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闻界》2014,(15):56-59
微博谣言与传统谣言传播有着不同的个人建构。传统谣言是一种"知而信"的个人建构,是从"知道"到"相信"的建构过程,由血缘关系缔结的人际信任网络在谣言从扩散到采纳的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微博谣言呈现"信而知"的特点,是从"相信"到"知道"的建构过程,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和微博节点间"弱连带"的特征在微博谣言扩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微博谣言治理路径有三种,即让网民"不知道"、让网民"不相信"以及让网民"知而明"。同时,更需要认识到改善社会政治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是遏制微博谣言传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袁程远  温志强 《传媒》2016,(8):89-91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用户快速增加,而一系列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微博谣言的传播与扩散,不仅影响了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于微博谣言的相关研究极具必要性.本文论述了微博谣言信息变异的原因和各种呈现形式,同时与微博谣言的产生和治理有机结合,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方式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往研究多将微博谣言极化现象归因于新媒体的"微革命"技术,对技术背后的文化与社会因素较少触及。本文研究发现,"身国同构"的传统文化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微博谣言极化过程中的两大关键因素。微博谣言通过唤醒"身体损伤"的集体记忆,赋予传统的"身体政治"内涵,由此激起人们的深层共鸣是其最为简捷有力的极化方式。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独特的差序格局,不仅极具自我性,而且收放自如,使得微博谣言的空间扩散不是单纯地个人对个人,而是"圈子"对"圈子"。微博谣言的极化效应是技术、文化与社会因素耦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随着web2.0技术的纵深发展,微博作为高普及率的自媒体,逐渐扮演者"意见市场"的作用。由于微博的传播特性,谣言借助于这一平台裂变式传播信息,对社会舆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选取在新浪微博上传播广泛的"赵本山家藏20吨黄金"谣言为例,以个案研究、内容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谣言文本分析、谣言传播路径、辟谣传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尝试提出管控微博谣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应用,微博以其强大的开放性、简单的操作方式和较低的进入门槛等特点在我国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各种谣言借助微博传播也十分普遍.对此,本文以日本大地震为例分析了微博时代谣言泛滥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博时代谣言的控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民网最新盘点的2016年十大谣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的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的多种路径组合方式。研究提炼出了影响谣言传播热度的八项路径因子和谣言得以高热度传播的三条组合路径。研究发现,人们并非是完全盲目地相信谣言的,谣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实。而且,事件衍生类谣言容易在微博等弱链接渠道发酵、卫生安全类谣言容易在微信等强链接渠道扩散,权威机构或人士容易在微博等弱链接渠道开启卫生安全类谣言讨论的狂欢。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热"的不断升温,过去一年微博谣言滋生连连,微博独特的信息传播特点,使其成为了谣言泛滥的温床。本文紧跟时代热点,以2012年下半年120条微博谣言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博谣言的内容分类,并随机对各类谣言样本进行影响传播效果的指标分析。期望从探究影响微博谣言传播的关键指标中找到有效遏制谣言的方式,也为法律规范和管制微博谣言的传播提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杜黎 《青年记者》2013,(26):19-20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讲师、法学博士张效羽整理的"震后三小时微博上各方反应时间表",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6分钟后震区第一条个人微博发出,比最早报道地震的媒体——新华社还早两分钟。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影响有时超过了训练有素的传统媒体。但也因为微博传播迅速、易于转发等特点,它同时成了滋生谣言的温床。其即时性、碎片化、裂变传播、低门槛进入的特征更为谣言的快速、大范围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微博谣言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微博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谣言等虚假消息、不实言论。针对微博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深层挖掘微博中的隐含信息,提出符号特征、链接特征、关键词分布特征和时间差等新特征,将微博谣言识别形式化为分类问题,综合新提取的特征与微博文本特征、用户特征和传播特征构建多个特征模板,利用SVM分类学习方法对微博进行分类,识别结果可有效辅助人们更好、更快地识别谣言。实验结果表明,在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新提出的特征能有效提高微博谣言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微博谣言与交往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可以理解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但它也成为谣言的集散地。微博谣言具有频发性、"光速传播"、文本性及可编辑性和知识性等特征。目前对微博谣言的成因分析聚焦于个体心理或中观组织层面,忽视宏观社会性原因即中国的社会转型。微博谣言不能自动净化,要减少微博谣言,一方面政府应该赋予微博平台更多言论空间,另一方面微博用户应该相互质疑言辞内容的真实或合理性,任何人的言辞行动均是可否证、可批判的。  相似文献   

11.
微博谣言传播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博的发展,国内通过微博发布的谣言日益增多.写作此文时,笔者输入"微博谣言"两词,百度返回网页9,940,000万个,Google有11,000,000个查询结果.谣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微博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两者的结合,成为互联网发展新时期影响力极大的"病毒".  相似文献   

12.
张馨 《青年记者》2012,(23):57-58
微博凭借其信息发布的即时性、传播速度快、无需审核、低门槛等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之一.这个虚拟的广阔空间也给各种谣言的滋生和广泛传播提供了便利.不论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微博上总是充斥着各种谣言,真假难辨,混淆公众视听,干扰了社会的稳定.微博谣言的出现及广泛传播,存在着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传播学中关于谣言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常态话题。在当下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谣言的散布和传播也开始转移阵地,微博成为重灾区,被人冠以"谣言制造机"的尴尬名称。本文将以微博谣言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考察微博中谣言散播主体的特征、利于散播的原因,以及整顿微博谣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16日,被视为我国实施微博实名制的节点。通过对2011年,2012年上半年微博谣言调查横向比较,可发现实名制虽有效遏制微博谣言的传播,但未能有效遏制微博谣言的出现。相反,基于微博和谣言对权力解构的特点,"实名制"有增加微博谣言传播风险的倾向。对此,可从增强微博用户法律意识、厘清微博用户的法律责任、分层明确微博用户身份三方面入手化解。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发布的门槛低、扩散快、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极受易到影响。建议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加强网络监管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齐抓共管,阻断谣言在高校的传播,构筑大学生抵御网络谣言危害的屏障。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传播及应对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青云  刘晨 《东南传播》2012,(10):35-36
"自媒体"时代下,微博一方面成为普通大众表达个性和自我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极易成为谣言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如何应对微博谣言是网络信息管理者和媒体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深入分析"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谣言的应对机制,以加强政府对微博谣言的治理与防范,推动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前卫 《今传媒》2014,(12):16-17
移动互联时代,微信与微博成为最常用的两大社交应用和信息获取平台,但在微信和微博中谣言传播泛滥,污染传播生态,影响正常信息获取与社会交往。本文从平台属性、用户关系、信息内容、平台开放度、信息甄别机制五个方面,比较了微信与微博的信息传播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谣言的内容、谣言传播效果、辟谣机制三个方面比较微信和微博中的谣言传播。  相似文献   

18.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信息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其控制对象的五个环节下手:信源控制、信息内容控制、环境控制、传播过程控制、传播效果控制。针对微博低准入、无把关和低犯罪成本的三大特点,遏制微博谣言的传播应从信源、信息内容和传播过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微博谣言传播进行控制,最根本在于对微博用户素养的整体提升。由于微博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更是信息的生产者,因而一个高素质、可信的微博用户群可以从根本上打击和杜绝微博谣言的传播。其次,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应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加强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话题微博谣言的依附性和反复性根植于一种由信任危机导致的集体道德恐慌下,用户运用相同的集体记忆框架,对所接收到的关于转基因话题信息的一种处理方式;谣言的表现形式和叙事策略直接影响谣言扩散,传播路径梳理和讨论的检视表明回声室效应的存在,对微博谣言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分析发现,微博谣言呈现出7个相对清晰的主题,微博谣言普遍存在鼓动式叙事特征,谣言利用受众对社会的关怀,突出信息的急迫性并加以道德绑架从而促进受众转发谣言.在微博谣言情感传播特征层面,单一情绪归类与多维情绪分析结果均表明,微博谣言传播以消极情绪为主导.微博谣言与评论的文本情绪感染效应基本得到验证,即受众情绪会显著受到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