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诗人于坚在《棕皮手记》里写道:对于有心灵的人来说,费里尼是一个故乡。他是那种在所有人的故乡都消失之后,可以把关于故乡的记忆一次次复活的导演。故乡在当代文化中通常被简单的理解为温暖的怀旧:夕烟、小镇、小桥流水  相似文献   

2.
在这众生喧嚣的世纪里,故乡仿佛离人们已越来越远。是明天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一套质朴典雅的“百岁童谣丛书”让人又回到了记忆深处那个蝉声悠扬的乡土故园。那里有清新野逸的田园风景,有声声稚嫩的童谣和一幕幕数不清的温暖记忆。 这套“百岁童谣丛书”由民俗研究专家山曼先生  相似文献   

3.
很欣赏苏增耀先生在《味觉的故乡》一文中的说法:“美食是味觉的记忆,去乡千里的游子,如果品尝到了故乡的菜肴,那就等于通过味觉重温了故乡,而远道而来的宾客,也许会因着味觉的支配,把靖江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为阅读速泰熙先生赠送的由他全面装帧设计的《靖江印象》(作  相似文献   

4.
《白雾》是作者本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和关照,对记忆中故乡的缅怀和祭奠.在小说中,作者始终以一种温柔的情怀关照每一个儿童生命个体,关照他们的精神成长.阅读《白雾》能让现在的孩子们感受父辈不同的童年经历,感受中国故事中永远不老的乡愁.  相似文献   

5.
徐健 《视听界》2010,(6):111-112
1.文字型沟通 指拍摄者通过阅读被拍摄对象的文学作品,对对方的生活经历、情感、心理有较为深入的感知。对象或是作家,或是网络写手。 2007年,我拍摄了《故乡的背影——作家赵丽娜》。《苏州日报》副刊上的专栏《海那边》,流淌着她对故乡的绵绵深情。在远嫁台湾八年之后,她回到故乡常熟定居,那些文字成为了她生命中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灵山秀水的古越之地是鲁迅创作的精神原乡,幼年浸润在故乡绍兴厚重的越文化气息里的鲁迅,难以摆脱与古越文化的血脉因缘.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氤氲着越文化古老的诗意气息和故乡记忆的柔软与温情,而且彰显出世代越人集体无意识中刚柔相济、雅犷并举的民性特征.古越文化既赋予了鲁迅嫉恶如仇、独立不羁、金刚怒目的尚武之气,也濡染了他温雅、博大、纯粹的心灵.与这种“刚中带柔”的文化个性相应,鲁迅的创作语言不仅具有越地乡俗的风情之美,还体现出琴心剑胆的张力之美和犷中求雅的谐趣之美.  相似文献   

7.
前阵子,《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让无数人感叹这才是和谐社会的最好形象片。漂泊异乡的人更是看得口齿生津,甚至热泪盈眶,对故国、故乡和童年的记忆和思念一股脑儿被唤醒。无数激战正酣的左右、精英和愤青也因而驻足怀旧,猛然想起大家原来也曾有共同的集体记忆。他们努力要说服你所相信的"和谐",因为这些关于食物的故事而变得顺理成章。尤其是那种有名有姓、一家一户的讲  相似文献   

8.
晚年孙犁     
赵天琪 《出版参考》2006,(14):37-38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孙犁以90岁高龄终其一生,而他后半生--53年的岁月时光,蛰居在天津市区陋巷里.  相似文献   

9.
即便我们不考虑互联网记忆对于人脑记忆产生麻木效应的风险的话,我们也仍旧不能指望机器的记忆能够取代人的记忆。显然,人的记忆乃是一种生物记忆,而计算机网络记忆是机器的记忆,在人与机器之间存在永远的鸿沟。认知记忆活动事实上是人的生物活动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作为一种生物的智力状况,决定了人脑的机能:它的质量、创造力、情感和判断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关注     
在日本临终关怀医生大津秀一所列出的“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里,有一件是“没有回故乡”。近年来,社会上有关“故乡沦陷”的讨论日益增多。星星落下的地方是故乡,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故乡渐渐成为一个回不去的地方。除了物质上最不乐见的持续破坏与荒芜,同样包括乡土中国在文化或者精神上的陷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