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引发的新媒介生态下,香港报业呈现出两种转型模式:一是以星岛新闻集团为代表的免费内容与规模效益模式:免费报通过对收费报新闻的再加工,降低采编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二是以壹传媒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产品深加工与免费增值模式:大部分新闻产品实行免费以增加人气,少部分深加工的新媒体内容微收费,以实现盈利。香港报业转型中遭遇的最根本的困境在于,高成本生产的新媒体产品难以盈利。免费成为新媒介生态下唯一的内容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2.
《传媒》2002,(4)
目前美国有许多报纸网站在实施内容浏览收费,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美国最大的新闻网站MSNBC.com执行主编西尔伯曼近日表示,坚持免费看新闻策略,不向网民收费。 MSNBC.com有大量原创新闻,具备足够的收费条件,但该网站依然采取免费看新闻、免费登记注册聊天及收新闻邮件的策略。MSNBC.com执行主编西尔伯曼声称,网站重点的赢利模式是投放  相似文献   

3.
德国《图片报》从网络版开始进行试点,成功探索出了网络版收费阅读模式.从201 3年6月11日开始,《图片报》网络版启动付费墙收费系统,即每天80%的新闻是免费的,但有15~20篇文章是需要付费阅读的,这种模式被称为“图片报+”(Bild Plus).《图片报》网络版总编辑曼弗雷德·哈特先生将其称为“柔性付费墙”.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法新电)尽管首次对网站部分内容进行收费的计划在4年前宣告失败,但《纽约时报》还是决定卷土重来,从本月28日起再次对游览其网站的读者收费。《纽约时报》成立网站之初,曾对专栏作家文章和其他优质内容进行收费。后来发现愿意付钱上网的读者寥寥无几,而终止收费计划。此后,该报的战略是,网络免费可吸引更多读者,提升广告盈利。不过网站广告虽然上升,但上升速度却赶不上报纸广告下滑速度。《纽约时报》决定再推行收费制度。在新制度下,读者每个月可以免费阅读该网站的20条新闻,从第21条新闻起就要收费。  相似文献   

5.
<正> 其实,不光是美国,网上内容收费也在中国悄然崛起。今年以来,不少专业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在网上免费获取有价值的内容越发不易了,这倒不是因为网上有价值的内容少了,而是因为许多有价值的内容纷纷加入了收费服务的行列。这种收费服务模式正在改变通过内容免费服务赢得眼球进而赢得广告的单一模式,网上赢利模式渐渐丰富起来了。人们愿意为网上内  相似文献   

6.
受免费网络新闻和经济环境冲击,全球多家报业集团面临艰苦境地。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近日表示,免费新闻网站的营运模式不可行,新闻集团旗下报章网站将在一年内开始收费。默多克指出,《华尔街日报》网络订阅收入不断上升,其他网站可能要效法《华尔街日报》网站对内容收费,包括英国《泰晤士报》和《太阳报》网站等。  相似文献   

7.
郝雨  安鑫 《新闻实践》2009,(9):26-28
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鲁伯特·默多克2009年4月在华盛顿召开的"2009年有线电视展会(CS)"上表示,当前报纸广告营收急剧下滑,各大报纸应积极探索在线内容的收费模式.其旗下一些较有竞争力的报纸将在12个月内开始试行向报纸网站读者收费.目前,<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开始收取订阅费.他声称:"免费互联网的时代就快结束了,以往的免费模式是一个错误,我们要纠正过来."  相似文献   

8.
以下两场演说的演讲者分别是“斯莱特新闻在线”总编辑雅各布·维斯伯格、《哈珀斯杂志》发行人约翰·麦克阿瑟。“斯莱特新闻在线”是当仁不让的数字时代先锋,这家集团不懈地探索关于在线媒体盈利模式和读者忠诚度的新理念。《哈珀斯杂志》是美国著名政经杂志,该刊用“收费墙”将内容保护起来,麦克阿瑟坚信:内容免费的思想正侵蚀着伟大的新闻行业。  相似文献   

9.
“哦,你们厂生产搞得不错,先进经验登报了。”答者苦笑一下,摇摇头:“是啊,上报了,花了三千六。”“发新闻又不是登广告,怎么还花钱?”答者拉长声调,一字一顿地说:“赞助费!”这是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一幕。初听这样的“奇闻”,我为之愕然,待我粗粗一了解,才发现自己少见多怪了。“花钱登新闻”,在有些地方、有些新闻单位已是创收的一大来源。有一家省报,在报眼登一条“本报讯”,介绍某厂的新产品,收费四千元;有一家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放了一家公司以产品质量赢得信誉的电视新闻片,收费  相似文献   

10.
浅论“受访收费”在我国产生的原因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访收费”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新闻市场化的结果,约于2001年前后开始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里产生,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贬之者众,褒之者亦不寡。  相似文献   

11.
媒体对有价值的优质内容进行收费阅读,将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在中国进行网络内容的收费阅读还存在一定困难。对用户来说,新闻免费的观念已经形成,要使用户放弃门户网站的免费内容,转而付费阅读单个纸媒的内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为网络媒体的先行者,1995年左右就有新闻网站开始尝试付费服务.此后不久,美国传媒界围绕"网络是否取消‘免费午餐'""网络在哪些领域收费""如何收费"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讨论推动之下,原来完全免费的新闻网站开始试探性推出收费服务,从付费娱乐、游戏、色情等到付费电子邮箱,再到目前开辟的收费新领域--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免费文化”盛行的时代,互联网产业的“免费”商业模式正在对出版业产生深刻影响.文章首先借助于传统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定价方法和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分析了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成因,然后通过例证探讨了适用于出版业的三种“免费”商业模式:直接交叉补贴模式,第三方付费模式,免费加收费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数字期刊直接收费是比较合适的赢利模式,但从世界角度来看,数字期刊尚未找到合适的收费模式。在国内,由于版权保护的不完善,新媒体受众免费享用信息的习惯,数字期刊的收费更是难上加难。通过以华尔街日报、人民日报、《家庭》等报刊的电子版收费方式为例,探讨数字期刊的收费模式,尝试围绕数字期刊收费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突围之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的网络媒体流行起收费风潮。这虽然也是大势所趋,但几年来网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免费内容,收费模式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很有限。单纯依赖收费模式以图获利,风险是比较高的。 成功的网络媒体往往采用一个混合的盈利模式。其中,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虚实结合就颇有吸引力,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和雅虎两公司近期的表现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王茜 《青年记者》2020,(12):28-29
美国收费新闻的门槛降低随着疫情的发展,我们看到网络新闻收费阅读的门槛正在逐渐消失。随着新冠肺炎的传播愈演愈烈,美国的主流媒体,其中包括彭博社、《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报》《西雅图时报》和最近申请破产的McClatchy都已将其部分新闻或全部与病毒传播有关内容向非订阅者免费开放。《纽约时报》紧随其后,在专门的登录页面上整理了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免费阅读内容,用户只需要新创建一个账户即可免费进行访问阅读。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9,(6):4-4
据新华网: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许多美国报纸都面临生存危机。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报纸的窘境是由于它们提供报纸电子版的“免费午餐”而造成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日前宣布,其拥有的新闻集团要停止提供这样的“免费午餐”,要向报纸网站的读者收费。  相似文献   

18.
夏德元:岁末年初,当人们为“澎湃”、“界面”点赞时,或许经营者正在为这些新兴媒体的“钱途”而担忧.《南方都市报》2014年11月29日报道,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曹轲介绍,南都数字报阅读墙自12月开启注册、登陆阅读,从2015年1月1日推出付费阅读.他表示,南都希望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优质内容圈住用户,培养他们形成付费阅读的习惯.当全球报业还在纠结于电子版是开始收费还是继续免费的问题时,南都报业的电子版收费模式倒是勇敢推广开来.两位对此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9.
吴翔 《新闻实践》2010,(11):47-49
后金融危机的英国报业,并没有与其他行业一样迅速复苏,目前对于报业莫测的未来,英国报界有着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第一种是坚持新闻的免费化,在一些地方报纸率先转向免费报之后,这种观点在一些主流报纸中也开始流行开来,我们可以称之为“免费派”;第二种,就是坚持新闻的质量,坚持报纸提价和网络新闻收费,  相似文献   

20.
正当国内视频网站为了版权相互诉讼对簿公堂之时,美国视频老大们已经在考虑是否要打破视频免费模式。种种迹象表明,“收费+免费”有望成为视频网站新的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