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一个中国人需要多大的能耐,这个问题并不幽默。 媒体报道,9岁女孩姗姗(化名)3年换了6个特长班,仍无任何特长兴趣,向父母写下保证书:“我自愿不学钢琴、电子琴、二胡、舞蹈等多样,还包括绘画、武术,我长大后不怨妈妈、爸爸。”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12日,我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坐在县委组织部长的面前。她问我:“你愿不愿意到组织部做档案工作?”我没加思索就回答说愿意。她又问我为什么?我至今仍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说的每一句话:“我觉得干档案工作更能发挥我的书法和手工特长,再说,我是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工作。”那时的我甚至连“组工干部”这个词都不知道,想法就这么单纯。  相似文献   

3.
有人问我,在电视台做宣传工作最怕什么?我说,最怕播出节目以后寂默无声,还有胡吹乱捧,再就是扣帽定性。最怕的是寂默无声。一个电视剧花了很大工夫推出去了,新闻界、评论界毫无反响,没人说好,也没人说坏。譬如,电视连续剧《一代风流》是根据欧阳山同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播出  相似文献   

4.
比尔·盖茨终于谢幕了。虽然在告别时,他满脸笑容地说:“我又可以做我最喜欢做的事了。”但没人知道,隐身大幕之后这位巨富真正的心情。在他的一手领导下,几个月来,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市的这家世界上最著名的软件公司,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去年11月,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杰  相似文献   

5.
特长     
某局长:“听说你们馆还缺一个人?”张馆长:“是啊,现在正在物色。”某局长:“我向你推荐刘部长的女儿。”张馆长:“她有什么特长?”某局长:“喜欢看小说。她一见小说就  相似文献   

6.
打招呼     
新闻科的李科长,几乎是踩着早上8点的钟声,走进了刘局长的办公室。年纪40有余,精明强悍的刘局长满脸堆笑地说:“欢迎科长来指导工作,请坐,请坐。”说着,把椅子朝李科长身边推去。李科长笑着,从提兜里掏出一张报纸,递上去说:“刘局长,我写您的通讯发出来了。”刘局长双手捧着报纸,一目三行地看着,一叠连声地说:“谢谢,谢谢,真是大手笔,出手不凡,出手不凡……”李科长坐下来,小声说:“刘局长,我有一事想求您。”“说!咱这是老关系了,凡能办的事儿,就是让捎来三指宽的纸条都行,还用劳您的大驾。”李科长笑笑,点点头,说:“听说您这儿要招收10名天车工,我在乡下的侄儿高中毕业,想拜托您门下。”刘局长脸一沉,一拍李科长的肩膀头,“我说老李呀,这事儿咋不早打个招呼,  相似文献   

7.
前些时,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唐尼采访时,有一段非常深刻、非常精彩的对话。当唐尼问到“六·四事件”时,温总理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稳定与发展问题,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又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感觉担子很重,工作难度很大,工作也做不完。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  相似文献   

8.
每逢遇到新闻日报的老同事,总要回忆起同刘思慕一起工作的那些紧张忙碌的日日夜夜。 新闻日报在上海解放后的1949年6月创刊,恽逸群任临时管理委员会主任,金仲华任总主笔(后任社长),总编辑的职务空着,暂由金公代理。金公说,他将请一个最好的搭档来担任总编辑。他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邵宗汉,一个就是刘思慕。邵、刘二人当时仍在香港。 当年9月,金仲华去北京参加新政协会议,临行时说,此去将向党中央要一个总编辑,不达目的就不回来。开国大典后的一天,恽逸群高兴地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中央已同意刘思慕任新闻日报总编辑,邵宗汉到光明日报去了。恽逸群那天谈锋甚健,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刘思慕,说刘是办报的一把好手,是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不但文章写得好,道德人品也是无可挑剔的。恽老说,我们都是从旧社会来,出污泥而不染的不多,而刘思慕从来洁身自好,守身如玉,连烟酒都不沾。恽老说,我自叹不如,我佩服他。  相似文献   

9.
我过去认为:一个人要么讲理,要么不讲理。 没人告诉我:通情达理是你一而再、再而三要做的选择。道德标准和其他标准一样,也会恶化。有时候,道德的界限并不很明显,你也很难确信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情。有时候社会和商界会给你的决断笼上一层阴云。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一位旧友在地方任主管文化的父母官,他们将承办2010年某人类学高层论坛,理科出身的他很谦虚说自己是个门外汉,需要提前做些功课,于是观摩了2009年的该论坛。一连两天的会议发言和讨论他都认真聆听,最后他悄悄地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我愈加搞不  相似文献   

11.
陈则周 《中国记者》2013,(1):101-102
个人的爱好、特长也是一种宝贵素养,艺术细胞何以助力新闻工作?作者颇有心得。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对文学和艺术充满兴趣,执着追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走进了作家、诗人和书画家的行列,被列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书法家选集》《中国美术家选集》等,一百多种报刊对我做过介绍,并发表过我的文学、书画、篆刻、绘画等作品,共计3000多件,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了我的诗歌、散文、书画作品8本。新闻工作是我的职业,艺术是爱好,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八年夏天,我到中原军政大学学习。九月八日,陈毅副校长到校讲话,从早到晚讲了十多个小时,讲的是战局分析和改造思想。陈毅同志讲得精辟、生动、风趣,给大家以巨大的鼓舞。遗憾的是,时学校还未出版校报,陈毅同志的重要讲话未作报道。十月十七日,刘伯承同志到校讲话。他用了六个多小时的时间,了国内外形势和军政大学的任务。刘校长讲得深刻、真切、深入浅出,十分感人。散会以后,政治部副主任张衍同志把我留下,让我把刘校长讲话的纪录整理出来,再写一篇新闻特写,准备在校报上发表。次日上午,我怀着求教的心情去请张衍同志审稿。张衍同志接过稿件,望着我疲惫的神态,笑着说:“熬夜了吧?”我说:“熬夜不要紧,问题是我写作的水平太低,  相似文献   

13.
一千多年前,南京城还是一片乱摊子,城区很小,人很稀,房价很便宜。城中有位杨先生,总想找个能赚大钱的项目。杨先生又有个朋友,姓钱,人称钱处士,钱处士建议去炒房地产。杨先生说:“别开玩笑了,就咱这破地方,搞房地产也没人买呀。”钱处士说:“你只管去西郊圈地,包你稳赚,赚了分我一半,赔了算我的。”  相似文献   

14.
每当想到从家门、校门踏入社会,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2001年9月,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由于工作需要,被分配到大理州档案馆工作。当时的档案馆有三层楼、铁门、铁窗,当我走进它的时候,感觉非常神秘,似乎闻到了发黄了的案卷味道。领导告诉我“小赵,你是学历史的,安排你在技术编研科工作,从事编研工作,好好发挥你的特长”,当我提出要本档案志时,领导笑着说:“我等你们编呢。”我欣然接受了档案编研工作,一千就是12个春秋。  相似文献   

15.
刘淑红 《大观周刊》2011,(33):81-81
在现代民族绘画艺术中,林风眠和丁绍光两位先生可谓继往开来,二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融汇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到自己民族传统绘画中,寻找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用来表达中国人传统思想感情。林风眠和丁绍光是两个了不起的艺术尝试实践者,这在绘画史上都是非常有思想、了不起的创新;林风眠和丁绍光那种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美术文化、绘画技法,运用到自己绘画创作中,他们的绘画技法都结合了当代新的美术思想,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把中国现代艺术推向更广大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出版改革,面临一道关隘——书价。提出这个命题,显然会有众多歧义。政府说:书价放开了,权在出版社。出版社说:非常想提高书价,但是又怕没人买书。读者说:好贵的书啊!还想涨价? 看来,这个问题值得一议。先从经常受非议的图书销售说起。销售网络运行低效,作者、读者和出版社均大为不  相似文献   

17.
去做头发,发型师的手穿过我的长发,说,你头发太硬,先做个柔顺吧。我说不。发型师说,要么烫个卷发。我说不,就直的,清纯。发型师说,那你要先离子烫,不烫直得太乱。我不由得抒发抑郁:“好烦,明儿把头发剃了当姑子去。”发型师竟听出此话出处,接话道:“我给你做个漂亮的发型,你也可以去参加红楼梦中人的比赛!”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7,(17):37-37
体裁题目刊播单位消息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新华社消息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科技日报消息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大众日报评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点题到破题光明日报评论说要做的事就要做广西日报通讯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人民日报新华社通讯闪耀在手术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说过“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他的九字金言强调了艺术的个性“我”是艺术的主心骨 作为介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一漫画,更要突出一个“我”字“漫画要有我”,窃以为须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要有自己的思想。丰子恺先生说过:“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这个“意义”就是要具有一种思想:漫画家华君武更是直言不讳:“漫画的思想性就是一种政治倾向,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华老还指出:“齐白石的作品,大家为什么喜欢?因为他有思想。”德国的威廉 布什所以能成为漫画大家,他就是一个“善于捕捉瞬间表情,展示性  相似文献   

20.
赶到现场 ,自我介绍并出示名片。打开笔记本 ,注视着对方的眼睛。我是记者 ,但此时此刻 ,我听到的、看到的 ,就是“真实”吗 ?新闻职业生涯开始以来 ,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一先说一次以前的经历。一年多以前 ,我参与一个与再就业有关的报道 ,奉命去家政公司作一次体验式采访。我连包也没敢背 ,拎只马甲袋就去了。面对家政公司某个站点的调度员 ,我编了一套瞎话 ,无论如何也要去给人家拖地板、擦玻璃窗。那位调度小姐满脸狐疑 ,反复劝我不要做这种“要看脸色、没人要做”的工作。她甚至猜我碰到了什么想不开的事。旁边等活干的钟点工们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