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清照中期和后期词中,处处在写“愁”,本从李清照现存词中抉出带愁字的词句,择其具有代表性的写愁名篇进行评析鉴赏,探讨其不同时期词的风格,进而揭示这位非凡女词人心灵和作品的独特处。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词的灵魂和精华,可以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可谓集宋词“愁”之大成。她以其无边的愁绪和高超的抒情艺术,率真自然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就抒情艺术来说,李词继承并发扬了北宋婉约词派的抒情传统,善于把个性化的情感与完美的意境相结合,具有感情真挚、描写生动、意境浑然、情景交融、比喻贴切、语言浅显流畅、含蓄委婉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词的母题就是一个愁字。前期主要抒写闺愁、离愁、伤春之愁,后期主要写家愁、国愁、思乡之愁。李清照“恋母情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孟杰 《学语文》2008,(3):46-46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作者也经历了颠沛流离、失去丈夫的痛苦生活。全文就是为了表现作者在经历国殴家亡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之后的愁苦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词于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远非李清照前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因而显得格外深广与厚重。但文章开始处并未直言其愁,而是巧妙地将内在的情感外化或物化了,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和《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写一个“愁”字,但“愁”的内涵迥异。这反映出李清照生活经历的重大变化。《醉花阴》是她的前期词的代表作,《声声慢》是她的后期名作。笔者试就这两词中所写的“愁”字的内涵进行比较,来粗浅地探讨一下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不同风格,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词的母题就是一个愁字。前期主要抒写闺愁、离愁、伤春之愁,后期主要写家愁、国愁、思乡之愁。李清照“恋母情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李清照的词作以“愁”为主线,并分析“愁绪”在李清照词作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乱世清照     
听闻过李清照的人不少,但要真正走进她的内心,绝非易事。李清照的感情世界并非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可以概括,只因李词的“愁”味太出名了,所以我们一提及李清照,就感觉一阵薄雾般的愁绪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9.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在其词作中,频频使用“瘦”字。本文从人格比照、生命体验、时代审美印记 3个方面,论述了李清照运用“瘦”字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1.
雷娟  徐小飞 《双语学习》2007,(11M):206-206,208
李清照向整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的欢乐,忧愁,痛苦,和追求,描绘自己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步履艰难的一生。其情感是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是女性审美情趣的流露,表现出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内省和感悟。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12.
相思“愁” 如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有许多充满“愁”和“泪”的词篇,这类词篇,在内容上,前后期有所不同.与北宋婉约派词人、南宋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人相比,也有所不同,并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15.
异代同杼异曲同工──李煜、李清照词中之“愁”比较谈董武关键词古代文学;唐宋词;李煜;李清照;愁李煜为南唐后主,“词中之帝”;李清照为宋代才女,“婉约之宗”。这两位异代异性词人,其间显然没有前后影响继承之痕迹,然沈谦却把他们撮合在一起,相提并论,而且倍...  相似文献   

16.
陈蕾 《华章》2007,(6):140-140
李清照的词就内容而言,其灵魂和精华可以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她以高超的抒情艺术表达了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创作璀璨夺目,诗、词、散文造诣都很高,尤其是她的词达到了婉约派的高峰,“虽秦、黄辈犹难之。称古今才妇第一”,被推崇为婉约派的正宗,而得到历来评论家的赞赏。本文仅从她的词中拈出“愁”加以剖析,力求从李清照情感世界的变化中,曲折的认识北宋、南宋王朝的历史更替,从一个女性对那个时代的叛逆与呼告声中,把握作品的现实意义,对李清照的魅力人生做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董旭深 《现代语文》2006,(11):126-127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这个奇女子将沉浮辗转的故事和郁结心底的怨愁转化为凄婉的愁容恒久地悬在了千年前的星空。清代沈谦之《填词杂说》有语:“女中李清照,极是行当本色。”李终其一生开创了婉约派并与豪放派共彪史,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相似文献   

19.
我们忽视的,有时是最重要的,它们寻常,但不可或缺。当我们意识到时,不要只去感叹“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了。“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是纳兰性德对李清照与赵明诚娴雅生活的评价。或许李清照当时对此并未在意,然而明诚走后,“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20.
摘要: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描写男女相思、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词作中,蕴涵着深沉的愁情,体现出“杏花江南”式的阴柔之美。李清照词的愁情体现了三方面的美学意义:形象美、意境美、音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