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涌现的新样式,也是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2.
方瓅 《视听纵横》2002,(6):66-68
经常看电视的观众一定会发现,现在电视经济类节目越来越多了,比如中央台就有《经济半小时》《中国财经报道》《对话》等不同形式的经济类栏目,各个地方台也相继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节目。但是,在我们欣赏这些专业性突出、节奏明快的节目时,却发现主持人的表现尚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3.
以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16日开播《实话实说》栏目为标志,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在中国的电视界出现并风靡,许多地方电视台纷纷上马此类节目。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节目往往并非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收视率却居高不下。它的魅力到底何在﹖笔者认为:此类节目成功地实现了“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是根本所在。所谓“场信息“是指把谈话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畅所欲言的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看成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相互碰撞的“场“,通过“场“中人物的相互交流最终形成某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和思想。“场信息“的交流是电视谈话类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节目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同时,“场信息“的强弱还决定着谈话类节目传播效果的好坏。因为“场信息“的传播依托的是“场“中的各种因素,包括谈话的人、谈话的内容以及现场的布景、气氛等,所以,增强“场信息“、提高节目质量必须从这些依托出发,做到--“人际“与“大众“共鸣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场“中主持人、嘉宾、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而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传递给千千万万非现场的观众,这又是大众传播。因此,电视谈话节目其实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即人际传播的大众化过程。谈话...  相似文献   

4.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而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具体是指主持人与嘉宾或者观众围绕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所展开的分析和讨论.是电视媒体传播意见和观点的渠道.也是公众自由讨论的平台.这种新闻节目的传播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同时又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本文从传播学角度解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提出提升此类新闻节目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电视专题类节目编辑要深度挖掘节目的内涵,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准确定位整个节目的主题,从节目的前期撰稿到后期制作,都要一步步地发掘节目的精彩之处,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情感体验,从电视专题类节目的细节安排入手,提升吸引力,提高电视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6.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视采访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对话,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访谈对象的心理距离,让节目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采访的技巧和侧重点,要凸显访谈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整个节目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彰显整个节目的人文关怀。记者的采访更应该以访谈对象为中心,要结合节目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笔者从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7.
谈话类节目是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从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诞生到现在,各种类型的谈话节目层出不穷。根据节目风格,电视谈话节目主要分为:时政类(如中央台《国际观察》、《新闻会客厅》)、情感类(如中央台《艺术人生》)、娱乐类(如上海台《东方夜谈》、重庆台《龙门阵》、四川台《星随我动》等)。  相似文献   

8.
用电视“解析”经济──第六届全国优秀电视经济评论类节目评选有感涂光晋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从1992年起,全国不少省市电视台的经济部纷纷改为经济新闻中心或经济电视台,经济类节目也从以往与时政...  相似文献   

9.
电视读书节目与其他娱乐类或谈话类节目相比,有其独特性,相应地对主持人的素养要求也就更高。电视读书节目主持人究竟应该具有何种素养才能胜任该节目,我们可以从境外品牌电视读书节目"奥普拉图书俱乐部"中窥豹一斑。一、美国"奥普拉图书俱乐部"中的奥普拉"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创办于1996年,由奥普拉与观众互动讨论,并不定期向观众介绍新书,有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在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对传统媒体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纸媒到电视,都在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从而达到传播的进一步延伸。在传统媒体中,电视受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很大,但是作为一个制作成本相对较小,收视颇好的节目类型——健康类节目,其将服务性、科普性以及趣味性充分结合从而受到观众喜爱,广受从中央到省级卫视、地面频道的钟爱。本文就健康类节目与新媒体中的微博如何融合进行探讨,从而使节目可以借微博之力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延伸。  相似文献   

11.
从《中华医药》看对外服务类节目的创作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节目的功能认识日渐丰富多样。从较为单一的新闻信息传播观念 ,到娱乐观念的增强 ,再到服务意识的强化 ,这种认识的丰富多样也导致了电视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与局面。目前各家电视机构在竞相加强自己的新闻信息和娱乐功能的同时 ,在服务类节目中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作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惟一一档对海外观众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服务类栏目 ,《中华医药》无论在节目的选题定位、组织策划和节目的风格样式上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与制作风格 ,这为中国电视服务类节目的创作和制作提供了不少有…  相似文献   

12.
电视科教节目通过影像、声音等多媒体传播途径,将科学信息(包括知识、常识、经验)进行艺术处理,通过电视终端等多媒体传播平台传递给受众. 从传播内容来看,电视科教节目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节目题材包罗万象.从传播方式来看,电视科教节目既继承发扬传统媒体优势,又借助新媒体平台,把科学知识经过艺术加工,力求将通俗、有趣、有丰富画面感和互动效应的内容呈现给观众,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电视科教节目是集科学性、艺术性和普及型教育于一体的大众科教类节目.  相似文献   

13.
何君  吴明华 《新闻前哨》2006,(12):65-66
“谈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以及交流方式。人类现有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结合的形式。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的TONIGHT(1954年推出)看成是第一档谈话类节目。经过5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力军,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信息类、综艺类、人际关系、心理分析和日常生活类,以及为特殊群体专门设置的谈话类节目等。其中反映私人问题和非常规人际关系的娱乐性节目。是当今美国数量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名的有OPRAH WINFRE,DAVID LETTERMAN和JENNY JONES等等。  相似文献   

14.
沈彦 《青年记者》2006,(8):72-72
电视读报类节目由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发端,到目前各地电视台已有十几档类似的节目,它们各具特色,拥有各自的观众.《马斌读报》是一档电视读报节目,播出时间适当,受众广泛,在传播新闻事实和评论方面拥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家电视台几乎都开办了电视经济节目,增加了经济报道数量。但是,与社会类、综艺类节目相比较,电视经济节目一直难以让观众满意。特别是地方电视台,经济报道常常流于一般化。如何有效提升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的经济报道质量,从而使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得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呢?明确经济宣传的任务是搞好经济报道的重要前提地方电视台的经济宣传报道,应围绕党委、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注重从宏观部署到具体运作,从报道数量到版块与时段安排上,全方位提升经济报道质量,在时间、空间上保…  相似文献   

16.
刘宇晓  李海燕 《新闻知识》2006,(10):61-62,54
自中央电视台的《对话》开播以来,经济类电视谈话节目越来越受到电视传媒工作者和电视受众的重视。这些节目具有时效性强、专业性强、受众群稳定等特点。但另一方面,也正由于受节目本身特点的影响,客观上存在内容雷同、形式死板等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类节目的发展。因此,本文想就经济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这一层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难题1:访谈类节目的淹没我国的众多电视频道都有访谈类节目,政治类的有《面对面》、《风云对话》,文化类的有《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反映边缘人物生活状态的《冷暖人生》,反映当代人心理状态的…  相似文献   

17.
陈芳 《新闻战线》2015,(3):129-130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步迈入国际大舞台。电视英语节目以现代化气息成为当前最具代表性的栏目之一,尤其是央视英语频道的电视英语访谈节目,形成对外传播的一座桥梁。近年,央视英语频道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其中电视英语访谈类节目《Dialogue》,在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之余,也从根本上为中国在国际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以电视英语访谈类节目《Dialogue》为例,对跨文化背景下电视英语节目的传播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电视专题类节目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它更加要求节目编辑具有深度挖掘电视节目内涵,精准把握编辑角度的能力。在整个电视专题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节目编辑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节目内容的深度,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给观众带来酣畅淋漓的视觉体验。一、多手段对电视专题类节目编辑工作进行深度挖掘做好电视专题类节目,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9.
杨卫华 《青年记者》2007,(10):71-72
电视谈话节目通常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1993年1月28日,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国内第一个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16日央视正式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成为我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一种年轻而又具观众缘的节目形态。它以主持人、嘉宾、观众等在演播厅里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语言交谈形式,就共同感兴趣的某一问题、某一现象或某一人物发表看法、提出主张,引起情感上积极的沟通和共鸣,从而达到节目的最佳传播效果。因此,真实是它赖以生存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