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们主张在“两课”中要建构素质教育模式 ,其建构要点大体如下。一、以对学生身心素质培育为保证“两课”教育的对象是有血肉之躯、有复杂心态的青年。人们知道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可以有效地学习文化知识 ,积淀为观念 ,升华为素质。反之 ,知识的获得、优秀素质的形成将无从谈起。概而言之 ,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是搞好学习和工作的本钱 ,这就要求“两课”素质教育要以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培育为根本。要通过“两课”培育学生身心素质 ,应注意下列各方面 :(1)教学中有目的地包含渗透对学生生理、心理能予价值导向的内容。(2 )创设宜于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切实减轻负担。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是乡村教育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乡村教育喜欢以"量"取胜,有时间上的"量",有作业上的"量",学生没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自由,处于被动的受压制状态。处于这样状态中的学习,缺乏热情和活力,与生命的自然特征完全背离。另一方面,我们总是以考试为剑,以跳出"农门"为饵,威胁利诱,软硬兼施,把学生置于身心煎熬之中。这样的学习状态,是与"幸福"无关的。在新乡村教育的建设中,我们需要根治重负顽疾,尊重生命,张扬个性,释放身心,提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如果单纯地介绍心理学知识、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帮助甚微.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去学科化,要将学生心灵的成长,增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作为重点,课程传授内容要能够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奠定基础.所以,中学的心理课不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心理学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使"去学科化"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导向.  相似文献   

4.
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育新课程指出:"体育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而当前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身体教育和技能训练,却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从"心"开始,打造"心"课堂一遵循心理效应,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幸福课堂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和愉悦感,使学生感受到幸福和成就。在幸福课堂上,学生能够感受到言论上的自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自身的个性也得到了较为自由且健康的发展。所以,建立起幸福课堂能够有效缓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幸福感,使之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比较关键的时期,其心理压力非常大,且思想政治课本身也是一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课程,在政治教学中使用幸福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民考汉"学生进入汉语班级学习时,他们往往会产生特殊的心理和学习特征.在分析和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更好的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是教师认识学生心理的重要工具。“心理学化”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出发点、为根据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呈现道德教育内容的。“心理学化”的道德教育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没有一种学科,它本身自然地或者不顾及学习者的发展阶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价值”。因此,在选择道德教育内容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匹配,然后再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具有新鲜感,这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阶段性,不…  相似文献   

9.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0,(6):F0002-F0002,F0003,F0004
以办学理念深化高中教育内涵 核心理念: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所谓“幸福教育”就是制定适切的教育目标,形成师生自信奋发的学习态度;创设宽容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开发潜能;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促使教师积极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程师,也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教师的心理和人格健康不仅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教师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教师心理健康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幸福感是社会成员通过对其自身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所产生的关于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积极心理体验.学校教育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积极心理体验既可以在心理健康课上开展,也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2.
以"幸福"和"快乐"为视点,阐述了为师之道和治班之道。重点介绍了怎样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幸福快乐:让学生和谐地生活、幸福地成长、愉快地学习;论述了班级管理策略:集体为重,学习为先。从而将学生塑造成真正的有用之才,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理、丰富的情感、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职业技能的人。  相似文献   

13.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由于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存在弱化人的主体性,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人本意识尤为重要.“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人格健全、心理现代化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4.
1、幸福充电器:为幸福充电的生物反馈系统(Flow)根据福乐(flow)的积极心理体验原理,借助现代生物反馈技术有意识地训练、调节、控制和改善身心功能,诱发积极的思维、情绪和行为,进而促进身心和谐,减轻压力,克服考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教学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最主要时期,只有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自信,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达到方方面面的成功.这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幸福教育”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促使大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幸福教育”可以更有效地推进职业教育,并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弘扬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教师的幸福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预防员",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的中坚力量.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欣 《贵州教育》2013,(23):38-39
学得累、学得苦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创设活跃氛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学中乐。在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在全面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索质发展的背景下,更应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身心调节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和课程为中心,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现代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学生、兴趣和活动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以“诚毅”校园文化为核心,以“幸福童年,结伴成长”办学理念为引领,立足学生的生命价值,致力于研发让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幸福童年”课程。通过营造自觉的课程文化,树立统整的教学理念,打造“具身”的实践样态,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为儿童创造幸福童年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