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的状况,并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而提出预防甚至避免运动损伤的对策。方法:采取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网球运动损伤进行研究。结果:大学生网球运动爱好者存在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引起的运动损伤有诸多原因。建议:针对大学生网球爱好者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避免或减轻运动损伤的建议,以期达到指导大学生网球运动爱好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网球,减少损伤,促进健康和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云 《灌篮》2021,(2):31-31
随着我们国内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体育这项活动越来越被各个高职院校所重视,排球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修课。在开展排球运动过程中因为学生所学习专业的知识不准确,很容易在排球运动的过程中受伤。本文从排球运动过程中的相关概念,高职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高职排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高职院校排球运动中出现损伤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焦峪平 《精武》2012,(8):8-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网球运动得到了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网球运动。很多练习者缺少网球教练员的指导,缺乏预防运动损伤知识和意识,因此,网球运动损伤也象其他运动项目一样不可避免,本文主要对网球运动中下肢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探讨其损伤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网球运动损伤中,膝关节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各种体育运动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运动损伤现象。运动损伤给群众的健身运动、竞技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及体育院校学生的训练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网球运动有关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的方面进行研究,以避免在网球运动中各类膝关节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组建大学生网球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型的运动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喜爱,但由于受场地设施、课程设置、专业教师数量等方面影响,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学习网球积极性和兴趣。而高校组建大学生网球俱乐部能有效将网球课教学与课外网球活动有机结合,为广大师生参与网球活动提供了条件,满足了大学生学习网球技术、提高网球技能的需求,为网球运动在高校顺利开展和普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马新文  杜明杰 《体育博览》2011,(7X):193-194
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和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网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所学校网球专项班学生损伤主要部位是肩、肘等,网球运动的损伤类型主要是肌肉拉伤等,引起网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力量因素等。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加强运动伤害防治的教育。大学生应对运动伤害的危害、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具备基本的常识。提高大学生预防运动伤害的意识,对有效减少运动伤害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操课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体操专业技术难度较大,专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导致各种运动损伤,学生对体操课的教学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阐述、分析体操课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为减少体操课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体操课正常教学的顺利完成和体操运动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武汉市高等院校的网球运动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在武汉市高等院校网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学生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前景持乐观态度、高校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较好的网球设施等好的方面,但同时存在着网球场地严重不足、师资缺乏、网球课程开设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球是一项非常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很多高校开设了网球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对网球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网球课程中来成为了高校网球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对此,笔者从高校当前的网球教学现状出发,为提高学生网球兴趣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体育教育事业中,高校体育活动趋于多样化、社会化,在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若是对此不够重视,预防不得力,应对措施不及时有效,将会挫伤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文章主要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和阐述了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办法,以期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再受到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旨在研究并探讨网球运动传感系统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通过收集与分析运动传感系统的数据,将深入了解学生在网球技术方面的表现,并探讨该系统对于学生技术提升的影响。同时,将重点关注传感技术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传感系统在教练员指导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高校网球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在网球运动中的个人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从事网球运动的学生运动损伤的特征、部位、种类,以及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多以关节扭伤为主,集中在人体的腕、肘、肩及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和局部负担过重,同时提出了预防网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凤 《拳击与格斗》2020,(4):107-107
随着足球改革方案的提出,中国的足球产业在未来将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在加大中小学足球课程发展力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大学对足球运动的重视度,学习足球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学习足球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极易产生运动损伤,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突发的运动损伤频频发生,运动损伤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运动的人都有过或轻或重的运动损伤经历。淮北师范大学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极易出现的运动损伤主要包括扭伤、挫伤、擦伤、拉伤、撕裂、脱位、骨折、劳损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多元化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走入高校学生的视野,网球作为一项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不仅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更能在运动过程中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为了顺应学生对网球运动的热情,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网球专项体育课程,但随着课程的开设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球技巧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因...  相似文献   

15.
杜宾 《体育风尚》2021,(5):106-108
网球运动有助于塑造出健全的体格与人格,同时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价值观,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日常学习生活习惯具有导向的作用。基于这些优点网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但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这类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二外”网球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反馈结果,分析“二外”网球运动的实际情况。希望可以对其他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开展网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网球运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参与网球选修课及业余训练的大学生人数是越来越多,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网球运动技术性较强,入门较难,经过一个阶段学习后练习者普遍感觉提高太难,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该现状,本文对高校网球教学、训练实践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网球运动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球运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参与学生人数是越来越多。但受场地设施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基础差、课时数少等方面的影响,制约着网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提出采取提高大学生对网球运动认识、加快网球场地建设、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措施来培养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为网球运动在高校顺利开展和普及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种网球赛事的广泛开展,网球运动逐渐被我国群众所熟知,很多高校还专门开设了网球课程。但是,受网球场地、专业技术等限制,网球运动的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实践表明,通过短式网球教学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些问题。如何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推动短式网球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当代高校网球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福建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福建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高校师生普遍喜爱网球运动,很多师生渴望加入到网球运动当中,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网球场地、师资严重缺乏,使这项运动没有办法在高校普及。结合当前网球运动发展的动态,针对高校网球运动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球运动已成为大学生爱好的运动项目之一,参加网球俱乐部学习的大学生已经占有相当比例,研究和分析俱乐部参加情况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能吸引高校更多网球爱好者参加学习与锻炼,进而深入地开展网球运动,不断提高网球运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沈阳体育学院网球俱乐部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在俱乐部中出现“渐退”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高校网球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