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8,(5):1-2
文章试图从教学设计的几大核心要素入手探究体育核心素养在今后教学设计中的融入路径,其创新点是突出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把握,突出育心功能在体育课中的地位,为今后指引课堂体育教学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探索,让体育课成为身体、心理、品德培养的重要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2.
邱世海 《体育世界》2010,(12):37-38
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时目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旨在探讨高效体育教师如何开展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高校体育教师通过加强自己师德建设,加强教研投入,提高业务素质。重视以人为本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加大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更好的体现高校体育课的课堂价值。  相似文献   

3.
谢剑锋 《当代体育科技》2020,(9):139-139,141
小学体育教育阶段,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进行的运动锻炼要融入趣味性。本文通过利用文献资料对小学生在进行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总结出趣味性教学给小学课堂带来的各种有意义的内容。在体育课教学中对于趣味性教学所要遵循的原则性问题入手,找出适合于在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所进行的措施,为我国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趣味性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堂社会的由来及其组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体育课堂社会”的由来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课堂社会是输入了负熵流后形成的一个高级的有序的体育课。体育课堂社会与运用社会学进行体育教学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体育课的一种宏观改变,后者只导致与传统的体育课产生一些偏差。体育课堂社会的组合功能是宏观上对体育课组织法功能的观念转变,是将原体育课的组织法功能有意识地向多功能的方向演化,使之形成立体的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5.
84年天津市优秀体育课评选活动总结中指出:“体育课教学的容量潜力是很大的,也是完全可能做到的,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王占春同志曾讲过:“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以合理地加大课堂教材的容量,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为准则。”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在体育教学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逐步向体育教学科学化方面发展。但在体育教学研究中作定量分析的还很少,仅限于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强度及运动负荷等。为了使体育教学逐步达到科学化,并对课堂组织教法、教材搭配及课的教学质量等方面作定量分析,以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我们对体育课课堂容量和宽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学校体育课已经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课堂的应用不仅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而且提高了体育课堂效率,为广大体育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可以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面前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7.
池华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4):52-53,56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论述了体育反馈的概念和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分析了体育教学反馈调节的策略,探讨了反馈在体育课前、体育课过程中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运用,为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8.
叶国准  周洁 《体育师友》2011,34(6):15-16
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课堂常规等细节问题的认真观察,发现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体育课堂细节,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排除安全隐患。研究结果表明: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常规,教师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管理体育课堂,注重体育教学中的课堂细节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两次规模较大的体育教研活动中的配乐体育课的有关资料,提出应加强对配乐体育课教材、教法的研究,并认为配乐体育教学是一种新的教法手段,对配乐体育课给予肯定。本文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参加“音乐进课堂”讨论者的基本观点。总的来看,“怎样看待音乐进课堂”讨论的初步结论是——作为一种教法手段,音乐进课堂是可行的;要充分发挥音乐在体育教学中作用,还需在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至于“边唱边练”看来是不可取的。“怎样看待音乐进课堂和边唱边练”的讨论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分析当前我国高下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要明确体育课程的性质,从而对体育课教学的内容,课堂组织形式,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评价方法等实施改革,实现高校体育课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艳  袁同春 《体育科技》2022,(5):98-100+104
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研究以QQ、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分析了新媒体平台具有实时传递信息、文件传输、教学反馈等辅助体育教学的功能优势,帮助体育教学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实现最大化;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是开放的课堂课外双循环,高校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拓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功能优势,让新媒体平台作为体育课内外教学一体化的重要信息载体,将课堂向课外延伸,搭建好课堂和课外的“梁和桥”,使之形成合力,增加课堂的时效性,提升教学效果,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互动氛围,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理论需走向体育教学实践,幸福体育课程理念需转化成教学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享受幸福感。在理解体育课价值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比赛结果运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理解偏差的"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部分一线教师忽略了队列队形的存在:强调规范的队伍调动就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体育课堂讲到纪律就与新的课程理念大相径庭等,这样的观点让队列队形教学几乎消匿于体育课堂教学中,让体育课堂一度走向散乱。而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展示活动迄今也举办了5届在第5届展示活动中,所有参与展示的以及选入教学光盘的体育课中,均比较重视课堂过程中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马庆 《体育世界》2009,(8):118-119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尤其是体育课堂结构改革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体育课准备活动这个环节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而有效地的准备活动,能够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而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组织形式与练对手段单一,严重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此,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改革势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体育教学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保障,中学体育课堂对于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程,无论是走跑跳投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然而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忽视安全问题,从而造成运动损伤。近年来,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屡屡发生,如何避免伤害的发生,已经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中学体育课堂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喜 《中华武术》2020,(4):75-76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着体育教学不断改革。职业高中体育课堂立定跳远教学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本文将结合职高体育课学情和职高体育课堂立定跳远教学的现状,探讨创新职业高中体育立定跳远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教学中的评价用语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在语言上伤害了学生,学生会厌烦上体育课,甚至不愿上体育课。因此,本人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反思,总结出体育课堂评价用语一般应遵循的几项原则:鼓励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美育性原则;通俗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从学校体育教学的层面讲,所谓“悦动”就是愉悦运动或快乐运动。当下小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这种现象,所暴露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机械式的、僵化式的、单一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长此以往,无疑会削弱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该给体育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让体育课堂“悦动”起来,如何构建小学悦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沈阳市6所中学16节体育课中的师生互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来研究体育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情况,通过深入沈阳市中学课堂进行观察,利用已开发设计的师生互动系统进行记录、收集数据,然后分析了解学生和教师课堂互动的现状,了解沈阳市中学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互动的认识与把握程度,探究教师在体育课堂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为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5,(4):25-26
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从其自身的特色上吸引着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但是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现象:其一是体育课堂作为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受到气温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干扰,影响了体育课的有效性。其二是受班级学生数量、学校场地、器材等的影响,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可能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好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对初中体育课堂的组织与开展进行一番探讨,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