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希腊时代的雅典广场上,苏格拉底正在演讲。这时,一群学生向他请教:"我们每天都被许多烦恼和问题困扰着,经常难以自拔。请问,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2.
笑对失败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各人对烦恼都有各自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而我最推崇大仲马对烦恼的见解:人生是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笑对烦恼!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人生烦恼无数。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先贤甚至  相似文献   

4.
笑对烦恼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大至生老病死,小至工作不顺,办事不利……各种人对烦恼有各自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而我最推崇大仲马,他对烦恼只平平淡淡地说:“人生是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笑对烦恼!  相似文献   

5.
池莉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着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人生",她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态度,书写着现实生活的原生态。《她的城》中对人生的感悟主要通过解读女性关系,以及探讨婚姻关系的真相来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6.
笑对烦恼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 ,大至生老病死 ,小至工作不顺 ,办事不利……各种人对烦恼有各自的见解和处理方法 ,而我最相信一句平平淡淡的话 :“人生是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链珠 ,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笑着数完这串链珠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笑对烦恼  相似文献   

7.
笑对失败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各人对烦恼都有各自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而我最推崇大仲马对烦恼的见解:人生是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文坛中,池莉以特有的女性意识炽照着男性,正如她所说"男人自有迷人之处"。其笔下的男性形象朴实且厚实,然而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活得不太轻松,他们都是在都市间穿梭、在夹缝中行走的历尽人生烦恼又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小人物。池莉在用亲和力十足的笔触讲述着城市中男人的生命历程,诠释着她思想中男人的生存状态,传达着一份对当代男性的深切同情和理解。本文以《烦恼人生》和《有了快感你就喊》为例,以当下男性在社会和婚姻家庭中的生存处境的描绘和理解为出发点,着力表现作者别有的男性关怀。  相似文献   

9.
成长的烦恼     
人生既然充满了喜怒哀乐,自然就会有许多烦恼伴随,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烦恼也就不同了,让我们看看他们都是怎样描写烦恼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烦恼心理的关系,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189名医学院学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烦恼心理问卷进行测量。结果①女生在"灵活性"上显著高于男生;②美容专业在"刻板性"和"自我和谐总分"上高于心理专业;③"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均存在年级差异,而"灵活性"上不存在年级差异;④烦恼各因子与自我和谐相关显著,进入自我和谐回归方程模型的烦恼因子有:经济压力、缺乏自信和人际关系。结论性别对"灵活性"有影响;专业对"刻板性"和"和谐总分"有影响;年级对"灵活性"没有影响,而在其他烦恼因子上均有影响;经济压力、缺乏自信和人际关系是自我和谐的主要预测源。  相似文献   

11.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她创作的"人生三部曲"系列小说(即《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中,以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冷峻的叙述角度,展现了更贴近生活的"原生态"的婚姻生活,构筑了一个真实的婚恋世界。与此同时,她让笔下的都市平凡男女在婚姻中成长起来,在"烦恼人生"中寻求解脱。由此启发读者思考生存的困境、体验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散文化小说家们由于文体本身的局限不得不忽略了文学的现实功能,或者说把小说本来可以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狭隘化了。但萧红突破了这个无形的茧。今天我们读萧红的小说,读到的绝不是有些作家在自己的散文化小说中所描绘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生活与人性美景,而是她肩负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对故土进行的毫不留情的批判。她俨然继承了鲁迅冷峻凛冽的现实主义风格,不过,罩上了一层清新柔美的轻纱。  相似文献   

13.
1 98 7年 ,池莉发表了《烦恼人生》,标志着新写实小说流派的发端 ;以后 ,池莉陆续发表有关当代人生探索的系列作品 ,提出了物质和精神贫困两大重要人生课题 ,描述了当代都市的烦恼人生及其不断演进的状态、过程 ,颂赞了人们不屈不挠进行生存抗争的精神 ,也展示和批评了当代人身上的不足与缺陷 ,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 ;暗示只有彻底摆脱物质和精神的贫困 ,人们才有可能赢得真正的幸福。该文尝试剖析池莉小说创作的思想脉络及倾向 ,概述其写实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池莉小说所呈现的有关"不谈爱情"一直是打动读者的一大亮点,她笔下的人物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总是说出或者表现出"不谈爱情"的意向,仿佛爱情总是与心、婚姻相游离的。但小说中看似"游离"下却包含了浓郁的脉脉温情,且持久不散。为此,从池莉的几部小说出发,就几位主要男女主角在爱情的抉择上面的表现,来分析其"不谈爱情"背后的满是爱情存在,以期让大众明白爱情始终存在于普通生活的每分每刻。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华文作家尤今的小说有着直面真实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表达方式上,又闪烁出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神韵,这正是其小说的审美价值所在.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新华华文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她从昆仑山走来,将自己对大自然高度的仰慕与人生的崇敬传达给读者,成为具有独特生命意识的作家,她的“昆仑系列”小说震撼文坛。她用冰天雪地里的温情告诉我们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崇高。在这个充满浮躁与欺诈的社会里她让我们回归到人最原始的状态“善”,人和人之间还可以如此信任。  相似文献   

17.
情绪记忆和孙惠芬小说意象创造关系密切。情绪记忆,是意象创造的资源。她偏于情绪记忆,能记住"感动的情境"与机理,主体情绪时而与意象创造呈现共时性状态。这样的情绪记忆使她擅长在文本中捕捉人物心灵的瞬间,并把微妙作为最崇高的审美追求。小说中的意象多是她情绪记忆的审美对象化,是创作主体与人物主体的精神寄托,是文本欲望世界的敞开,是"乡下人"情绪记忆的回溯与印证。成功的意象创造源于情绪记忆而又超越情绪记忆,在动与静、诗性与哲性、感性与理性、并置与对比中充满张力,又充分统一,体现审美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8.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勇敢走出父亲家门的“娜拉”,她对父亲的反叛可谓决绝。在她的好些散文及自传性小说中,父亲张廷举被描绘成一个冷酷自私、缺乏人伦常情的人。但她的短篇小说《看风筝》、《旷野的呼喊》和《北中国》中的父亲形象却极其生动感人,且有着颇为相似的情感结构模式.即“儿子离家——父亲思念”。曾经激烈反抗父权的萧红却极力在小说中回避父子之间的尖锐冲突,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执著于塑造同一类型的慈父形象。这不能不令人感到诧异。文章立足于文本分析,并试图从作家的情感经历及创作心理对这种奇异现象做出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庐隐为现代文坛奉献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小说。一方面,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其小说革旧鼎新,敢于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社会弊病,具有启蒙现代性;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悲观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小说反思启蒙理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忧郁感伤,具有审美现代性。庐隐小说的二重现代性既是她个人思想与个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纠葛的体现,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精神体验和多元的思想倾向的写照,对当下未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因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和情感方式在南方小说家中独树一帜,基于她对自身生命体验和对生命本质属性的深入思考,她的小说创作延续了对孤独与双性同体的主题不断挖掘,本文着重探讨“双性同体”主题在麦卡勒斯笔下的形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