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平行线舞蹈     
舞老师:你听说过平行线舞蹈吗? 小不懂:(惊讶)怎么舞? 舞老师:用两根直木条,一根皮筋就行了.小不懂:哦,就是跳皮筋呀! 舞老师:No!这可不是一般的舞蹈,其中还蕴含着奇妙的数学推理呢!跟我来吧,让你见识一下.  相似文献   

2.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大气智慧.构思奇特.训练扎实,带给教师无限启迪。薛老师的课精彩纷呈.我仅从“示弱”艺术这一角度赏析。一斑窥豹.感受薛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  相似文献   

3.
木有本,水有源。题有根.万尔暇先生提出题根研究,试图将浩瀚的试题分门别类,找出同一类试题共同的解决办法,研究试题共同考查的知识点,以期让学生跳出题海,这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得到全国各地老师们的积极响应,都纷纷加入题根研究的队伍.  相似文献   

4.
巧分粉笔     
在一次数学游戏活动中,数学老师要大家把1000根粉笔分成若干堆,要求堆数尽量少,并且总能够从这些堆里取出其中的几堆,使粉笔的总根数刚好等于老师任意所说的不大于1000的某个正整数.试问这1000根粉笔,应该如何分?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上,苏老师叫同学们思考课本P34页“想一想”栏目的题目:已知方程x2+3X-2=0,不解出这个方程,怎样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的各根的2倍?大多数同学的解法如下:设方程x2+3x-2=0的两根为x1、x2,由韦达定理得。x1+x2=-3,x1·x2=-2设所求方程为y2+py+q=0,两根为y1y2.由已知条件可知y1=2x1,y2=2x2.那么所以,所求的新方程是y2+6y-8=0.苏老师说,这是一般解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解法呢?李敏同学通过认真思考之后,给出了一种新颖别致的解法.解…  相似文献   

6.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韦达定理)在新课标中不作要求,这使得许多老师很不满意.首先是高中老师担心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脱节,得花时间补讲该定理.初中老师认为,虽然课本知识减少了,可是这些减少的知识在许多数学题目的运算中(特别是竞赛题)却是不可缺少的.不讲,对学生考试或参加竞赛是一个损失;讲吧,就要对课本中的教学课时做一个新的变化,就是穿新鞋走老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作文题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 有一个老师.在开班会的时候,伸出了自己两只手的食指和中指.问食指和中指一样长吗?同学们回答.“不一样”。老师笑了笑,把左手的食指、中指和右手的中指、食指对在一起,问,“同学们,你们再来看.它们还不一样长吗?”同学们都认真地看着老师那四根手指组成的一个长方形,齐声回答,一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郑俊甫 《小读者》2010,(9):12-13
老师推门进来的时候.班上仍旧乱哄哄的.嘈杂得像个菜市场。我们几个坐在后排的男生.旁若无人地喧哗着.尤其是吕飞.上衣纽扣散乱着,露出黑乎乎的胸脯和一根根肋骨.一只脚还放在课桌上.不停地抖动着.像是街上的瘪三。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小聪和小明到数学老师家去玩. 过了一会儿,老师有事要出去,临走时,他对小聪和小明说:“你们先玩一个游戏吧,我马上就回来,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在桌上放20根火柴,你们俩轮流地拿一根或两根,谁拿到最后一根或两根,谁就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多读书。”这个观点已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很多学校都安排了固定的教师读书时间,要求教师阅读相应的专业报刊与论著.教师的发展确实离不开读书,至于读什么书,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是专业书籍.作为老师.专业是我们的根。把根留住,因此,我们重视阅读教学类的报刊,教学类的理论书籍,这无可厚非。但是光有这些“此岸”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数出10根小棒,摆成一排。摆好之后,再添上1根,数一数,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师:同学们真棒!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摆小棒,就可以让别人一眼就看出你究竟摆了多少根小棒?(生自主摆小棒,摆后交流摆法)生:老师,我是1根1根摆的,我一共摆了11个1,合起来就是11根小棒。生:我是5根5根摆的。我摆了2个5,2个5根就是10根,加上多的一根,就是11根小棒。生:老师,我觉得我的摆法最简单了。我一边摆了10根小棒,另一边摆了1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1根小棒。师:为什么觉得你的摆法最简单呢?生:(答非所问)老师,您买过铅笔没有?师:(故作惊讶)老师…  相似文献   

12.
一根教鞭     
不知为什么,这学期讲台上的教鞭不见了。我看着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为我们上课,心里真不是滋味。我想:老师太辛苦了,我应该为她做一根教鞭。”双休日,我从家门口找来一根细细的小木棒,用小刀削平了丫枝,做了一根教鞭。星期一一早,我就把这根教鞭放在讲台上。班主任马老师一进门就发现了这根教鞭,她问大家:这是谁为老师做的教鞭呀?”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我自豪地举起了手,说:“是我做的!”老师说:谢谢你!你能发现这学期老师没有带教鞭,真了不起!这些天,老师是故意不带教鞭的,老师想和大家走得更近呢!不过,这根教鞭是圆圆亲手为我做的,我…  相似文献   

13.
上节课,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课,回想起来真是乐趣无穷.活动一:先把20根火柴放到投影仪的镜片上,再放映到投影幕上.接着老师宣读了取火柴的规则:“1·甲乙两人交替从这堆火柴中取,每次最多取两根;2·取到最后一根火柴的人为胜利者”.老师读完以后问:“规则理解了吗?”跃跃欲试的同学们一起洪亮地回答:“理解了!”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推选一名学生代表和他比赛.比赛开始了,老师不慌不忙地取走了两根,“代表”也随便接着往下取.可取到剩下6根时“代表”却不知所措,是拿一根好呢,还是拿两根好?举棋不定.台下的诸位“高参”高喊:“取…  相似文献   

14.
我有很多老师,在他们当中,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李老师。 李老师个子高高,身体蝙瘦。相貌普通,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对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好。他知识渊博。能回答我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尽管年龄大.他的英语歌却唱得很好。他有一种特殊的方法使他的课上得生动又有趣。我们都对学英语根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生:10根,4根,100根,15根,9根……师:现在老师很想知道这里究竟有几根,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生:数一下。师:谁愿意帮老师数一下?学生数小棒,数完汇报。二、引导探究,深入理解师:那你们面前的这一堆小棒有多少根呢?生:40根,80根,35根,100根……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究竟有多少根?生:想。师:在数之前,老师先提三个要求。1.要数得正确。2.数完以后要使人一目了然。3.数得要快。学生动手数小棒,教师巡视。学生数小棒的方法有:A.按颜色数;B.每人抓一把数;C.10根捆成一捆再数。师:已经有一…  相似文献   

16.
【片段一】动手操作,探求新知师:老师这里有些小棒,猜猜有多少?生(众):10根。9根。(实际有10根。)师:看看你们盘里的小棒比老师手上的多一些还是多得多呢?(多得多!)估估大约有多少根?生(众):80根。100根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一口气读完林高明老师《学校的精神谱系》一文(见《教师博览》2007年第9期),一种久违了的淋漓畅快之感.一种属于精神启蒙般的灵魂触动,不禁油然而生。在这里.我不想再去重复林老师文中那些本已十分高明的而且闪烁着理性光芒的观点,只想不揣简陋,谈一谈这种精神谱系的根,或者说,主根根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单位,不能做一根大梁,也要做一根柱子,在这座房屋当中起到支撑作用”。 这是我师范毕业的时候,我的音乐老师送我的一句话。老师的意思是要我“做一个在单位里面有价值的人”吧。正是老师这句话,使我立志:做大家都看得起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吸烟吗?     
有七个男生吸烟被告密,被老师——叫来谈心: 老师:老实说,吸烟吗? 男生甲:不吸。老师:不吸?嗯,吃根薯条吧。男生甲很自然地伸出两根手指夹着接过来……  相似文献   

20.
七幕情景剧——(情景一)老师:"老实说,你吸烟吗?"男生A:"不吸。"老师:"不吸?嗯,吃根薯条吧。"A很自然地伸出两根手指夹着接过来。老师:"不吸?!叫家长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