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张天文 《教师》2011,(1):65-65
一、注意区分“惯性”和“惯性定律”两个概念惯性定律是指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很多人把惯性和惯性定律两个概念混淆了,认为惯性就是惯性定律。简单地讲,惯性定律中.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有条件的,即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合力为零,换句话说,当所受外力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将被改变。  相似文献   

3.
一、注意区分惯性和惯性定律两个概念惯性定律是指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很多人把惯性和惯性定律两个概念混淆了,认为惯性就是惯性定律。简单地讲,惯性定律中,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有条件的,即不受外力或者所受  相似文献   

4.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从惯性的定义和惯性定律的内容看,基本相同,初学者往往觉得惯性好像也就是惯性定律,但又觉得不对,惯性和惯性定律是一回事吗? 答案是否定的,惯性和惯性定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①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惯性是一个物理概念,而惯性定律是一条动力学定律.②前提条件不同,惯性是不受前提条件限制的,不管物体是否受力,受的是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物体运动也好,静止也好,运动得快还是运动得慢,也不管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总之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而惯性定律只有  相似文献   

5.
牛顿第一定律又对惯性定律,一些同学把惯性定律当成惯性的定义,将惯性跟惯性定律等同.这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认识上的误区.应当明确:惯性定律和惯性并不等同.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物体的惯性.固体有惯性,液体、气体也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低速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高速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即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惯性也不会消失或发生改变.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时也有惯性.总之,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固有属性,…  相似文献   

6.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它既不需要产生,也不会消灭,与物体同在,物体惯性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  相似文献   

7.
王惠花 《考试周刊》2013,(2):153-154
正确判断动态平衡的移动方向是高中化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教学中作者发现解释动态平衡移动的"勒夏特列原理"和牛顿的"惯性定律"具有高度一致性,如果用同学们都熟悉的"惯性"判断动态平衡的移动,就会使深奥的动态平衡移动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8.
300多年前,人们还普遍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竟统治人类近两千年.首先否定这个观点的是伽利略.他通过斜面理想实验的分析,得出“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后来牛顿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进一步提出惯性定律,最后完整地揭示出“惯性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这一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最基本的规律.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由于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显示惯性运动的条件——物体不受力.这就给我们认识惯性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惯性问题尚存不少错误认识和疑难.本文试图对一些常见的带原则性的惯性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9.
惯性这个概念,自1632年伽利略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中,以对话的形式描述以来,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这近400年来,人们对惯性的定义、起源、特性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至今人们对其仍认知甚少,以至费曼说:“没有人找到为什么物体会按惯性而行的原因.我们不知道惯性定律的来源,”的确人们习以为常的惯性,似乎是自然界最深晦的谜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有同学认为:“惯性就是惯性定律,惯性定律就是惯性”,不信你看;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课本105页有这样一段话;“从上一节的牛顿第一定律还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从内容上讲,惯性和惯性定律不是差不多的吗?以上说法是相当错误的,它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完全混淆在一起了.这里清同学们千万要注意下面几点:1.惯性是任何物体所固有的一种性…  相似文献   

11.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江苏省高中物理评优课选择《牛顿第一定律》作为课题之一,大家都感到这节课难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初中学生已经对惯性、惯性定律有了了解,并比较深入地研究过惯性的利用与防止,高中教学的落点应在那里?怎么才能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做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们的中学物理实验,对惯性定律演示仪器的研究尚未完全突破.换言之,也就是对动态物体惯性的演示仪器的研究至今进展甚微.因此,教师在讲授动态物体惯性时,不能结合仪器,采取边演边教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以致学生对动态物体惯性的概念也就得不到充分的理解.为此,笔者认真研究了现有的惯性演示仪器,在理解现有仪器的原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惯性定律演示器的改进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非惯性系中的牛顿定律及其应用朱建廉⒇(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10005)一、惯性参照系与非惯性参照系能使惯性定律成立的参照系叫做惯性参照系,简称惯性系.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也是惯性系.在忽略自转影响的情况下,地球可近似地视为惯性系,...  相似文献   

15.
惯性与惯性定律,既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又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中的一大疑难问题,为解决这个教与学中的难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效果甚佳.一、弄清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一)概念上不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在本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刚撤去外力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6.
一、惯性是无处不在的真实现象,而惯性力是人在非惯性系中的一种感觉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揭示了保持原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物体本性,牛顿把这种本性叫做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能使惯性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相对某一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参考系都是惯性参考系,相对某一惯性系做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参考系.惯性力是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假想力,例如站在客车车厢里的乘客,当客车突然加速时乘客会感受到一个与车加速运动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试  相似文献   

17.
一、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相似文献   

18.
惯性定律和惯性是初二物理的重要知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有些同学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谈谈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及联系.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规律,它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加深对惯性定律的理解,同学们对定律中的“一切物体”、“总”、“或”几个字、词的含义要真正搞清楚.“一切物体”指所有物体,“总”是说没有例外和从始至终,这就点明了规律性‘“或”不是指有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有的物体保持匀速…  相似文献   

19.
陈雅 《物理教师》2008,29(1):42-43
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了解了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表明任何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都有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就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20.
运动和力有关的知识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主要知识点有:参照物的选择,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等。这部分知识是初中力学部分的综合,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