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81):168-169
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建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依据中高职阶段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高,探索了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衔接实施策略,为中高职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办学中,课程衔接是最为重要部分,中高职计算机类各专业都面临课程衔接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素质养成课程等多个方面。而针对中高职计算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而言,构建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就需要对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霞  何玉宏 《考试周刊》2013,(29):170-171
本文阐述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剖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职业核心能力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关键.针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问题,从中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从事的相关工作岗位调研出发,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职业核心能力,形成中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核心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解决了能力目标衔接不到位和实践技能培养重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素英 《文教资料》2014,(4):159-160
作者针对家纺艺术设计专业高职教育课程衔接模式下课程衔接方式中出现的问题,从课程体系衔接的角度出发,就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与初探。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合理构建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6.
高职专升本教育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专升本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延伸和拓展。要有效地实现专科与本科之间的衔接,其重点和难点是解决课程衔接问题。同济大学就此进行改革,根据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实现课程衔接,取得了理想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畡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17-218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进行中高职衔接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畅通技能型人才升级渠道,优化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建立中高职教育弹性学制,建立职业生涯指导体系,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体系,构建双管齐下的中高职专业设置改革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中高职衔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中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出发,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探索中高职道桥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衔接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其他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3+2”中高职衔接等多种方式.针对衔接过程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重叠等问题,探讨“3+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综合课程等五个模块探讨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特别是课程内容衔接的细节,以期为中高职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培琴 《成人教育》2013,33(2):46-49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对国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天津职业大学与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制冷专业"中高职对接的实例,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中高职教育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课程教学的有机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是高职教育顺利完成培养目标必须克服的难关。综合前人相关的研究,依托网络环境,以100名某职院五年一贯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就中高职课程教学衔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查,从课程设置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模式的衔接三大方面分析和研究,并讨论网络环境对学生在中高职课程教学衔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等和高等职教之间的衔接成为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中高职专业衔接的现状,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特点,围绕专业衔接、课程衔接、教学过程衔接和专业共建共享四个方面,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模式,对于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专业设置不对口、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高职教学文件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得出潜藏在中高职不同专业课程数据中的相关性,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招收对口中职毕业生所涉及到的课程衔接问题为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文件进行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数据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制订思路和课程设置原则,以及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衔接方案和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中、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影响到我国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和快速发展.要解决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培养目标衔接是前提条件,专业建设是衔接的基础,课程衔接是核心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张大伟 《成人教育》2014,34(10):46-48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从现实依据、理论依据、现代教育学依据以及操作依据等方面找寻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设计依据;围绕着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技能训练等方面对课程衔接的设计思路进行思考;面向现实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落实提出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教学标准与高等职业学校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建与衔接、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专业教学标准的颁布实施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了依据,促进了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和课程衔接。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99):158-159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和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构建基础、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和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9.
郑莹莹 《考试周刊》2014,(66):163-165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中职教育是基础,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拓展和深入,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的有效衔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从课程性质和任务、目标和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及评价方法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构建中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对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和着力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是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课知识缺失、专业实践课倒挂等,针对性的措施是对中高职课程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联系,进行区分定位,然后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式、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衔接,并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学院文秘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践进行论证,成绩突出,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