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道路,图书馆与政治的关系,中国图书馆与图书馆教育的特点、规律,韦隶华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史上的作用等,提出了新的看法,也介绍了不少资料,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史研究作了多方探讨,读后对我们有不少启发。但其中有些论点,我们有不同意见,特提出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界对图书馆史研究意义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社会和图书馆自身两个方面的价值。其中,社会价值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体现在文化方面,其他则为政治、经济等功能。至于对图书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解惑、探知未来和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志已被世界图书馆界广泛收藏。论文对充实图书馆地方志的收藏提出了许多方法,认为图书馆应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来促进地方志的收藏和整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记忆项目"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共建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全国17家图书馆和高校的相关院系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对25位图书馆界的老专家、以及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物进行口述史访问。此次培训班是在第一批资源共建开展过半的时机下举办的,旨在总结和交流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文章试图概括培训班的重点和精华内容,以使读者对此次培训班及这一专题的口述史资源建设工作进行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9.
目前,地方志编写工作正在全国绝大部分市县内大规模地展开。仅我省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县已经或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鸡西、虎林、嫩江、呼玛等市县写出初稿,这是建国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地方志编写活动。在配合地方志编写过程中,国家图书馆、省、市、地、县图书馆以及大专院校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通过一些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编写地方志同志们的体会,可以这样说,没有图书馆提供地方文献资料,没有图书馆的紧密配合,地方志的编写工作至少是不能顺利进行的。为了在地方志编写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使同志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图书馆史,总结并揭示中国图书馆发展的规律,可推进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对今后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历史学、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四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应当适时编纂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国图书馆通史;古代藏书史是中国图书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其纳入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范畴里来;根据中国历史的发展特点和图书馆史的内在演变规律,可将中国图书馆史划分为古代藏书(先秦至清中期)、近代图书馆(清末至民国)和现当代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三个阶段;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应该具有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同时也要着眼其与世界图书馆事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11.
中国藏书史研究已有百年的积淀,既取得了大量成就,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对一些概念和方法进行重审。文章首先揭示“藏书楼”与“图书馆”术语在近现代被双向建构的过程,理清了前者的指涉和层次。其次,反思藏书史、图书馆史既有研究的局限所在,提出应结合“公私”“政教”等传统政治史、文化史中的核心议题以及数字人文的方法,拓展研究视域和呈现方式。最终落脚于让书籍和藏书楼研究“鲜活”起来,借此认识中国文明传承的政治、文化底色及其价值和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全面调研世界各地图书馆、机构及个人对中国地方志的收藏状况,指出中国地方志的新、旧志已经被图书馆界广泛收藏.在收藏上,应该重视捐赠和加大经费投入;在整理上,宜先收藏后整理,尤其要重视专题性方志资料的整理.最后指出,图书馆界应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地方志的收藏整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80年代是我国出版科学理论研究蓬勃兴起与发展的时期,其中也包括出版史研究的成绩。由于开展编写地方志的工作,以及《出版工作》(《中国出版》前身)、《出版史料》《出版发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图书馆思想对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稌年 《晋图学刊》2003,(6):4-8,30
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从藏书楼全面转向近代图书馆的过程中,有一个吸纳、学习日本图书馆思想的阶段,它是中国图书馆近代史中常被忽略,但又是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中不可或缺的、比较重要的一环。文中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学习、模仿的几个阶段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1911至1956年的半个世纪岁月为时空,回顾了中国藏书家对地方志文献的重视,以及中国方志被日本搜买、掠夺和毁灭的痛史,被燕京大学图书馆高价收购诱引下,大量流向美国有关图书馆的史实。  相似文献   

16.
张垒 《图书馆学研究》2014,(5):15-18,55
图书馆学科史作为知识产品对图书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效用,边际效用规律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但一直为正值,并且随时间发展呈现波浪式的周期发展趋势。同时,边际效用变化的速度与消费者的知识水平、结构相关。边际效用的波段周期及峰值大小与图书馆学科史知识产品更新的快慢以及消费者接受知识快慢有关系。探究图书馆学科史的边际效用规律对图书馆学科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聚集社会资源开发地方文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虹 《图书馆杂志》2006,25(4):35-35
洪卜仁先生是原厦门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编审.在厦门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以及地方史的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誉为“厦门地方史的活字典”。洪卜仁先生认为,地方史的研究需要经验,更需要传承。2003年,我馆聘请洪卜仁先生为“厦门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顾问”,洪卜仁先生同意在资源共享、人员培训等方面与我馆合作,2004年11月。建立了“洪卜仁工作室”。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地方志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是重要载体之一,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是研究社会史、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因此,将地方志数字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史学研究是图书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探寻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内在逻辑和历史规律的价值。本文从历史观、研究方法、史料搜集与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和成果评价机制、研究成果传播等方面阐述我国图书馆史学研究需要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深化和拓展的九大研究领域:重视图书馆史学原理与图书馆史学史研究,开展图书馆学术语史、概念史、观念史综合研究,加大图书馆学制度史和图书馆社会史维度的研究,凸显具有图书馆学特色的阅读史研究,丰富人物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跟进图书馆技术史与数字资源建设服务史研究,提高图书馆史志编纂的质量,复兴我国古代图书馆史学研究与夯实当代图书馆史学研究,拓展地域和空间维度的图书馆史学研究。构建与国际接轨又彰显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编纂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图书馆史学研究成果,增强国际话语权,是我国图书馆史学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参考文献57。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在地方志的编纂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地方志的收藏与开发利用者,而且可能同时也是地方志的创作者,其中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应引起图书馆的重视并妥善解决,这既是保障权利人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图书馆自身权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