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祝平 《精武》2012,(12):82-83
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人在学生时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阐述了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国家发展的关系,并就如何促进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提出建议。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培育健康体育生活方式能够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现代文明病,促进人类的健康。今天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学生,将走21世纪我国轻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200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有所下降,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城市肥胖儿童明显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另外.我国学生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弱点,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这些问题如何并决将直接影响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胜利。这种形势迫切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重视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培养策略是:学生健康观念的树立是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前提;以运动参与为突破口,促进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积极创造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国家对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健康生活教育方面较为关注,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条例。但对学生的生存教育与训练方面,相对做得少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存有遗憾。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这是很必要、很正确的,但这基本上是针对学生出现伤害事故后怎么进行处置而制定的。学校老师以“不出事”为标准,因此,学校老师下课不准学生走出课室或不准活动。运动场上的单杠、双杠、肋木、爬竿都收起来了,技能技巧的训练少了,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知识教育与技能的训练了。针对这些情况,我校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3.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给体育课改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2002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能部分指标呈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继续出现下降。二是反映心肺功能指标的学生肺活量有所下降。三是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四是学生近视率为53.44%。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运动不足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学生运动不足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有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解偏差和实施不当造成的。由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素质呈下降趋势,"阳光体育运动"是试图改变这一状况的有力举措。我们应该采取诸如营造舆论氛围、加大体育教育投入、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开展课外体育运动等各项措施,以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水平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等问题令人担忧。因此,国家推行阳光体育活动,而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实施大课间体育运动是减少受应试教育和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使我国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改变我国青少年在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达到标准,同时使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恢复正常水平以及近视率减少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李杰 《体育世界》2009,(11):53-54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仅靠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2007年4月23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活动在北京举行。各地高校纷纷采取行动,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从而促进了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体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使高校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增进终身体育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张祝平 《精武》2011,(5):61-62
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章和书籍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在研究结果中首先对拓展训练的起源和内涵进行了阐述与界定,并结合目前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拓展训练对于学生增强体能,提高生存生活技能,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集体精神,提高身心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陶冶情操,养成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关注拓展训练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2002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体育素质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如果再不找出引起这些现状的根源,找不出具体的有效的应对办法,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将继续恶化,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我国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成果”累累,许多教育理念如: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三维健康观、以人为本等无疑给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具有继往开来的划时代意义。但可悲的是,我们也看到了:体育教学第一线的课堂教学田园几乎荒芜,没有验收机构及其标准,大多教师“放羊”上课,体育教学的虚无现象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9.
舒静亚 《精武》2013,(17):9-9,11
伴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普及,小学体育成为了素质化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结合《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以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为教学内容,倡导趣味化,专业化、效率化的对力素质训练,以符合"健康第一"的小学体育指导思想本文通过研究一所寄宿制的民办学校,其分析小学生耐力素质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成因,提出相对的有效策略以及效果,实现小学生对力素质的综合提升,从而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短跑训练是高中体育田径项目中的一个基本项目,训练的是学生的爆发力与反应能力,对学生的四肢发育、心肺功能等有着良好的优化作用。在新课改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心理品质优化的双重作用。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教育部提出了阳光体育、健康第一等多种新理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也要积极优化短跑训练活动与组织形式。本文将从根据学生身体强度来设计短跑训练任务、丰富短跑训练活动的组织形式、以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的短跑训练自信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有效的短跑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已经无庸质疑,这也正和"国民体质检测显示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下降"文章中的结果相一致,该文提到青少年力量素质连续10年(1995-2005)下降,耐力素质连续20年下降。身体素质的下降,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进入大学后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进而影响到毕业时候的就业。文章针对此现象,结合我校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生源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座谈、调查等形式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体育高考设置的体育项目各省份存在一定的差异,考核项目不能全面展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考核项目重复等现象。文章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这种不合理的体育高考项目设置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后续发展存在心理、学习和就业方面以及学生全面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栋 《精武》2012,(28):53-53,72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随着"阳光体育"的广泛深入,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学生终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体能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仅就"阳光体育"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学,作以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学校体育生命安全的视角,从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出发,论述了学校体育对生命存在、生命安全、生命维护、生命发展的"源本性、应急性、生活化、健康性"诉求;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需要在体育教育思想理念、组织管理机制、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契合的措施,阐明学生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考验下,学校生命安全与生存发展必须作为学生首要素质的基本体育活动能力发展,构建置身生存全部,面向生活细节,体验健康人生的生活化、情境化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政府部门为改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推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而发出的伟大号召,是推动学校体育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建立生存于自然中的体育的生态环境。通过分析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生态因素,认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阳光体育运动生态意识、优化主体生态位以及构建合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阳光体育理念的提出,是国家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标志之一。阳光体育和拓展训练的理念结合,有利于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和创新意识培养.与学生积极的沟通,创新性的进行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育成功的关键、阳光体育和拓展训练良好的结合,对于学校体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玉宁 《精武》2012,(10):67-67,69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针对青少年学生体质水平不断下降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从教育的本质入手,分析"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导向,希望能够唤醒广大体育工作者真正从实质上把握"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颜永涛 《体育世界》2011,(8):109-109
阳光体育理念的提出,是国家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标志之一。阳光体育和拓展训练的理念结合,有利于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和创新意识培养。与学生积极的沟通,创新性的进行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育成功的关键。阳光体育和拓展训练良好的结合,对于学校体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性举措。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会对学生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产生重要意义。本文从全民健身的视角分析了全民健身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关系,并对新疆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实施的现状令人担忧,领导重视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因素影响了新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进程和长远发展,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重视完善机制、加强经费投入、增加场地器材、造校园氛围、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等建议。为新形势下新疆高校体育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拓展训练在中小学阳光体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阳光体育理论的提出,是国家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标志之一.阳光体育和拓展训练的理念结合,有利于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创新性地进行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育成功的关键.阳光体育和拓展训练良好的结合,对于学校体育改革起了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立新 《体育教学》2011,31(4):76-76
为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少年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和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