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以追求实体真实和正当程序相统一的现代刑诉价值为取向的基础上赋予了被告人更多的诉权。庭审中,虽然透明度大大增加,但被告人翻供的现象却也日见突出。刑事庭审中被告人翻供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能正确处理好被告人在庭审中翻供的问题,有利于把好案件质量关,做互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办理贿赂案件中,被告人翻供的情况比较普遍,并已成为反贪污贿赂工作的一大难点。据某区院1989年至1991年所办理的63件贿赂案件统计,被告人翻供的就有21件,占38%。贿赂案件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翻供,给检察机关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准确地打击贿赂犯罪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有可能使犯罪分子逃脱罪责,以至放纵犯罪,掼害检察机关的声誉。因此,研究贿赂案件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翻供的原因及其对策,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某区院统计的24件贿赂案件被告人翻供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当事人申请排除口供,而法庭未启动排除程序,或者启动后决定不排除口供,在口供的证明力审查阶段,当事人仍有权再次提出申请排除的理由,对口供的证明力进行质疑。对于口供的排除与证言、被害人陈述的排除,在取证违法程度上应采取相同的判断标准,即违法取证行为是否迫使当事人违背意愿进行陈述,而不应对口供要求更严重的取证违法程度。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排除口供后如果重新取证,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嫌疑人能够作出任意性陈述,否则所取口供依然要被排除。对于被排除的反复自白中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信息,法官不能忽视,必须进行调查核实。供述笔录在证明口供取证合法性方面只能发挥极其有限的作用,必须有其它补强证据对其进行补强且供述笔录前后一致不能作为取证合法性的根据。在多个被告人的案件中,无论被告人的口供是否不利于其他被告人,其他被告人都有权申请排除该口供。  相似文献   

4.
口供在刑事证据形式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本文探讨了口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对口供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攀供、自白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口供是判定犯罪嫌疑人罪与非罪的重要证据。本主要阐述口供的收集、审查和适用,以期提高破案效率。  相似文献   

6.
侦查人员出庭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具有适用率偏低、被告人翻供比例高,律师参与诉讼及作无罪辩护比例高,案件类型分布广,出庭目的主要是为证实取证行为合法性等特点。侦查人员出庭后,被告人翻供使原证据体系受冲击,交叉询问致使庭审对抗性加强,庭审效果的不可预测性增强,不出庭或故意做伪证对公诉存在风险。公诉人应当在审查起诉阶段仔细审查证据,开庭前做好沟通,庭审中做好法庭询问,庭审后做好总结。  相似文献   

7.
错案是司法制度的代价,任何司法机制下都会产生错案,它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但是通过研究刑事错案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可以最大限度防止错案发生。而且不仅要研究刑事错案的个案具体原因。更应该通过其研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研究被告人i:r供与刑事错案的关系,警示在司法实践中过度重视依靠被告人口供所带来的司法“灾难”,旨在解决错误对待被告人口供形成刑事错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被告人口供的规定过于抽象和粗疏,缺乏可操作性及相关的证据规则,难以保障口供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不仅导致了许多冤假错案,同时还使刑事诉讼法应有的人权保障之机能得不到实现.程序正义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口供立法工作,建构我国的口供证据规则,实现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的平衡,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刑讯逼供是一种以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非法行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严厉禁止。但司法实践中,这种非法行为却无序蔓延,给我国的司法秩序带来较大的影响。全面细致的分析其成因,并找出解决这一社会顽症的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口供是判定犯罪嫌疑人罪与非罪的重要证据。本文主要阐述口供的收集、审查和适用,以期提高破案效率。  相似文献   

11.
章静 《华章》2007,(6):100-100
"所谓刑讯逼供,就是通过内刑和变相肉刑的审讯方式,逼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口供的行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明文规定禁止采用刑讯逼供非法获取口供的手段.然而,这种古老而又野蛮的审讯方式依然存在,本文试图对刑讯逼供的存在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翻供已成为司法实践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何看待翻供,如何认定相互矛盾的庭前供述与当庭供述的证明力是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相互矛盾的庭前供述与当庭翻供的审查判断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一个真实案例,引出我国有关毒品犯罪实践中仅以口供定罪的相关法律解释以及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相关分析。首先,我们从毒品犯罪的特点考察相关解释的合理性;其次,我们从理论上分析其合理性;最后,我们分析以共同被告人供述认定案件事实的五种主要情形。  相似文献   

14.
口供运用现状的实证调查,对于正确认识和改革完善我国的口供制度,推进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口供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检察官对于侦查中的口供过于信任;法官对非法取证的查证基本上形式化;我国非法口供的排除主要限于严重的身体伤害和精神折磨,而对于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式获得的口供并不排除。  相似文献   

15.
口供对于证明案件事实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证据价值,但为获取口供而不惜刑讯逼供显然是错误的。本文通过透视刑讯逼供的危害,分析其现实成因,提出对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现象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古代刑事司法制度实行的是口供中心主义原则,口供被称为证据之王,现代刑事司法活动中,口供对于定罪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本文试从当前口供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实际地位出发,简要阐释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并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口供纸”是起源于美国排华时期的一种移民资料,其使用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它集中出现在有“美国华侨之乡”称谓的五邑侨乡,其中台山、开平最多。口供纸的运用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国际移民形式。口供纸产生的背景和类型、制作方式独具特点,国内的华侨历史研究对此注意很少。  相似文献   

18.
刑讯逼供的危害、产生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刑讯逼供的危害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使用肉刑和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一种行为。在封建社会,刑讯逼供一直是作为公开的、合法的审讯方法存在,历代造成的冤狱举不胜举。新中国成立后.在司法活动中严禁刑讯逼供。1950年颁布的《人民法庭组织通则》就规定,人民法庭及其分庭受理案件后,应当认真地调查证据,研究案情.严禁刑讯。1979年公布的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办案一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  相似文献   

19.
口供补强规则是现代证据法的基石。确立口供补强规则是刑事诉讼发现真实和保障人权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证据立法的讨论和试点,证据规则亟待构建,确立口供补强规则是完善证据立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要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口供,就必须了解口供的作用和应用原则。口供的作用主要在于:印证其它证据;把犯罪嫌疑人与犯罪事实联系起来;解释现场、排除矛盾;发现新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罪过。在应用口供作为主要定罪证据的情况下,应把握如下原则:慎重审查口供的“知密度”;排除犯罪嫌疑人被转告犯罪事实或到过现场但未作案的情况,切不可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