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高校实施阳光体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对山东高校实施"阳光体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影响高校实施阳光体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高校开展"阳光体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阳光体育"在高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加强"阳光体育"在高校体育和增强我国国民体质的作用入手,对现阶段开展"阳光体育"遇到的阻力和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阳光体育"在高校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促进"阳光体育"在高校有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广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利用情况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85%的广西高校已经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的学生测试成绩达到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也接近目标要求。但存在项目开展不均衡,场地器材不足、学生兴趣不浓、领导重视不够、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等现象,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兴趣较浓厚;部分高校课内外都积极开展了多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课题组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利用于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以利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打造特色的地域性阳光体育运动,以期为长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拓宽思路,为政府部门和高校制定与完善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阳光体育的开展,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完善学生体育技能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维度,对阻滞与大学生体质下滑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根据高校阳光体育实施的实践,在适合性和学习非冲突性原则的指导下,其开展的最佳时段主要为两类:日常时段,如工作日的午饭前与每日早晨的时段,与周末的全天性时段,有效地弥补了高校体育课堂对大学生体育训练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高校普适性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方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校普适性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方案以其普适、人本、有效、低成本和易于开展的特点适合在高校中推广与普及;实施高校普适性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方案,有利于高校形成每年定期开展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传统;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校普适性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方案的缺陷是开展活动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以及难以动员没有体育课的高年级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6.
“中央七号文件”的出台对解决当前高校体育的若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体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有力进行,也为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创新体育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努力打造“健康校园”,为广大高职学生,创建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开创高校体育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了解构建新型高校体育资源的要求,以及对现有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全面分析全民健身科学化、合理化地开展条件,要求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会,为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进程服务,提出构建体育资源市场化组织管理机构,发展高校与社区合作,建立产业型高校体育资源发展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全面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和结合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课外体育俱乐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为“阳光体育”在高校更顺利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阳光——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研究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特点和缺点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阳光体育"新精神,结合快乐体育教学的思想,对"阳光——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作了分析和阐述,同时指出,只有快乐体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体育。  相似文献   

10.
夏琼华 《体育师友》2011,34(4):51-5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广东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探讨,研究存在的问题,找出阻碍“阳光体育”开展的症结所在。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的开展,必须要大刀阔斧地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与“阳光体育”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使广东高校达到“阳光体育”要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相似文献   

11.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之下,阳光体育在我国各大高校之中深入的开展并实施,它是我们党和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探讨阳光体育对高校体育的影响,研究如何更好地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当前加强大学生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用毛泽东体育思想理论做指导,说明高校要切实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必须要从9个方面入手开展具体的计划。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力实施,为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稳步推进,为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民族民间体育人力、内容、设施资源等方面,对湘西州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湘西州农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学校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湘西州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欠佳;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为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婷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39-140
阳光体育运动即指以体育教育为基础,以鼓励高校学生走进户外大自然为体育锻炼形式,发动全社会建立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之中。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改变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滞后局面,并且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健身工程。文章以简述阳光体育运动和阳光体育教学的概念出发,通过研究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引出现行现状,借此得出落实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当然,开展高校阳光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质需要长期坚持。由此可见,落实高校阳光体育教学不仅对体育事业本身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还会对整个社会乃至民族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炜 《体育世界》2009,(3):101-102
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教学关系,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对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入手,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使终身体育思想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补充,丰富高校体育教学,使学生终身收益。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部分高校阳光体育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部分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部分高校在阳光体育活动中都能结合自身特点开设适合本校的自主选课的上课模式,开展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协会活动和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但仍然存在体育教师工作量负担过重、专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建议福建省高校要加强阳光体育工作宣传;讲究体育活动小型多样,深入到学校每个角落;培养并形成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为核心的多级体育骨干队伍;重视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加大对体育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人文奥运”理念的认识,对“素质教育”命题和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关于体育课程内容和拓展和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内容的解读,以及对“终身体育”的理解,阐明了高校开展体育欣赏课的必要性。并从不同方面阐述了高校开展体育欣赏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同步推行阳光体育及终身体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使得高校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将终身体育理念牢记于心.本文首先分析了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涵义,然后对阳光体育和终身体育相互交融、共同促进进行探讨,最后对影响阳光体育和终身体育对接的因素及实现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对接的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赵双云 《精武》2013,(18):79-80
高校体育课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白AL2007年4月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做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尝试各种运动项目,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可以使自己爱上体育运动。最终确立起终生锻炼的意识。所以,在高校中推广阳光体育文化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它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实际数据,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从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勇 《体育师友》2012,35(5):74-76
目前,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良好社会适应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工作重点和最终目标。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还停留在传统模式的相对封闭状况下,不能充分地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能充分地挖掘有助于高校体育培养目标实现的多种资源,尤其是社会体育资源。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就高校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现状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客观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调研,为高校如何利用社会体育资源开展体育休闲活动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