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时代带来图书馆员价值观念的嬗变,给图书馆员职业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不良的职业心理成为职业人格异化的根源,本文从图书馆员职业心理现状出发,对图书馆员职业心理与职业人格异化的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对其重塑途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分析指出,建构图书馆员的积极心理必须从两方面入手:1为图书馆员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包括积极的物质环境,也包括积极的精神环境;2帮助图书馆员养成积极的员工人格,包括既肯定图书馆员的工作人格与职业人格,更倡导图书馆员的感召人格。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转型期图书馆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影响高校图书馆员心理的因素、积极调整心态,培养健康心理三个方面讨论转型期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定位问题。提出图书馆员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明确目标,化压力为动力;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图书馆员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关注图书馆员的心理健康可以说是刻不容缓。本文列举了当前不同因素给图书馆员带来的心理影响,分析了由不良心理引发的后果,并就图书馆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6.
关于"和谐人格"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提出了"和谐人格"的概念,其内容是指人们在心理、伦理、法律、经济等方面一系列的素质与品质的综合与和谐,是个体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人格,是一个包含"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和"经济人格"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动态的矛盾统一体;论述了"和谐人格"的形成是"知情意行"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以及"和谐人格"是"真善美"的一体化,以启示人们应在长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培养与塑造高尚的"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检验了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心理安全感、知识分享能力对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心理安全感和知识分享能力均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心理安全感在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当心理安全感较低时,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更明显;(3)知识分享能力在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当知识分享能力较低时,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高校图书馆员沉默行为,影响了馆员的身心健康及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因此管理者应该改变工作方法和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减少馆员的沉默现象,树立和谐信任的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馆员的沉默行为。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员自主发展缺失的原因,通过唤醒自主发展意识、铸就创新人格、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实现图书馆员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提升图书馆员的敬业度,成为目前图书馆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代图书馆员的心理契约主要包括过渡型和交易型两种,针对当代图书馆员敬业度现状,结合各自的心理契约类型和特点,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提出提升当代图书馆员敬业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