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班级 :广州市四中高一 (1 ) 教学时间 :2课时学情 教情 目标1 学生具有定势思维的习惯。本节作文教学的目标在于以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 ,开启创造闸门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2 千篇一律、千文一面是当前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 ,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 ,以求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 ,打开思路 ,拓宽主题 ,立意出新 ,乃是本节教学的又一目标。3 高一语文新教材《写作、口语交际》如何教 ,如何把抽象的书本理论变成生动的学习活动 ,如何将想、说、写和谐结合 ,乃是本节教学的目标之三。策略 教法 学法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理为…  相似文献   

2.
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和综合成果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读讲分析课文时善于捕捉写作规律,引导学生像课文作者那样,立意高远,紧扣主题,层次清晰,精辟选词,撰写出人人爱读的好文章。在指导作文的讲评课上,努力从范作中输送写作营养,在个别学生的败笔作文里总结失败教训。在综合述评中为学生拨开云雾找回灵感。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在小学生眼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我们集中编发“生活作文”这方面的文章,探讨如何在生活与作文间建立起相互融通的桥梁;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开掘写作资源,体验生活,参加实践活动;如何辅之写作方法指导,从而催生学生作文的激情、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我们期盼广大教师多写这方面的稿件,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早日走进异彩纷呈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深入,国家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个性化作文在语文教学实践巾开始形成一股热潮。对什么是个性化作文,理解大同小异,孩心在于学生的作文要写出个性,但如何让学生写出个性的作文却见仁见智。所谓个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对写作活动而言,个性是与共性相对而言的。当前的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师历来最为棘手的问题。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体现,是学生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学生只有切实掌握好了语言文字,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所说所想。小学作文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工具,也是整个文化课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指导小学生作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广阔天地。同一事物、同一篇作文,都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多角度作文。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多角度作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要多向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开拓思路,甚至逆向思维,帮助学生脱俗求新,使作文的立意鲜活,从而达到拓宽学生想象、创新的目的。如在指导学生写“路…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版块,历来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一个重点。但学生作文内容的平淡甚至陈旧,使作文成为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瓶颈“。很多时候,一提起作文,学生便会黯然神伤,教师便会摇头叹息。是不是语文教师同样没有充满激情地和学生一起看作文、写作文、评作文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探讨、借鉴与摸  相似文献   

8.
学生具有定势思维的习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当前作文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选材、构思、立意,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移植  相似文献   

9.
培养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教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作文构思训练则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在作文构思训练中通过多角度立意、反向立意培养辩证思维,通过“画面组合”法、“一线串珠”法“、虚实结合”法培养创造思维,通过构造段落来培养逻辑思维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朱嘉风 《考试周刊》2011,(52):73-74
"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的教学现象令多数语文教师甚感头痛,针对这种现象,作者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教材、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主要从作文的立意、构思、语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学生重视积累知识,养成习惯,写出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11.
过去应试教育的作文教学一直重"文"轻"人",只重教"文"法,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如何行文,记叙文写法一二三,议论文技巧ABC;尽管我们的学生也能写出规范文章,但最终却使学生作文写成了于人一面的八股文。所以,创新作文的研究必须关照作文的主体——人。  相似文献   

12.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利用学具展开教学活动,使思维、操作、表达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的教学片断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电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也叫解题,要求仔细分析题目,审查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日相适应的体裁、内容、行文重点、写作方法,并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或者完全忽略了审题这一环节,从而导致偏题、跑题、扣题不紧。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让他们体会到审题的重要性。那么,小学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呢?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课既是小学语文教师最棘手的一个环节,又是小学生乃至中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其实,教师之难、学生之难归根到底是如何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了内容又该如何表达。笔者想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作文方法.笔者在多年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作文训练的方法,那就是“模仿、积累、创新“,这是学生易于掌握的一种方法.古代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以辞为载体,按文方能入情.“模仿、积累、创新正是初中学生所寻求的作文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所为一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唯书本是诺。  相似文献   

17.
调控与反馈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有效调整教学策略、始终使学生进行持续而有意义学习活动的方法,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据此调整教学过程的方法。在本文中,我将阐述如何利用互动反馈系统对小学英语学科单元知识目标掌握情况进行有效调控和有效反馈。  相似文献   

18.
刘克诚 《教师》2011,(21):34-34
多角度审题立意的作文训练方法是"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能够使学生开阔思路,举一反三,选择最佳角度写作文章的好方法,好的构思立意在写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夫  相似文献   

19.
学生具有定势思维的习惯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当前作文的普遍现象 ,也是造成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选材、构思、立意 ,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 ,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移植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的实践过程中 ,笔者感到 ,快速作文中的很多方法 ,如虚实错位法 ,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培养学生多角度选材、构思、立意上 ,收到了“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行之有效的捷径。虚实错位法 ,…  相似文献   

20.
詹丽敏 《广西教育》2006,(7A):83-83
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让学生对同一题材,采取不同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构思、不同手法等进行习作。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