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有一通病:记者总是把焦点对准成功的人、事上,哪里搞出点名堂,一记者便蜂涌而去,而那些未成功者或成功后又落难者往往成为被遗忘者。有一位农民企业家,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十几人以至几十人,有电视台的,有电台的,有报社的,有刊物的,有地方新闻单位的,也有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的“围攻”使他精疲力尽,一脸愁容。有人说:“这么多记者采访你、宣传你,是大好事,别人请还请不来呢,你还有啥不高兴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个重要的全国性会议在某省召开,省里的新闻单位无人光临。我以为是“新闻鼻”未闻到这个信息使然的,一打听,原来有些记者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没有“请”。有人告诉我:有些记者应付“请”尚且不暇,请还未必请得到呢,何况不请。我不反对请记者,也不反对记者应请。因  相似文献   

3.
开展“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以来,许多记者在改革和改进新闻写作上有了明显进步。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能适应“现场短新闻”的高度凝练、掷地有声的要求。语言是记者采写好“现场短新闻”的一个基本功。好的语言要有性格光辉有经验的记者,在语言运用上不是走捷径,拾人牙慧,而是努力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获得二等奖的现场短新闻:《江泽民等节日慰问在岗职工》,运用同期声现场对话,其语言就很有特色: 总书记:广播员就坐在这儿?  相似文献   

4.
高爽 《记者摇篮》2009,(6):38-38,49
不当粉丝的闾邱露薇 每年年初的全国两会都是新闻大战最激烈的时刻。今年新闻大战的最大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记者成了两会明星。每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几百位记者,一个半小时的提问时间,怎样才能从主持人那里争取到提问的机会呢?大家都在动着心思。“请中间那位戴着红丝巾的女记者提问”,“请左边那位戴花丝巾的女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5.
何志武 《新闻界》2003,(1):14-15
新闻依记者而兴,记者因新闻而名。记者塑造了新闻,新闻又塑造了记者。如何利用新闻岗位加速记者成才并延长优秀记者在一线采访的新闻寿命,一直是新闻媒体苦苦探求的课题———一个涉及在新闻队伍内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的新课题。这一课题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新闻竞争的质量及成功与否,因为新闻竞争说到底是新闻人才的竞争。一个严峻的现实:成熟记者纷纷“淡出”采访一线刚办了才几年的新兴报纸绝大多数记者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自不待言,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机关报记者队伍年轻化速度也越来越惊人。据笔者调查,在许多报社,…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个重要的全国性会议在某省召开,省王的新闻单位无人光临。我以为是“新闻鼻”未闻到这个信息使然的,一打听,原来有些记者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没有“请”。有人告诉我:有些记者应付“请”尚且不暇,请还未必请得到呢,何况不请。我不反对请记者,也不反对记者应请。因为,请也是传递信息,加上人家热情,必然会为工作提供方便条件,许多记者都在“请方”抓到过活蹦活跳的好新闻。但是,记者也只能把请当作“信息传递”。人家请来了,提供了好线索,自己无动于衷,这表明对捕捉新闻缺少热情,不象记者;自己得到了好线索,却要等人家来请,这更不象记者。  相似文献   

7.
6月2日的《新闻出版报》头版有一则小消息,说在西安的某一新闻发布会上,一假记者因冒名领走多份会议纪念品被随后来领纪念品的真记者识破,然后被公安部门带走。 假记者被捉当然令人高兴,可高兴过后却生出了一些感慨。 感慨一:假记者所为何来?不就为礼品和款待嘛?札品的份量足以让人以身试法,可见真记者也不是“吃素的”。 感慨二:但愿真记者是为采写新闻而去的,礼品只能算顺便得到的“好处”吧!可笔者偶然的一次见闻是:某网络公司欲主办一次会议,在其媒介公关策划方案中,把所请记者的支出列为专项预算,招待费多少元,红包(现金)多少元,几百名记者平均每人支出近千元。策划者说,这是按“行规”办事,按“行情”给钱,否则那些“爷们”不会来的。笔者实在不明白:那“行规”是谁订的?“行情”的涨跌又以何为据?  相似文献   

8.
记者采访权的界定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主要的工作方式,一般人都认为,新闻媒介及记者对于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任何事情,都有权进行采访。但是,现实生活中,新闻记者采访遇阻的现象越来越多,记者因进行舆论监督性质的采访遭致暴打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另一方面,记者因新闻采访侵害了被采访人的权益而被告上法庭,新闻单位及记者“败诉”的“新闻官司”,也不断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现有法律和新闻政策出发,对记者采访权的概念界定和具体限制作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新闻,广告是广告,二者绝不可以划等号。然而近些年来,在有的报纸上,新闻和广告却打破了界限,彼此不分,广告用新闻来表现,新闻中包含着广告,使新闻的“无偿”变成了“有偿”。有偿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消息、通讯,一种是专栏、专版。有偿消息有各种各样。比如工厂投产、公司开业或某种新产品问世,这些单位便将记者请来接来,而后发一条消息;或者由单位自己撰写成新闻稿交记者发表。这样的消息当然不是白发的,而是有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是“倒稿酬”。因为正常的稿酬是新闻单位给作者发,而这种报酬是作者(工厂、企业)给编辑记者发,而且决不会是千字30元,而要高出许多倍。还有一种有偿消息。在写  相似文献   

10.
不知始于何时,一种虚夸浮躁的文风悄悄进入了我们的一些新闻作品。生动、丰富而准确的新闻事实,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或者干脆可以为着“思想的需要”而刻意虚构一番。于是,一些新闻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记者的感觉、感受之类的文字,而且被冠以“软化”、“新闻改革”等等美好的称谓。  相似文献   

11.
电视,在众多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趁突出,越来越重要;电视,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电视出现的“三多”现象也越来趟使观众难以忍受。 一是会议新闻多。每天夜晚,打开电视,首先要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而每次联播中的会议新闻几乎占了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时间。上行下效,各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的会议新闻所占比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弄得观众们天天看那些“大官小官排排座,主席台上讲话者口芳悬河”的镜头,以致于老百姓三五天没看到某些领导讲话开会的镜头,就怀疑某些领导是不是犯了错误,被纪检部门“两规”了,或…  相似文献   

12.
记者是官否?     
想到“记者不是官”这个问题,缘于几年前在某县的一次采访。记得那是一个部门在开总结表彰会,主管县长也到会了,主席台上济济一堂。可能因为我是地区下来的记者,在报社又有个主任的头衔,人家竞生拉硬拽地把我也推到主席台上坐下。主席台上有烟有茶,坐得也宽松,可我硬是感到浑身不自在。后来我借出去方便之机,在主席台下面和电视台的同行们坐在一起,这才感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不由得宽心地舒了一口气。于是,我便想到了这个问题:记者是官吗? 查《现代汉语词典》,记者本是“通讯社、报刊、电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可在现  相似文献   

13.
黄琳 《记者摇篮》2006,(6):11-11
都市报记者作时政新闻,一个很大的难处是参加不了省市党政高层会议,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要闻。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在我做时政新闻记者的这几年,总结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那就是巧做“二手新闻”。如果简单地把人家报道的内容拿过来,一番文字上的改动,直接“搬”上我们报纸的版面的话,既有“剽窃”嫌疑,又不能真正把这些重大新闻的意义充分展示出来,对于受众来说也“不解渴”。所以,做“二手新闻”,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将党报所报道的新闻内容作为新闻源,或者说一个新闻线索,就这个重要的我们感兴趣的新闻线索,重新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挖掘,…  相似文献   

14.
近闻新闻队伍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流记者搞承包,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拿红包,五流记者写头条。”这句顺口溜当然是带着几分夸张的色彩的。但是,那前“四流”谁也不能说不存在。搞承包者,不仅承包在本市,而且还搞到市外、省外;炒股票,当然就不用说了,记者信息灵通,颇认行情,不仅是“炒家”,而且还是“赢家”;拉广告,这显然早已是记者的“副产品”,可谓“起步早”,又是“专营”项目;而拿红包,这似乎也不是新鲜话题,只是近来“有偿新闻”写得范围越来越大,红包分量越拿越重。人说,记者应该成为多才多艺、行行通晓的“杂家”,这真是“名不虚传”了。  相似文献   

15.
贾稳湘 《新闻实践》2012,(11):63-63
《东阳日报》有两篇“脚板新闻”,读来让人难忘——酷热的夏日,记者黄祥、金轶轩不怕艰苦,亲身体验处于社会底层生活,一人拉黄包车,一人当送水工,他们用脚板采写出的感受是:“双手是疼的、双腿是软的”:请某些人不要再为短暂的“没水喝”而一再催促,送水工一直在路上;请不要再因他们外表“粗糙”而抛出嫌弃的目光,他们的劳动给我们带来了方便。须知,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是记者用脚板体验苦力活而得出来的。笔者认为,用脚板写出来的新闻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切实地反映了基层群众的生活。很有价值!近年来,一些媒体上的新闻不是靠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得来的,而是靠打打电话、拷拷文件资料、当当二传手等拿来主义的打快拳方式写出来的,这样,记者身子就会变懒,写出来的新闻就不生动。当今,提倡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要求记者关注群众需求,说群众想说的话,说群众能懂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  相似文献   

16.
王永亮 《新闻知识》2001,(6):12-13,11
美国: 记者网民一线牵 同为新闻创造源   2000年 11月 8日,美国总统大选因戏剧性变化而倍受瞩目,各大媒体迅速掀起了一番炒作热,强烈刺激着受众的求知欲。 CNN的“电脑新闻记者”闻风而动,立即带着笔记本电脑去佛罗里达州采访,在现场将所见所闻输入互联网络,供用户阅读。然后将现场有关人员、当事人等采访对象叫到电脑前,将他们介绍给网络用户,请远在千里之外的网络用户向他们提问。用户通过互联网参与了新闻制作和报道,被称为是新闻的“共同创造源”。   那么,几乎等同于美国总人口的网络用户是怎样成为新闻的“共同创造…  相似文献   

17.
报道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首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被许多海外新闻单位视为当时的一个新闻热点。在20天的时间里,国内(包括台港澳)和国外共有250多家新闻单位的上千名记者集中在“两会”上,这还没有计入一些代表团的“自备记者”,而出席本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才2700多名。“两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新闻大舞台,记者们都尽量在这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回顾这一次报道的得失,对各自单位的业务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力戒浮躁     
做记者很容易浮躁。 其原因如下: 其一、记者会经常地处于各类新闻事件的包围之中。时间既长,便容易被新闻事件的一片“零散的”枝叶遮障了耳目,越来越满足于摘取其中的几片,甚至是最近的几片,浅尝辄止,从而失去了对整个树木乃至森林进行分析把握的耐心和沉静。 其二、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这就使得许多记者在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报道新闻的同时,失去了对新闻素材进行精雕细刻的耐心和沉静。并延而广之,对待那些时效性不是很强的新闻时,也习惯于“粗加工”了事。  相似文献   

19.
刘翎 《军事记者》2002,(9):40-42
近年来,以记者亲身经历所撰写的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中刊播后,以其真实可感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述而大受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亲历式报道也因此而成为记者大显“英雄本色”、媒体成功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武器。其实,亲历式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样式,早已有之,只是由于我们的记者长期习惯于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转述、评析新闻事实,而全然忘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看重的不是记者的观点而是新闻事实本身。所以亲历式报道因将新闻事实以  相似文献   

20.
在下孤陋寡闻,只听说记者要为抢新闻而起劲地跑,没听说副刊编辑也要为了新闻什么的而踊跃地跑基层。可是前不久,这“没听说”的事几却被我目睹而加以肯定了!在“龙”尚未露面之时,赶早的人们已经在借“龙”字大做文章了。因为龙是吉祥物,有人祈求着龙年得“龙子”,有人意欲“龙腾虎跃”一番。于是某市的文化人于元月份发起了个“龙年改革题材笔会及作家企业家对话会”,邀请省内外十几名报刊文艺编辑“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