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竞技体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竞技体育的主旋律,成为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就要实现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2.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曹卫 《体育科学》2004,24(3):67-6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体育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就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实现“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走出侈谈"以人为本"的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人文观念的普及,同时在社会其他各界的影响下,体育界也频繁使用“以人为本”的提法。这种提法在许多场合有可能起到文过饰非的作用,似乎以前由于历史性的昏庸而没有“以人为本”,似乎现在提倡这样的新鲜理念后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泛泛侈谈,实为误区。体育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组织性很强的社会活动,目的在于以身体活动为手段来提高人类的生物和文化适应能力。因此,涉及体育的方方面面,都不能忽视它为人服务的作用,都要以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这是“以人为本”的依据。问题的关键:人是什么?换言之———对“以人为本”中的“人”…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现代教学论和体操学科的特点、体操的健身价值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在体操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文性”观念的理论依据,以及怎样在体操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文性”思想。  相似文献   

5.
"健康第一"与"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徐武 《体育与科学》2000,21(4):56-57
体育活动之于健康的重要性是世界性的普遍认识,现代体育“以人为本”观念形成的社会环境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教育改革思路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样验证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念产生的社会环境背景。“健康”是一个多意的开放概念体系,有各种不同的界定角度和界定层次。从“运动与健康”的主题来看,经常性地、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的益处,已广为人知。关注身心健康发展的现代体育观念是符合社会价值的普遍追求。  相似文献   

6.
1.“以人为本”的本质有些学者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利益为本;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在全人类的场合和语境下使用,认为它反映了人类最高的价值追求;有的学者甚至把“以人为本”解读为人本主义;有的学者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需要和人的潜能;还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那大学教育领域里“以人为本”的实质到底又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其内涵就是以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学生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特性和学生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2.人本主义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教育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以人为本”教育观出发,在深刻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人为本”教育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并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文奥运"的彰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新理念。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和灵魂。本文对“人文奥运”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实现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的对策。即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等。  相似文献   

9.
试论田径运动的"三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田径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和趣味性,即田径运动的“三重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对片面强调田径运动竞技属性的“物性”认识误区进行剖析,提出认识田径运动性质应该坚持“‘人’、‘物’并重”,“以人为本、三维审视;三性育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论"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郝勤 《体育科学》2007,27(2):3-7
回顾并分析北京奥组委提出“人文奥运”理念的过程与语境,并分析评价3种解读文本的语义和内涵,指出“人文奥运”理念的解读应回到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与话语体系,其实质,就是回到“以人为本”的奥运理念上来,并以此来指导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奥运”实践。  相似文献   

11.
"教体育"与"教人学体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真正把以人为本在教学中落实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训练中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行动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体育"是当我们问一位老师是教什么的时候通常得到的回答。当我们将"教体育"变为"教人学体育"时,观念就发生了变化,人变为了第一位的。从"教体育"到"教人学体育"就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种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2.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学校体育课堂要实行柔性管理,适应社会化发展的大趋势,做到以人为本,塑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调整与革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坚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使命的3个命题为: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竞技体育的价值;攀登竞技体育的顶峰。高校办队应当关注运动员“后竞技”发展;进行生源结构调整;实现教练员定位的转变。高校办队的着力点要抓住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为革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供的机遇;激发更多高等学校成为有繁荣我国竞技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体;创设育人为本的办队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加速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突破“体教结合”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思想精神资源论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董杰 《体育与科学》2005,26(2):33-34
本文从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的理念出发,提出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4项思想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归纳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针对体育课程改革与和谐校园构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它们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体育课程改革与和谐校园构建互动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彩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体育彩票进行文化营销既符合时代特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体育彩票文化营销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对体育彩票进行文化营销可采取公益文化营销模式、传统文化营销模式、体育文化营销模式、地方特色文化营销模式和娱乐文化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区体育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因此,在社区体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一切从具体出发,应加强社区体育管理中对老年群体的服务;提高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强调社区体育的区域性差异;正确引导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重视家庭体育的重要性;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营造社区体育的人文氛围,从而使人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高校早操活动开展的棘手现状,具体分析其客观制约因素,根据新生代学生特点,在十七大"以人为本"主旨思想的指引下,提出从多方面综合协调的"以生为本"的早操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解释多达46种,主要是从制度、体制、机制3个不同层面给以解释,并且,较多的解释因对制度、体制、机制涵义区分不清,造成对举国体制的不同理解。在分析体育制度、体育体制、体育机制的含义,以及3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举国体制发展"从追求效率到以人为本"以及"政府投资为主将形成举国体制的短板"的观点。举国体制发展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的途径主要有:(1)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需求;(2)全面发展运动员素质;(3)保障运动员权益;(4)立足运动员竞技能力可持续发展。举国体制发展的资金来源是以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以制度保障社会投资的利益预期,促进体育竞赛项目职业化,最终形成全民体育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