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寿延 《语文知识》2006,(1):48-48,F000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灭此朝食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敞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敞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相似文献   

2.
<正>《论语》学习的几个语段让学生产生了疑惑。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  相似文献   

3.
展喜犒师     
二十六年夏 ,齐孝公伐我北鄙② 。卫人伐齐 ,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 ,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 ③ ,展喜从之 ,曰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 ④ ,将辱于敝邑 ,使下臣犒执事⑤ 。”齐侯曰 :“鲁人恐乎 ?”对曰 :“下人恐矣 ,君子则否。”齐侯曰 :“室如县⑥ 罄 ,野无青草 ,何恃而不恐 ?”对曰 :“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 ⑦ 周室 ,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 ,曰 :‘世世子孙 ,无相害也 !’载⑧ 在盟府 ,大师职 ⑨之。桓公以是纠合诸侯 ,而谋其不协 ,弥缝其阙 ,而匡救其灾 ,昭旧职也。及君即位 ,诸侯之望曰 :‘其率桓之功。’我敝邑不…  相似文献   

4.
正《左传》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3:"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4:‘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5,北至于无棣6。尔贡包茅不入7,王祭不共,无以缩酒8,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9,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10。  相似文献   

5.
<正>节选文段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节选自《论语·述而》)注释(1)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司败,即司寇,古代掌管司法和纠察的长官。一说司败为人名。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  相似文献   

7.
晏子见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相似文献   

8.
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  相似文献   

9.
物各有短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①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②主,不施用兵:骐骥(?)耳,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③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吾矣。”(西汉·刘向《说苑卷十七·杂言》)【注释】①说:说客.②事:侍奉,为……做事。③干将:古代名剑的名称。  相似文献   

10.
《论语·述而》第16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该章把孔子安贫乐道的精神表现得活灵活现,备受历代读者赞赏.语文版《〈论语〉选读》将该章编辑在《君子之风》一课中,对"疏食"作了注,将"饭疏食"译为"吃粗饭",但未注解"饭"字.《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提醒学生关注文中一些文言特殊现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饭'和'枕'用作动词."很明显,编者把"饭"字当成了词类活用.这其实是以今义解古义的臆测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之《孟子》选读部分,选入《孟子·梁惠王下》一段文字: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  相似文献   

12.
艾子取识     
赵以马服君①之威名,擢.其子括为将,以拒秦,而适当武安君白起②,一战军破,掠赵括,坑其众四十万,邯郸几败。艾子闻之,曰:"昔人将猎而不识鹘③,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④得他兔否?"(选自宋.苏轼《艾子杂说》)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对“相”字的读音和意义 ,列举了八个例句对其进行强化区别训练。其中的第七句是“朱文子相三君 ,妾不衣帛 ,马不食粟”。此例句中“朱文子”实乃“季文子”之误。据《左传·襄公五年》载 :“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相三君 ,妾不衣帛 ,马不食粟 ,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宋代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 ,引用此例告诫子孙亦是“季文子相三君 ,妾不衣帛 ,马不食粟 ,君子以为忠”。该例句将“季文子”误为“朱文子” ,给古文知识本不丰富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觉 :也许除季文子之外 ,还有一个类似的朱文子吧 !…  相似文献   

14.
公孙丑问曰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如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  相似文献   

15.
[原文] 卫献公自夷仪①使与宁喜②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③闻之,曰:“呜呼!《诗》④所谓‘我躬⑤不说⑥,遑⑦恤⑧我后’者,宁子可谓不恤其后矣。将可乎哉?殆必不可。君子之行,思其终⑨也,思其复⑩也。《书》⑾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诗》⑿曰:‘夙夜⒀匪⒁解⒂,以事⒃-人⒄。’今宁子视君不如弈⒅棋,其何以免⒆乎?弈者举棋  相似文献   

16.
周处除三害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译文】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君子犯了错误,就像是日食和月食,人人都  相似文献   

17.
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 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之。爰 旌目三之然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 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 !汝 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 两手据地而叶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 --《吕氏春秋·介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将有适也,而饿于道。 2、翻译下列句子。 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 3、你认为文中的爰旌目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屠牛吐辞婚  相似文献   

18.
北京版初中《语》有《晏子使楚》,中说: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也。令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相似文献   

19.
君子固穷     
[原文]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可以安守穷困,而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相似文献   

20.
儿童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入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注释:说:同"悦",愉快、高兴。愠:怨恨。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ai)。"(《论语·为政》)注释:罔:迷惘,迷惑。殆:危险。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i)。"(《论语·为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