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刘炜  陆兴华 《科技通报》2015,(2):107-109
声学换能基阵数据的指向性分析和算法研究是进行声通信和换能器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提出采用C51单片机D/A转换设计,基于单片机的D/A转换功能,把采集的声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电信号,结合相关的波束形成和波束指向性分析等算法,实现目标识别和检测的目的。提出一种采用C51单片机DA转换的声学换能基阵指向性分析算法与系统设计,首先设计C51单片机的D/A转换系统,改进声学基阵指向性分析波束形成算法,进行多用户和多通道指向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面向对象性和实用性,可为多用户进行参数设定和目标指向性分析,有效提高波束指向性精度,改善声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2.
智能天线是3G中TD-SCDMA的核心技术,而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的核心又是自适应算法,其中LMS算法因为计算简单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和自适应算法,重点介绍了基于LMS的波束形成算法,最后研究了在不同的迭代次数,步长因子,以及干扰噪声比情况下LMS算法在波束形成中对干扰的抑制能力。LMS对干扰有较好的抑制增益。  相似文献   

3.
波束形成是智能天线的关键技术之一,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实现是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通过对智能天线原理,波束形成原理的介绍,运用MMSE—LMS自适应算法得出得权向量,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同时在干扰信号到达方向形成零陷,以达到充分高效提取期望用户信号并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并讨论MMSE—LMS算法的影响因素及优缺点。MMSE—LMS自适应算法,算法简单实现容易,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WiMax网络的技术特性,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数字下变频模块中的高阶FIR滤波器。探讨了实现FIR滤波器的两种算法:分布式算法和乘加算法,比较其优劣。根据实际情况,对分布式算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随后对FIR滤波器进行了Matlab建模,最后用FPGA将其实现,并对结果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5.
恒模波束形成算法是利用期望信号本身的特性实现波束形成的,而不需要参考信号,这种盲波束形成算法主要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是一种能够快速收敛的恒模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基本原理和权值迭代公式,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现了该算法,给出了仿真结果,并研究比较了算法取不同参数时的仿真结果,对静态LSCMA和动态LSCMA算法的收敛特性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TD-SCDMA系统的下行信号模型,并根据TD-SCDMA系统上行信道估计可以直接用于下行波束赋形的特点,研究了特征值分解方法下的下行波束成形算法的性能,并仿真比较了其与基于最大径准则等下行波束形成算法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波束形成(DBF)的机载SAR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案.该方案根据干扰的方向,在成像的过程中,实时地调整接收波束方向图,使得主波束对准成像区域,同时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为了在成像过程中,只对波束进行有限次调整,采用了宽零陷波束形成算法.并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仿真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刘微 《科技广场》2007,(11):44-45
本文分析了多径相关信道下基于恒模阵列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恒模阵列波束形成器的最佳权向量的收敛性、信号对消器的最佳权向量的收敛性,并对结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9.
利用Parks-MaClellan算法实现了FIR低通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设计结果符合FIR数字滤波器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天线波束形成是改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距离模糊的主要手段之一.提出一种宽零陷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能够在星载SAR模糊区回波方向形成特定深度的宽零陷,从而对模糊区回波进行有效抑制.以一个星载SAR系统为实例,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的波束域波束形成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的阵元域波束形成算法检测网络纠缠入侵信号。把传统的波束域旋转矢量的变换到阵元域中改善阵元域自适应算法的性能,利用纠缠入侵信号的特征值大于噪声的特征值这一性能,采用空间协方差矩阵逆的高阶次幂来逼近信号子空间,将求得权矢量投影于改进的阵元域的特征信号子空间。将求得权矢量投影于改进的阵元域的特征信号子空间,实现对网络纠缠入侵信号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改进的阵元域波束形成信号检测算法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检测性能,计算量和信号检测稳健性有明显改善,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宽带数字阵列侦察系统利用采样后的数字信号进行信号合成,具备较高的幅度和相位控制精度,可瞬时形成多个宽带数字波束,兼备宽空域覆盖和高天线增益的特点,解决了传统侦察设备中宽空域覆盖与高天线增益相互矛盾的问题。这些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电子侦察、频谱管控等领域。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算法是宽带数字阵列侦察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复杂的电磁环境要求其形成的波束具有高主瓣增益、窄波束、低旁瓣增益等特点。然而,目前已有的旁瓣控制DBF算法,  相似文献   

13.
滤波器使用可能在通带和过渡带上产生不希望有的相位失真。为了矫正相位失真,提出通过设计全通滤波器矫正前一级滤波器相位失真的方法。此方法先设计一系列二阶全通滤波器,再对这些滤波器的参数进行优化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相位矫正滤波器。其中优化算法借鉴Fletcher Powell算法,但通过控制优化的步长来保证算法的收敛,并提出抖动探测法以提高优化效率。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能设计出相位矫正滤波器。此相位矫正滤波器设计方法适用于不便采用FIR滤波器或前向后向滤波、不便求出被矫正滤波器相位响应表达式、或需要对过渡带进行相位矫正的场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PM算法实现了FIR数字滤波器的matlab设计,设计结果符合FIR数字带通滤波器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用神经网络设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算法,并采用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可用于微机保护的窄带滤波器,与传统的傅氏算法进行了对比,给出了仿真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考虑满足不同的性能指标或某种实际要求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理论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算法。该算法针对满足一定约束要求下来设计有源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补偿性能,其补偿电流在a-b-c坐标系内确定,无需坐标变换.APF控制电路的实现比起传统方法相对简单,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此算法有很好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优化滤波器设计,便于及时调整滤波器的参数,提出了基于MATLAB平台利用滤波器设计与分析工具箱设计数字滤波器。阐述了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滤波器设计的操作步骤,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滤波器可以有效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设计过程快速简单,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滤波器的参数,适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针对阵列信号中部分自适应信号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平滑阵列的降维方法. 该方法将全阵列平滑处理,通过分割成相互重叠的子阵达到降维的目的. 该波束形成器使用了两级加权的结构. 根据方向图相乘原理,天线方向图是两级加权矢量独立产生的方向图的乘积,此波束形成器可以等效为一种空域滤波器的级联形式. 通过大量的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广义旁瓣抵消器在阻塞目标信号时,目标信号对消及波束形成方向固定,缺乏灵活性,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麦克风阵列技术的一种新型广义旁瓣抵消器自适应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阻塞矩阵级联自适应抵消器来估计出维纳滤波器输出信号中的残余噪声,并与输出信号进行对消,然后后续一个谱减法进一步去除可能留有的残余噪声。分析了改进算法的性能,并与传统广义旁瓣抵消器进行了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为高速、实时的处理水声信号,有效提取信号特征信息。开发了一种基于TigerSHARC201DSP平台的水声信号处理算法。首先介绍了TigerSHARC201芯片,然后分单板和板间两部分分别设计了阵列信号处理的DSP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了关于时频域波束形成的并行算法,并采用了等间距线列阵仿真信号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基于TigerSHARC201数字信号处理机开发的处理算法能高速、实时的实现对水声信号的处理,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对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及实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